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孪生的航空涡轮叶片服役损伤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16395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014528.2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数字孪生的航空涡轮叶片服役损伤监测方法,属于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检测算法计算复杂度高、效率和精度较低的问题。确定待监测的涡轮叶片物理实体,采集涡轮叶片环境信息;以物理实体为基础构建数字孪生体,其中涡轮叶片三维模型构建模块根据物理实体构建涡轮叶片三维模型,涡轮叶片运行环境模拟模块依据涡轮叶片实时的载荷、旋转速度及所处环境温度数据对模型进行环境模拟,涡轮叶片缺陷演化预测模块利用智能缺陷检测算法识别模型每一时刻叶片表面缺陷,得到缺陷的类别和位置信息及尺寸信息,还进行演化模拟和危险系数分析。本发明实现了对航空涡轮叶片表面缺陷的实时在线、高精度、高效率检测,提高涡轮叶片使用寿命。

    一种角度自适应调节的分段式赛车尾翼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267969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010098574.2

    申请日:2020-02-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角度自适应调节的分段式赛车尾翼系统,涉及汽车尾翼技术领域,包括端板、主翼、襟翼、横轴、垂翼、襟翼控制组件与垂翼控制组件,其中两侧端板平行且竖直设置,主翼垂直固定于两侧端板,左、右襟翼通过横轴并列设在主翼后上方,两组襟翼控制组件分别连接于主翼和左、右襟翼,两组垂翼控制组件分别连接于端板和左、右垂翼。本发明用于改善赛车空气动力学性能,运用智能控制方法对左右两襟翼的攻角独立地进行调节,解决了转弯时车辆两侧需要不同下压力的问题;对左右两垂翼对端板的夹角独立地进行调节,让赛车尾部两侧产生不同的侧压力,实现了赛车的小半径急转向,通过对襟翼和垂翼的智能调节让赛车更快和更安全。

    具有异劲度系数铰链的二自由度压电驱动器及驱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7456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12432.2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异劲度系数铰链的二自由度压电驱动器及驱动方法;压电驱动器包括一、二级驱动板,一、二级压电叠堆,一、二级位移板;一、二两级驱动板形状相同,均包括类平行四边形柔性铰链、驱动块、类X型柔性铰链;一级驱动板与二级驱动板垂直安装;一、二级压电叠堆均设置两个;两个压电叠堆分别安装在类平行四边形柔性铰链与驱动板的凸台之间、类X型柔性铰链与驱动板的另一侧的凸台之间;每一级驱动板的类X型柔性铰链的劲度系数是类平行四边形柔性铰链劲度系数的九倍,每一块驱动板中的两柔性铰链及中间的驱动块为一体式结构;驱动分为粗定位和精定位;本发明结构和控制简单,能够满足多场景下高精度驱动的需求。

    可调整同轴度的疲劳试验机及加载链对中调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36830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1911211300.3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整同轴度的疲劳试验机及加载链对中调整方法,属于试验机技术领域。包括主轴加载链、对中调整装置、对中传感器及反馈装置、机架。对中调整装置安装在主轴加载链上,主轴加载链为安装在机架上,检测及反馈机构安装在机架上,用于检测和控制调整量。能够进行加载链上五个自由度的调整;提高了该装置的强度并且调整模块安装在同一母体上增加了装置的刚度使其加载过程中更稳定与安全;适配性强,通过调整母体及其他部件的尺寸用以安装不同轴径的加载链,也可安装再其他种类的试验机;能够匹配多种夹具,空间占用小,操作简单,调整精度可控,稳定性好,重复调整精度高,能够提高实验精度,使测量数据更加精确。

    一种摆动式高温摩擦磨损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984571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111258820.7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摆动式高温摩擦磨损试验装置,属于材料高温下摩擦磨损的试验装置。真空腔体和驱动模块分别与机架上方固定连接,驱动模块分别从两侧贯穿真空腔体,摩擦磨损模块顶端安装在真空腔体的内部、下端的摆杆与两侧对称布置的驱动模块的连杆铰接,高温加载模块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真空腔体的内部、且位于摩擦磨损模块下方。优点是结构新颖,可得出材料高温真空环境下的摩擦系数,保证驱动模块推拉杆直线运动,更为安全,有效提高板状试件加热效率,并保证板状试件上温度分布的均匀性,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性,保护试验设备和试验人员的安全。

    接触/氛围混合变温腔室及控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21568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010674799.8

    申请日:2020-07-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触/氛围混合变温腔室及控温方法,属于精密仪器及材料测试技术领域。包括上制冷腔、下制冷腔、换点平台、底座,所述上制冷腔与下制冷腔之间通过上腔盖、下腔体上的定位凹槽定位,并通过多组连接压杆组件锁紧;试件通过真空吸附固定在下制冷腔中,下制冷腔通过下腔体固定到底座上,换点平台通过“N”形连接板固定在底座上,实现对试件和功能压头的温度控制。腔室整体尺寸小,可置于真空/氛围腔中隔绝易凝气体,腔室中心安装有钕磁铁,上下腔室留有中心孔,方便对试件进行物性测试、力学性能测试以及原位观测,为变温环境下材料的性能测试提供了仪器支持和技术手段。

    一种材料腐蚀拉伸疲劳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12749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111405763.0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材料腐蚀拉伸疲劳试验装置,包括架体、腐蚀液容器、旋转喷射器、拉伸装置,所述的腐蚀液容器固定在架体的底座上;所述的旋转喷射器包括旋转盘和喷头,所述的拉伸装置上部与架体的上部横梁固定,下端穿过旋转喷射器,固定在腐蚀液容器的底部;试件通过拉伸装置固定。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材料腐蚀拉伸疲劳试验方法,利用上述的一种材料腐蚀拉伸疲劳试验装置进行试验,本发明能够模拟试验在服役环境中受到拉应力和腐蚀介质的联合作用,可对试件进行腐蚀‑拉伸、拉伸‑腐蚀、拉伸腐蚀复合试验,对不同长度的板状试件具有很好的兼容性,而且能够使板状试件在拉伸过程中仍然能够保持均匀全面的腐蚀。

    空气弹簧钢丝圈位置的检查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95276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810203320.5

    申请日:2018-03-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弹簧钢丝圈位置的检查装置及方法,属于无损检测领域。可对空气弹簧钢丝圈位置偏离现象进行检查。本发明由运动控制模块、钢丝圈磁场激励及分布模块、弱磁信号处理模块等组成。其中运动控制模块能够使整体设备按照工作要求稳定运行;钢丝圈磁场激励及分布模块可实现对钢丝圈的边磁化边检测;弱磁信号处理模块可以对检测到的磁信号进行分析与处理。通过模块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对空气弹簧钢丝圈位置的检查。优点在于:检测方式新颖,可实现在实际工况下的检测,检测灵敏度高,可精确检查钢丝圈的位置。

    一种服役工况下管材原位力学性能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857989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110147738.0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精密科学仪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服役工况下管材原位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包括精密压痕检测单元、原位在线观测单元和管道固定支撑平台;所述精密压痕检测单元固定在管道固定支撑平台上;所述原位在线观测单元设置在管道固定支撑平台的一侧。本发明可实现在服役工况下进行压痕试验,准确求解材料硬度、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残余应力、断裂韧性等力学参量,并且能够在试验的过程中获取材料的变形损伤、微观组织变化等光学显微图像,为服役条件下材料微观力学性能测试提供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具备温度梯度场的高速旋转实验台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21756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1139411.8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温度梯度场的高速旋转实验台及其控制方法,属于温控实验设备领域。包括圆形旋转平台、加热组件、制冷组件、温控系统、驱动组件和支撑平台。圆形旋转平台用于安装固定试验样品、加载温度梯度、并可实现0~5000r/min的旋转运动。加热组件通过感应加热方式对旋转平台进行加热,制冷组件通过冷却液在旋转平台中心部位制冷,温控系统通过测量旋转平台温度并根据所测温度调整实验台的工作参数,在旋转平台径向上含盖-20℃~500℃的温度区间,实现从旋转平台中心至边缘温度近似线性变化。可用于液滴与实验样品在不同温度梯度及旋转速度下的冷凝、蒸发及动态撞击等多种实验,具有操作便捷、易于维护、便于观察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