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690361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1910974262.0

    申请日:2019-10-14

    Abstract: 一种显示装置,包含发光元件阵列以及设置在发光元件阵列上方的多层膜。发光元件阵列可提供光束,且光束的强度与波长之间的关系于波长频谱上具有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峰值。多层膜的光穿透率与波长之间的关系于波长频谱上具有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波峰。第一峰值与第一波峰相对应,且第一峰值的半高宽小于与第一波峰相邻的一对波谷之间的距离。第二峰值与第二波峰相对应,且第二峰值的半高宽小于与第二波峰相邻的一对波谷之间的距离。第三峰值与第三波峰相对应,且第三峰值的半高宽小于与第三波峰相邻的一对波谷之间的距离。

    显示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312927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39007.7

    申请日:2020-03-03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发光元件阵列以及多层膜。多层膜设置在发光元件阵列上方,并包括第一光学单元、第二光学单元以及第三光学单元。第一光学单元包括层叠的第一高折射率透光层及第一低折射率透光层。第二光学单元包括层叠的第二高折射率透光层及第二低折射率透光层。第三光学单元包括层叠的第三高折射率透光层及第三低折射率透光层。第二光学单元位于第一与第三光学单元之间。第一与第三高折射率透光层各自的厚度小于第二高折射率透光层的厚度,且第一与第三低折射率透光层各自的厚度小于第二低折射率透光层的厚度。

    有机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61843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811325561.3

    申请日:2018-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发光装置,具一发光区与一非发光区,包括一基板、一第一电极、一第二电极以及多个有机发光结构。第一电极设置于发光区。第二电极位于第一电极上,且第二电极对应第一电极设置于发光区及非发光区。这些有机发光结构位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各有机发光结构包括一电洞传输层及一发光层。发光层包覆电洞传输层。一种有机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亦被提及。

    蒸发方法及蒸发设备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24810B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910225436.X

    申请日:2009-12-10

    Inventor: 宋怡桦 徐士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蒸发方法及蒸发设备。所述蒸发方法为:首先提供基板以及提供蒸发掩模,其中蒸发掩模上具有N个图案区域,所述N=4n,且n为0或0以上的正整数,所述N个图案区域在所述蒸发掩模上均匀分布。另外,提供蒸发源,其中蒸发源具有多个蒸发区域,且蒸发源的每一个蒸发区域对应蒸发掩模的至少一图案区域设置。接着,将蒸发掩模设置于基板与蒸发源之间。之后,对基板进行第一次蒸发步骤。将基板沿一方向转动90度之后,对基板进行第二次蒸发步骤。再次将基板沿所述方向转动90度之后,对基板进行第三次蒸发步骤。再次将基板沿所述方向转动90度之后,对基板进行第四次蒸发步骤。

    蒸发方法及蒸发设备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724810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225436.X

    申请日:2009-12-10

    Inventor: 宋怡桦 徐士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蒸发方法及蒸发设备。所述蒸发方法为:首先提供基板以及提供蒸发掩膜,其中蒸发掩膜上具有N个图案区域。另外,提供蒸发源,其中蒸发源具有多个蒸发区域,且蒸发源的每一个蒸发区域对应蒸发掩膜的至少一图案区域设置。接着,将蒸发掩膜设置于基板与蒸发源之间。之后,对基板进行第一次蒸发步骤。将基板转动90度之后,对基板进行第二次蒸发步骤。再次将基板转动90度之后,对基板进行第三次蒸发步骤。再次将基板转动90度之后,对基板进行第四次蒸发步骤。

    发光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200072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0024647.3

    申请日:2020-0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有机层与阻隔层。有机层位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阻隔层位于有机层之中、第二电极与有机层之间或第一电极与有机层之间。其中发光装置区分为显示区与非显示区,且阻隔层位于非显示区。

    显示装置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312927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010139007.7

    申请日:2020-03-03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发光元件阵列以及多层膜。多层膜设置在发光元件阵列上方,并包括第一光学单元、第二光学单元以及第三光学单元。第一光学单元包括层叠的第一高折射率透光层及第一低折射率透光层。第二光学单元包括层叠的第二高折射率透光层及第二低折射率透光层。第三光学单元包括层叠的第三高折射率透光层及第三低折射率透光层。第二光学单元位于第一与第三光学单元之间。第一与第三高折射率透光层各自的厚度小于第二高折射率透光层的厚度,且第一与第三低折射率透光层各自的厚度小于第二低折射率透光层的厚度。

    发光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972112B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710096110.6

    申请日:2017-02-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包含有机发光元件及光学层组。有机发光元件具有发光面。光学层组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第一表面较第二表面接近发光元件。光学层组包含偏光层及滤光层。偏光层设置于发光元件的发光面上。滤光层设置于发光元件的发光面上。当光线从第二表面穿过光学层组而通过第一表面成为第一光线,第一光线具有第一光谱,当光线从第一表面穿过光学层组而通过第二表面成为第二光线,第二光线具有第二光谱。第一光谱相异于第二光谱。第一光谱于波长值为380nm以下的穿透率小于或等于2%。

    荫罩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64198A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申请号:CN201010002367.9

    申请日:2010-01-12

    Inventor: 宋怡桦 徐士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荫罩及其制作方法,该荫罩包括一框架、至少一支撑结构与至少一屏蔽。框架大体上定义出一中央开口区。支撑结构大体上设置于中央开口区,且支撑结构以可活动方式连结于框架。屏蔽大体上设置于中央开口区内,并藉由支撑结构所支撑。本发明的荫罩具有以可活动方式连结于框架上的支撑结构,且支撑结构可使用高结构强度与轻量化的材料,因此荫罩本身可在提升结构强度的状况下仍具有轻量化的优点,且采用可活动方式设置的支撑结构更可进一步增加荫罩的应用范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