-
公开(公告)号:CN11912630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72182.0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光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基于多模干涉耦合器的光混频器。本发明采用2×2MMI,并在传输过程中引入相位调制器来提供90°绝对相位差,彻底改变了以往依赖增加光程来获取相位差的方式,不仅减小了损耗,而且增大了波长的适用范围。在设计中,光信号与本征信号被分别输入,确保了两者在混频过程中能够实现最大限度的功率分配,提升了整体效率。此外,本发明的光混频器设计紧凑,能够轻松实现在芯片上的集成,为多种混频应用场景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该光混频器低损耗、高宽带的特性使得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能够保持较高的信号质量和稳定性,满足现代光通信系统对高速、大容量传输的需求,在光通信领域展现出巨大的使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870805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910295918.6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2B27/00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孔径的共形光学系统及其设计方法,属于光学成像技术领域。安装壳体与多个子孔径系统对应安装,多个子孔径系统成像端与光纤面板连接,光纤面板与探测器焦平面连接,探测器焦平面和光纤面板设在安装壳体内,安装壳体外罩装有共形整流罩。光波分别经多个子孔径系统后,成像在光纤面板上,再经光纤传像后,成像于探测器焦平面,采用双线性插值超分辨率图像重构算法分别对子孔径图像进行处理后,获得中心视场高分辨率的清晰图像。本发明降低了光学系统的设计难度,简化了系统结构,并且减小了系统的尺寸和重量,可在不使用扫描机构情况下实现对全视场的目标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828372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295917.1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柱面镜的共形光学系统及其设计方法,属于光学成像技术领域。次反射镜、主反射镜、两个柱面镜以及像面沿光的传输方向依次并列固定设置在镜筒的内部,镜筒外罩装有共形整流罩,主反射镜的中部设有通光孔,两个柱面镜分别为柱面镜一和柱面镜二,柱面镜一的母线平行于X轴设置,柱面镜二的母线平行于Y轴设置。本发明柱面镜一母线平行于X轴设置,校正子午面像差,柱面镜二母线平行于Y轴设置,校正弧矢面像差,通过改变柱面镜一和柱面镜二的间距,平衡共形整流罩动态变化的像差;同时可应用于精确制导武器共形导引头光学系统中,改善共形光学系统成像质量,提高武器光学目标探测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76240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26254.9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T5/80 , G06T7/11 , G06T3/4007 , G06T3/18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图像矫正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曲面光学元件表面图像矫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环形子图像分割;环形子图像修正因子计算;中心放大系数、边缘拉伸系数计算;环形子图像切片;中心放大;图像边缘拉伸;图像重新拼接,具体为:将所有已经修正并处理过的环形子图像进行重新拼接,形成最终的修正图像。本发明能够有效修正存在畸变效应的原始图像。随着图像切片数量的增加,图像修正的效果越好。当切片数量趋近于无限大时,图像基本完成复原,不仅能够准确地修正曲面光学元件表面缺陷的形状与大小,还能显著减少甚至消除畸变效应对缺陷检测的干扰,从而提供更加精确和可靠的检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30876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445029.6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B9/02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光学成像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光子集成干涉成像系统的光信号接收模块,包括:微透镜阵列单元,所述微透镜阵列单元呈S型双向弯曲结构,所述微透镜阵列单元包括多条干涉臂,每条干涉臂由两条相同的圆弧反方向拼接组成,且每条所述干涉臂上的透镜两两配对,两个相配对的透镜相对于干涉臂的中点呈对称排布;承载微透镜阵列盘单元,用于安装与定位微透镜阵列单元并使得微透镜阵列单元与其他元件分隔。本发明实现了小体积和轻量化设计,能够在有限空间内收集到更多光信号,提升了空间利用率;本发明可应用于航空航天探测成像,通过与其他元件配合形成光子集成干涉成像系统,得到更好的图像处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13510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85526.2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三维模型重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三维场景生成及模型重建精度测试系统,包括外壳和控制主板,还包括:扫描测试模块和3D打印模块。本发明在实际应用于三维扫描设备精度测试或三维模型重建算法精度评估领域具有切实的实际意义,不仅极大地简化了实物场景布置流程,如省略了放置、标定、测量、安装等流程,并且能准确地获取实物场景全局的深度信息,为后续精度评估过程提供更加精确的参考值,据现有3D打印模块的打印精度,其精度相比现有的参考值获取方式提高了十倍以上。同时,本发明结构紧凑、控制简单、制造成本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精度评估过程中参考值获取的经济成本与人力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827415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1911092699.8
申请日:2019-11-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天候未知环境无人自主工作平台,属于人工智能和视觉导航领域;包括立体视觉定位、红外可见光融合、图像识别、地图构建和回环与返程检测五个模块,视觉定位与图像识别模块共用图卷积神经网络框架,视觉定位选取关键帧进行特征匹配与视觉定位,图像识别针对点云局部地图进行语义分类,地图构建模块进行点云拼接形成全局深度稠密语义地图。本发明引入深度神经网络提高特征提取效果节省提取时间;采用单目视觉测距,节省多目视差配准时间;进行多光谱融合关键帧图像,实现全天候高效工作,提高被遮目标检出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827415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092699.8
申请日:2019-11-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天候未知环境无人自主工作平台,属于人工智能和视觉导航领域;包括立体视觉定位、红外可见光融合、图像识别、地图构建和回环与返程检测五个模块,视觉定位与图像识别模块共用图卷积神经网络框架,视觉定位选取关键帧进行特征匹配与视觉定位,图像识别针对点云局部地图进行语义分类,地图构建模块进行点云拼接形成全局深度稠密语义地图。本发明引入深度神经网络提高特征提取效果节省提取时间;采用单目视觉测距,节省多目视差配准时间;进行多光谱融合关键帧图像,实现全天候高效工作,提高被遮目标检出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14829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172491.8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光电芯片技术领域,提供了基于波分复用和微环权重库并行计算的光子计算芯片,包括:滤波层与数据加载层:将不同波长的光按照既定设计分别进行输出,并将不同波长的光通过不同波导输出,滤波层与数据加载层采用MZI滤波结构,MZI采用相位调制器的方式来调整光程差;权重加载层:利用微环权重库对波长进行调制,并通过改变微环的有效折射率的方式来加载权重;数据输出层:在芯片后接入平衡光电探测器,通过平衡光电探测器对输出信号进行滤波,将噪声信号去除,优化输出波形。本发明融合了微环权重库理论与波分复用技术,设计出一种光子计算芯片,通过结合波分复用的并行性,能够实现大规模的矩阵运算和卷积操作,加速计算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3085746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43274.4
申请日:2013-02-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热释红外探测技术的汽车起步盲点区域红外探测警报装置。因汽车周围与下方存在视觉盲区,驾驶员在汽车起步过程中往往因无法判定盲区内是否有人或动物存在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本发明致力于解决此类安全问题。该装置由启动关闭系统、探测系统、控制系统、警报系统等四个子系统组成,主要元部件包括:系统电路、热释红外探测元件、无线车载摄像头、STC 89C51单片机、警报器(蜂鸣器)和霍尔元件测速器。本发明具有成本低、体积小、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安装及维修方便以及与汽车原电路连接容易等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