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21924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253597.1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调控水稻抗性的类受体蛋白激酶OsIFBR1,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述基因OsIFBR1在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中的应用;通过转基因方法在植物中过量表达所述基因。敲除所述OsIFBR1基因得到的突变体更易感病,通过表达所述OsIFBR1基因得到的转基因植株更抗病,因此所述OsIFBR1基因可正向调控水稻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本发明有利于水稻广谱抗病品种的培育,为后期筛选高抗水稻品种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5123338B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510528412.7
申请日:2015-08-21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54 , Y02A40/268 , Y02A40/27 , Y02P60/1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种子幼苗培养装置,箱体的侧壁的夹层中安装有通过恒温控制器控制的电加热层,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多组培养皿,培养皿两端通过第一弹簧架安装有滑块,箱体的侧壁上对称安装有滑轨,滑轨与滑块活动连接,培养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培养孔,培养皿上方通过第二弹簧架安装有若干隔板,隔板上开设有若干与培养孔对应的小孔,每个培养孔底部均安装有浓度传感器,培养皿上还安装有光照强度传感器,箱盖内顶部安装有轨道,轨道内通过带伺服装置的滑块安装有旋转喷头,所述箱体底部设有一玻璃皿。本发明可以很好的避免植株倾倒,可以自动控制箱体内的温度、湿度以及光照强度,控制培养皿内的肥料浓度,提高了种子幼苗的培养质量和成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75160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553748.4
申请日:2024-11-03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稻广谱抗病的内源小肽OsBSIP1及其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经实验验证水稻内源小肽OsBSIP1能够诱导水稻的基础免疫反应,包括活性氧(ROS)爆发、病程相关基因(PR)上调表达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活。另外,通过CRISPR/Cas9技术敲除所述基因OsBSIP1,获得敲除突变体osbsip1;通过测定flg22和几丁质诱导的活性氧爆发情况,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osbsip1的活性氧积累量显著降低,表明OsBSIP1正向调控水稻基础免疫反应;经白叶枯病抗性试验,与野生型水稻相比,突变体osbsip1的病斑更长,表明OsBSIP1正向调控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0525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28916.8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控水稻抗性的受体激酶基因OsIFBR1,由1019个氨基酸组成,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由3060个核苷酸组成,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述基因OsIFBR1和所述类受体激酶OsIFBR1在抗病性中的应用;通过转基因方法在植物中过量表达所述基因。与野生型相比,OsIFBR1过表达(OsIFBR1OX)转基因水稻更抗病,表明OsIFBR1正向调控水稻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OsIFBR1过表达(OsIFBR1OX)转基因植株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表现为抗性,可推广实际应用;本发明有利于水稻广谱抗病品种的培育,为后期筛选高抗水稻品种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5123338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528412.7
申请日:2015-08-21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54 , Y02A40/268 , Y02A40/27 , Y02P60/146 , A01G9/16 , A01G7/045 , A01G9/24 , A01G9/2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种子幼苗培养装置,箱体的侧壁的夹层中安装有通过恒温控制器控制的电加热层,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多组培养皿,培养皿两端通过第一弹簧架安装有滑块,箱体的侧壁上对称安装有滑轨,滑轨与滑块活动连接,培养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培养孔,培养皿上方通过第二弹簧架安装有若干隔板,隔板上开设有若干与培养孔对应的小孔,每个培养孔底部均安装有浓度传感器,培养皿上还安装有光照强度传感器,箱盖内顶部安装有轨道,轨道内通过带伺服装置的滑块安装有旋转喷头,所述箱体底部设有一玻璃皿。本发明可以很好的避免植株倾倒,可以自动控制箱体内的温度、湿度以及光照强度,控制培养皿内的肥料浓度,提高了种子幼苗的培养质量和成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93204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07861.8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控水稻抗性的稻曲病菌基因UvASE2及其应用,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稻曲病菌基因UvASE2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稻曲病菌基因UvASE2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通过构建异源表达UvASE2的转基因水稻植株发现,转基因水稻能够显著提高对稻曲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并显著诱导活性氧的爆发。异源表达稻曲病菌UvASE2基因具有正向调控水稻的抗病性的功能,UvASE2基因可以用于提高水稻抗病性,对于水稻抗病种质的创制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305252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0928916.8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控水稻抗性的受体激酶基因OsIFBR1,由1019个氨基酸组成,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由3060个核苷酸组成,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述基因OsIFBR1和所述类受体激酶OsIFBR1在抗病性中的应用;通过转基因方法在植物中过量表达所述基因。与野生型相比,OsIFBR1过表达(OsIFBR1OX)转基因水稻更抗病,表明OsIFBR1正向调控水稻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OsIFBR1过表达(OsIFBR1OX)转基因植株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表现为抗性,可推广实际应用;本发明有利于水稻广谱抗病品种的培育,为后期筛选高抗水稻品种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14698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181151.5
申请日:2024-02-18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类芽孢杆菌及其在水稻纹枯病防治中的应用,属于水稻纹枯病防治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稻纹枯病的防治不够安全环保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土壤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terrae)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9689。本发明提供的土壤类芽孢杆菌能够抑制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生长,并能够防治水稻纹枯病。本发明为水稻纹枯病绿色防控提供一种有效防治方法,防治过程安全环保,抑菌机制独特,病原菌不易产生耐药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6133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927408.8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曲病菌基因UvGHF1及其在水稻抗病中的应用,该基因编码区为1020bp,由340个氨基酸组成,用InterPro和Pfam网站对UvGHF1的结构域进行预测发现,UvGHF1包含N端信号肽(SignalPeptide)和糖苷水解酶GH42结构域。本发明通过Phyre2在线同源建模预测分析,以嗜热栖热菌(Thermusthermophilus)β‑半乳糖苷酶晶体结构1KWG为模板,构建了UvGHF1蛋白同源三维结构模型。本发明通过构建异源表达稻曲病菌UvGHF1基因的转基因水稻植株,发现转基因水稻能够显著提高对稻曲病、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首次阐明了该基因具有正向调控水稻抗病性的功能。本发明提供的UvGHF1基因是一种适用于创制高抗稻曲病、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水稻新材料的新基因资源,可以用于改良水稻抗病性,对于水稻抗病新种质的创制和新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990729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1010125.7
申请日:2018-08-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寒地玉米地膜覆盖抗逆丰产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秋季封冻前,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地块深耕,均匀施撒腐熟有机肥,再耕翻一次;整平耙细并起垄,施撒基肥后喷施除草剂,覆盖地膜,当耕层10cm的平均地温稳定在10-12℃时,将预处理后的玉米种子播种于垄上;玉米出芽后根施抗逆性肥料;拔节中期追肥,拔节后到大喇叭口期灌水及后期去雄。本发明针对寒地玉米的环境特点结合地膜栽培方式,配制抗逆性肥料,达到寒地玉米抗逆丰产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