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67268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10132940.6
申请日:2014-04-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F01N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
Abstract: 微粒捕集器尾气加热装置属发动机后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中外壳Ⅰ、外壳Ⅱ与后处理器壳体之间形成一空腔;进气导管Ⅱ的出口端与空腔的前部相通;排气导管Ⅱ的入口端与空腔的后部相通;进气导管Ⅰ的入口端与文丘里管结构的连接管的喉道前部相通;进气导管Ⅰ的开口方向与尾气来流方向相反;排气导管Ⅰ的出口端与文丘里管结构的连接管的喉道处相通;排气导管Ⅰ的出口端开口方向与尾气来流方向一致;本发明利用发动机尾气的热量对后处理器进行加热,减小微粒捕集器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再生时的温度梯度;可防止因大的温度梯度导致载体损坏的情况出现;利用发动机尾气对后处理器加热,使氧化型催化器的起燃更迅速,减小气体污染物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03867268B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410132940.6
申请日:2014-04-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F01N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
Abstract: 微粒捕集器尾气加热装置属发动机后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中外壳Ⅰ、外壳Ⅱ与后处理器壳体之间形成一空腔;进气导管Ⅱ的出口端与空腔的前部相通;排气导管Ⅱ的入口端与空腔的后部相通;进气导管Ⅰ的入口端与文丘里管结构的连接管的喉道前部相通;进气导管Ⅰ的开口方向与尾气来流方向相反;排气导管Ⅰ的出口端与文丘里管结构的连接管的喉道处相通;排气导管Ⅰ的出口端开口方向与尾气来流方向一致;本发明利用发动机尾气的热量对后处理器进行加热,减小微粒捕集器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再生时的温度梯度;可防止因大的温度梯度导致载体损坏的情况出现;利用发动机尾气对后处理器加热,使氧化型催化器的起燃更迅速,减小气体污染物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203822430U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20138435.8
申请日:2014-03-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47
Abstract: 微粒捕集器再生温度控制系统属发动机微粒捕集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中微粒捕集器两端设有二压力传感器,二压力传感器由压差检测单元控制,压差检测单元和油轨由电子控制单元控制,氧化型催化器和微粒捕集器集成;电动两通调节阀一端与手阀、氮气罐连接,电动两通调节阀另一端与发动机的排气管前端连接,电动两通调节阀的驱动器经比例积分温度控制器与K型温度传感器连接,K型温度传感器插于微粒捕集器中载体的中后部;本实用新型利用氮气活性较弱的特点,控制微粒再生氧化速率,保证微粒捕集器在安全温度下再生,可延长微粒捕集器使用寿命;采用闭环温度控制,实现温度实时监控与控制,可降低环境及工况等不确定因素对微粒捕集器再生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203742733U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20159001.6
申请日:2014-04-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F01N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
Abstract: 微粒捕集器尾气加热装置属发动机后处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中外壳Ⅰ、外壳Ⅱ与后处理器壳体之间形成一空腔;进气导管Ⅱ的出口端与空腔的前部相通;排气导管Ⅱ的入口端与空腔的后部相通;进气导管Ⅰ的入口端与文丘里管结构的连接管的喉道前部相通;进气导管Ⅰ的开口方向与尾气来流方向相反;排气导管Ⅰ的出口端与文丘里管结构的连接管的喉道处相通;排气导管Ⅰ的出口端开口方向与尾气来流方向一致;本实用新型利用发动机尾气的热量对后处理器进行加热,减小微粒捕集器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再生时的温度梯度;可防止因大的温度梯度导致载体损坏的情况出现;利用发动机尾气对后处理器加热,使氧化型催化器的起燃更迅速,减小气体污染物排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