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需真空过程制备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61994B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0910067595.1

    申请日:2009-09-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需真空过程制备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方法。以氧化锌(ZnO)或氧化钛(TiO2)等修饰的氧化铟氧化锡(ITO)或掺杂氟的二氧化锡(FTO)基底作为电池阴极,以高导电率的聚合物电极作为电池阳极的太阳能电池结构,在活性层和聚合物电极之间引入了一层油水两亲性的自组装分子修饰疏水性的聚合物活性层,使活性层表面由疏水变得亲水,从而使具有高导电率的水溶性聚合物电极材料的溶液可以在活性层上形成具有良好的成膜性的电极薄膜,整个太阳能电池制备过程全部通过溶液湿法制备完成,避免了采用金属电极真空蒸镀过程所带来的成本高、设备依赖性强、工艺复杂、能耗高、难以大面积制备的缺点,有效的简化了器件制备工艺。

    利用消失波作激发源测量有机半导体载流子迁移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82574A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810051148.2

    申请日:2008-09-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全内反射方法产生的消失波作激发源测量有机半导体材料载流子迁移率的方法。首先在半透明电极上制备厚度为d的有机半导体材料薄膜,再蒸镀一层金属电极;然后将脉冲光以θc≤θ1≤90°的角度入射到半透明电极的表面,全反射产生的消失波在有机半导体材料薄膜中产生空穴-电子对;空穴或电子在外加电压U形成电场的作用下向阴极或阳极作漂移运动,最终被阴极或阳极所收集,通过信号采集部分采集瞬态光电流,由此确定空穴或电子渡越有机半导体材料薄膜的时间t,即可得到有机半导体材料薄膜的载流子迁移率μ=d2/Ut。本发明可以通过调节激发光的强度来控制光生载流子产生的数量,进而提高载流子迁移率测量的准确性。

    一种新型互渗式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44055C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810051147.8

    申请日:2008-09-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溶剂渗透方式制备基于共轭聚合物/富勒烯衍生物太阳能电池的方法。在室温条件下,将共轭聚合物溶于其良溶剂中,再将PCBM溶于其良溶剂中;将共轭聚合物溶液旋涂到已清洁处理的ITO或FTO导电玻璃上,待溶剂完全挥发后,再将PCBM溶液旋涂在共轭聚合物薄膜上,通过溶剂作用使PCBM分子渗透到共轭聚合物给体层中,形成共轭聚合物与PCBM互渗结构的活性层;待溶剂完全挥发后,在PCBM上蒸镀一层电极,即得到互渗式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制备的互渗式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可以为激子的分离提供较大的给受体界面,并为载流子的传输提供连续的通道,避免在传输过程中载流子的损失,从而有利于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利用消失波作激发源测量有机半导体载流子迁移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82574B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810051148.2

    申请日:2008-09-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全内反射方法产生的消失波作激发源测量有机半导体材料载流子迁移率的方法。首先在半透明电极上制备厚度为d的有机半导体材料薄膜,再蒸镀一层金属电极;然后将脉冲光以θc≤θ1≤90°的角度入射到半透明电极的表面,全反射产生的消失波在有机半导体材料薄膜中产生空穴-电子对;空穴或电子在外加电压U形成电场的作用下向阴极或阳极作漂移运动,最终被阴极或阳极所收集,通过信号采集部分采集瞬态光电流,由此确定空穴或电子渡越有机半导体材料薄膜的时间t,即可得到有机半导体材料薄膜的载流子迁移率μ=d2/Ut。本发明可以通过调节激发光的强度来控制光生载流子产生的数量,进而提高载流子迁移率测量的准确性。

    一种无需真空过程制备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61994A

    公开(公告)日:2010-03-03

    申请号:CN200910067595.1

    申请日:2009-09-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需真空过程制备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方法。以氧化锌(ZnO)或氧化钛(TiO 2 )等修饰的氧化铟氧化锡(ITO)或掺杂氟的二氧化锡(FTO)基底作为电池阴极,以高导电率的聚合物电极作为电池阳极的太阳能电池结构,在活性层和聚合物电极之间引入了一层油水两亲性的自组装分子修饰疏水性的聚合物活性层,使活性层表面由疏水变得亲水,从而使具有高导电率的水溶性聚合物电极材料的溶液可以在活性层上形成具有良好的成膜性的电极薄膜,整个太阳能电池制备过程全部通过溶液湿法制备完成,避免了采用金属电极真空蒸镀过程所带来的成本高、设备依赖性强、工艺复杂、能耗高、难以大面积制备的缺点,有效的简化了器件制备工艺。

    一种新型互渗式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55139A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810051147.8

    申请日:2008-09-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溶剂渗透方式制备基于共轭聚合物/富勒烯衍生物太阳能电池的方法。在室温条件下,将共轭聚合物溶于其良溶剂中,再将PCBM溶于其良溶剂中;将共轭聚合物溶液旋涂到已清洁处理的ITO或FTO导电玻璃上,待溶剂完全挥发后,再将PCBM溶液旋涂在共轭聚合物薄膜上,通过溶剂作用使PCBM分子渗透到共轭聚合物给体层中,形成共轭聚合物与PCBM互渗结构的活性层;待溶剂完全挥发后,在PCBM上蒸镀一层电极,即得到互渗式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制备的互渗式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可以为激子的分离提供较大的给受体界面,并为载流子的传输提供连续的通道,避免在传输过程中载流子的损失,从而有利于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