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86698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310489073.7
申请日:2013-10-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F24F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车组车窗玻璃固化室恒温恒湿控制系统,旨在克服存在的无法将温度、湿度控制在一个理想范围、无法根据工作环境需要对固化室温度和湿度进行实时控制、无法满足车窗胶粘接固化需要的理想稳定的温度和湿度的问题。其由加热管组件、加湿器(16)、喷雾管组件、水槽(17)、温度传感器组件、湿度传感器组件、控制箱(15)组成。加热管组件安装在固化室内并与控制箱(15)连接,加湿器(16)的输入端与控制箱(15)的输出端连接,加湿器(16)的进水口与水槽(17)的出水口连接,加湿器(16)的出雾口与喷雾管组件连接,温度传感器组件与控制箱15)的输入端连接,湿度传感器组件与控制箱15)的输入端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3486698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89073.7
申请日:2013-10-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F24F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车组车窗玻璃固化室恒温恒湿控制系统,旨在克服存在的无法将温度、湿度控制在一个理想范围、无法根据工作环境需要对固化室温度和湿度进行实时控制、无法满足车窗胶粘接固化需要的理想稳定的温度和湿度的问题。其由加热管组件、加湿器(16)、喷雾管组件、水槽(17)、温度传感器组件、湿度传感器组件、控制箱(15)组成。加热管组件安装在固化室内并与控制箱(15)连接,加湿器(16)的输入端与控制箱(15)的输出端连接,加湿器(16)的进水口与水槽(17)的出水口连接,加湿器(16)的出雾口与喷雾管组件连接,温度传感器组件与控制箱(15)的输入端连接,湿度传感器组件与控制箱(15)的输入端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2692941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10178952.3
申请日:2012-06-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5D2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特征点发光强度自适应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单片机、数字电位器、运算放大器、三极管、电阻R1及电阻R2。单片机的11号引脚与数字电位器的7号引脚电连接,单片机的25号引脚与26号引脚和数字电位器的2号引脚与1号引脚电连接,数字电位器的3号引脚与电阻R2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5V电源电连接,数字电位器的6号引脚接地,数字电位器的5号引脚与运算放大器的3号引脚电连接;运算放大器的2号引脚与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阻R1的一端电连接,R1的另一端接地;运算放大器的1号引脚与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被控的红外发光二极管LED与+5V电源电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203533794U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20643136.5
申请日:2013-10-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F24F1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车组车窗玻璃固化室恒温恒湿控制系统,旨在克服存在的无法将温度、湿度控制在一个理想范围、无法根据工作环境需要对固化室温度和湿度进行实时控制、无法满足车窗胶粘接固化需要的理想稳定的温度和湿度的问题。其由加热管组件、加湿器(16)、喷雾管组件、水槽(17)、温度传感器组件、湿度传感器组件、控制箱(15)组成。加热管组件安装在固化室内并与控制箱(15)连接,加湿器(16)的输入端与控制箱(15)的输出端连接,加湿器(16)的进水口与水槽(17)的出水口连接,加湿器(16)的出雾口与喷雾管组件连接,温度传感器组件与控制箱(15)的输入端连接,湿度传感器组件与控制箱(15)的输入端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202583920U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220257177.6
申请日:2012-06-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5D25/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光学特征点发光强度自适应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单片机、数字电位器、运算放大器、三极管、电阻R1及电阻R2。单片机的11号引脚与数字电位器的7号引脚电连接,单片机的25号引脚与26号引脚和数字电位器的2号引脚与1号引脚电连接,数字电位器的3号引脚与电阻R2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5V电源电连接,数字电位器的6号引脚接地,数字电位器的5号引脚与运算放大器的3号引脚电连接;运算放大器的2号引脚与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阻R1的一端电连接,R1的另一端接地;运算放大器的1号引脚与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被控的红外发光二极管LED与+5V电源电连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