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0005941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486973.9
申请日:2025-04-18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GmHMGS基因及重组过表达载体在调控植物脂肪酸含量中的应用,所述GmHMGS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利用外源基因序列过表达载体将如SEQ ID NO.1所示的GmHMGS基因导入到植物中过表达GmHMGS基因,植株表现为棕榈烯酸、花生二烯酸、二十二烷酸和芥酸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同时硬脂酸、油酸和亚麻酸含量明显降低。本发明通过调控GmHMGS基因在植物中的表达进而用于培育脂肪酸含量可调控的植物新品种,这为培育新的作物品种提供了新思路,在分子育种上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43288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510024850.3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降低植物赤霉素含量和植株高度的沙棘HrGA2ox基因及其应用。所述沙棘HrGA2ox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对沙棘HrGA2ox基因进行了功能鉴定,结果显示,该基因参与赤霉素分解代谢,其表达水平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发明中过表达植株中的赤霉素含量和植株高度显著降低。这些结果表明,沙棘HrGA2ox基因通过降低赤霉素的含量来影响植株生长高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17990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502279.7
申请日:2024-04-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豆育种除杂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豆育种除杂装置,它包括除杂箱,该除杂箱内设置有分隔稳定板,该分隔稳定板将除杂箱内部空腔分隔为除杂空腔及传动空腔;所述的除杂空腔内设置有用于对大豆中存在的杂质进行去除的筛分组件;它采用电机首先驱动匀速投料组件进而可使第一投料管5内的未筛分的大豆匀速缓慢的投入至除杂筛选箱内,进而同步的通过与其联动的筛分组件对除杂筛选箱内的大豆及杂质进行筛分处理;同步的再通过与其联动的第五传动轴及螺旋叶片将完成筛分的大豆进行引出操作;同步的工作人员可通过取杂口对除杂筛选箱内残余的杂质进行清除,避免了传统除杂操作时杂质被风流吹动散落各处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0592105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1049937.7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nventor: 刘思言 , 关淑艳 , 姚丹 , 曲静 , 李广隆 , 鲁中爽 , 王蕊 , 刘金凤 , 刘明明 , 李远强 , 幺梦凡 , 任萍 , 边文娟 , 吕婷婷 , 格桑卓玛 , 卢昆鹏 , 刘慧婧 , 江源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豆sHSP16.9基因及其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利用RT-PCR技术克隆大豆小热激蛋白sHSP16.9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该基因编码168个氨基酸,同时,本发明还成功构建超表达和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并转化大豆,并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大豆子叶节,经PCR检测,获得T0代转超表达载体的阳性植株5株,T1代阳性植株8株,T2代阳性植株若干株;转CRISPR载体的T0代阳性植株4株,T1代阳性植株9株,T2代阳性植株若干株。本发明sHSP16.9基因的表达可提高大豆的抗旱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20026028A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510502571.3
申请日:2025-04-22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N15/84 , A01H5/00 , A01H6/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gma‑miR287、重组过表达载体及其在调控植物脂肪酸含量的应用,所述gma‑miR287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筛选并成功克隆差异表达的脂肪酸相关基因gma‑miR287。本发明将gma‑miR287导入到植物中,获得过表达gma‑miR287的植株,植株表现为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和二十碳一烯酸含量降低,棕榈油酸、亚麻酸、二十碳一烯酸、山嵛酸和芥酸含量提高。本发明通过调控gma‑miR287在植物中的表达进而用于培育脂肪酸含量可调控的植物新品种,为培育新品种提供了思路,在分子育种上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515829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310356705.6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lncRNA43234基因序列及其克隆方法和在调控植株脂肪酸合成代谢中的应用,涉及基因序列工程领域,本发明筛选并成功克隆了lncRNA43234基因序列(SEQ ID NO:1),构建lncRNA43234过表达载体质粒、拟南芥遗传转化探究lncRNA43234基因序列对植株脂肪酸合成代谢相关通路的影响。结果发现拟南芥植株分别表现为脂肪含量减少和脂肪含量增多,由此证明lncRNA43234基因序列可有效调控植株脂肪酸含量;通过调控lncRNA43234基因序列在植株中的表达进而用于培育脂肪酸含量可调控的植物新品种,为植株分子育种改良、提高植株脂肪酸含量提供了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6004665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211238345.1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C12N15/32 , C07K14/325 , C12N15/70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46 , A01N63/60 , A01N57/16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突变杀虫基因Cry1Ah‑1及其应用,所述突变杀虫基因Cry1Ah‑1的碱基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突变杀虫基因Cry1Ah‑1是通过易错PCR法对Cry1Ah基因碱基序列进行随机诱变获得的,申请NCBI基因登陆号位为:OP168906。实验证明该基因所表达的蛋白具有很强的杀虫活性,为转基因抗虫育种的培育和工程菌株的构建提供了新的基因来源,丰富了杀虫基因的资源,对降低害虫对Bt毒蛋白的抗性风险、避免新的生态灾难降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大的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531059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011431.8
申请日:2024-0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育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GmMYB85基因在调控植物油脂合成中的应用。所述GmMYB85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GmMYB85基因通过调控植物中甘油三酯和脂肪酸的合成,达到调控油脂合成的目的。所述脂肪酸包括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通过过表达所述GmMYB85基因,促进植物中甘油三酯和脂肪酸的合成,所述植物包括拟南芥。本发明明确了GmMYB85基因在大豆油脂合成调控中的生物学功能,对进一步改良大豆籽粒油脂性状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406697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852756.2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Zm4CL2基因及其过表达载体在提高玉米植株抗旱性中的用途。所述Zm4CL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过表达载体pCAMBIA3301‑Zm4CL2是将Zm4CL2基因与克隆载体pMD‑18T进行连接,获得连接产物pMD‑18T‑Zm4CL2,再将连接产物pMD‑18T‑Zm4CL2插入超表达载体pCAMBIA3301中获得,所述过表达载体pCAMBIA3301‑Zm4CL2能用于提高玉米植株抗氧化反应能力,提高玉米植株对胁迫应答基因的表达,提高玉米植株中木质素、纤维素以及半纤维素含量,从而提高玉米植株的抗旱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04665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238345.1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C12N15/32 , C07K14/325 , C12N15/70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46 , A01N63/60 , A01N57/16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突变杀虫基因Cry1Ah‑1及其应用,所述突变杀虫基因Cry1Ah‑1的碱基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突变杀虫基因Cry1Ah‑1是通过易错PCR法对Cry1Ah基因碱基序列进行随机诱变获得的,申请NCBI基因登陆号位为:OP168906。实验证明该基因所表达的蛋白具有很强的杀虫活性,为转基因抗虫育种的培育和工程菌株的构建提供了新的基因来源,丰富了杀虫基因的资源,对降低害虫对Bt毒蛋白的抗性风险、避免新的生态灾难降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大的经济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