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25186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067889.0
申请日:2023-08-23
Applicant: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77Hf同位素的分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分别制备供给相和接受相,将供给相和接受相分别放置在阳离子交换膜的两侧,施加电压,进行177Hf同位素的萃取分离回收;所述供给相中包括铪离子;所述阳离子交换膜包含萃取剂。本发明通过电渗析装置对Hf同位素进行串级分离,极大的缩短达到萃取平衡所需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610235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211384913.9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C04B35/52 , C04B35/565 , C04B35/622 , F16C33/16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主泵轴瓦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包括:石墨、SiC和游离Si三相;其中,所述石墨的含量大于或等于40wt%;所述SiC的含量大于或等于40wt%;所述游离Si的含量小于或等于20wt%,满足该配方成分的渗硅石墨材料能够满足轴向载荷较大的主泵基本运行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92157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90103.9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B21C37/15 , C21D8/10 , C22C33/04 , C22B9/18 , C21D1/30 , C21C7/10 , C21C5/52 , C21D1/26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54 , C22C38/50 , C22C38/46 , B22D37/00 , B21J5/00 , B21C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中子吸收用硼不锈钢无缝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真空感应熔炼,模铸制成硼不锈钢真空感应锭;将硼不锈钢真空感应锭通过电渣重熔,获得硼不锈钢电渣重熔锭;将硼不锈钢电渣重熔锭进行热锻,得到硼不锈钢锻棒;将硼不锈钢锻棒制备成挤压管坯,并通过热挤压得到硼不锈钢挤压毛管;将硼不锈钢挤压毛管热处理、矫直以及内外表面机加工,得到硼不锈钢成品圆管;经多道次温变形得到多边形无缝管。通过“真空感应熔炼+电渣重熔”工艺,有效调控硼不锈钢铸锭初始凝固组织的尺寸、形态和分布,显著改善了硼不锈钢坯锭的可加工性,通过“热锻+热挤压”大压下量变形,进一步细化硼化物颗粒,提高了成品管材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640745B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710843902.5
申请日:2017-09-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C01B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锆合金管内表面残留氟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首先加热饱和蒸汽产生系统,产生平稳的饱和水蒸汽;同时,加热高温炉,待炉温升高至700—750℃时,将锆合金管固定在两个专用石英玻璃管中间;向锆合金管的内部通入饱和水蒸汽,在700—750℃水解;残留氟水解产生的氟化氢气体冷凝,收集,完成提取。本技术方案中针对Ф6mm×100mm锆合金管的内表面残留氟在700—750℃下高温水解11—15min,在确定的该最佳水解温度、水解时间条件下,实现残留氟尤其是针对管状样品内表面的准确、完全提取。
-
公开(公告)号:CN110632111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909823.9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23/223 , G06F17/50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目标元素体系X射线荧光基体效应测量方法,步骤A:构建双探测器布置的X射线测量系统,利用均匀设计法布置试验点,采用X射线测量系统对试验点相应标准值的多元素混合标准溶液进行测量形成实验结果;步骤B:以试验点相应的标准值作为径向基函数网络模型的输出向量、以实验结果作为径向基函数网络模型的输入向量、从而构建径向基函数网络模型,步骤C:对径向基函数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和验证;步骤D:若训练完成后的径向基函数网络模型的验证误差小于验证误差阈值,则进而采用训练完成后的径向基函数网络模型对未知含量的多元素混合标准溶液进行定量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3898361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210578413.9
申请日:2012-12-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16/00 , C22F1/186 , G21C3/07 , G21C5/02 , G21C13/02 , G21C21/00 ,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特种合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动力堆芯用锆合金材料。按重量百分含量计,由下列成分组成:Sn:0.40-0.80,Nb:0.75-1.10,Fe+Cr:0.20-0.50,Fe/(Nb+Fe):0.20~0.35,Cu或Bi或Ge:0.01-0.1,Si或S:0.002-0.02,O:0.06-0.15,C:小于0.008,N:小于0.006;余量为锆。本发明在Zr-Sn-Nb系合金基础上,添加了其他用于改善合金性能的成分,既改善了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又改善了合金的力学性能及抗辐照性能,从而满足核动力反应堆高燃耗对堆芯结构材料的要求。由这种原型合金制备的合金材料提高了在堆外纯水特别是在氢氧化锂水溶液中的耐均匀腐蚀性能。通过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试验检测结果,可以认为这些合金在反应堆内使用具有更优良的耐均匀腐蚀性能、较高的抗蠕变和疲劳特性、抗辐照生长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140791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111519661.1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V20/69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T5/60 , G06T5/70 , G06T5/90 , G06T5/30 , G06T7/136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锆合金高温氧化显微组织图片识别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包括获取待识别的金相图片;处理得到二值图像;形态学建模、连通域分析去噪;进行氧化膜、比例尺、α相、β相分割;颜色区分α相、β相、氧化膜区域、比例尺,形成输出图像,计算各相面积及面积占比;将待识别的金相图片进行深度学习获得预测金相图片,识别预测金相图片的氧化膜区域、计算氧化膜厚度;将得到的预测金相图片对应到输出图像;输出结果。将图像处理技术与深度学习技术结合,提高图片识别的准确性,具有良好的再现性;且将图片输入到识别系统中即可快速并迅速地获得输出结果,对认识锆合金的氧化规律和高温氧化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24179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501357.8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氨酯酰亚胺高温阻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4,4'‑二氨基二苯醚(ODA)、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和N‑甲基吡咯烷酮(NMP),通过加成聚合得到第一中间产物(聚酰亚胺酸);(2)采用氢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聚己内酯二醇(PCL)聚合得到第二中间产物(聚氨酯阻尼改性剂);(3)将第二中间产物中的异氰酸酯基团与第一中间产物中的活泼氢进行加成反应,得到第三中间产物;(4)将第三中间产物进行溶剂挥发固化和高温酰亚胺化反应,得到聚氨酯酰亚胺阻尼材料。本发明通过采用聚氨酯预聚物作为阻尼改性剂接枝到聚酰亚胺上,材料既保留了聚氨酯的优良阻尼性能,又吸收了聚酰亚胺的高阻燃和耐高温等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9268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501364.8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减振隔热复合填料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包括如下步骤:将正硅酸乙酯、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和六甲基二硅胺烷溶解在溶液形成混合胶体溶液;将表面活性剂溶解在水中形成表面活性剂溶液;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加入空心玻璃微球,得到分散溶液;将前驱体混合胶体溶液加入分散溶液中搅拌混合;加入氨水,使前驱体在空心玻璃微球表面凝胶化;清洗干燥,获得气凝胶包覆空心玻璃微球材料。本发明在空心玻璃微球表面包覆气凝胶,构成了减振隔热复合填料,实现了同时具备减振隔热复合材料的一体化制备,且制备的材料尺寸小,具有填充特性,可以与其他材料进行二次复合,提升本体材料的隔热和减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44807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12598.6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热力系统盒式保温用隔热粉体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保温隔热材料技术领域,原料成分包括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金属共掺杂固溶体遮光剂粉体、无机隔热粉体;按质量百分比计,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的用量为10%~80%,金属共掺杂固溶体遮光剂粉体的用量为0~10%,无机隔热粉体的用量为20%~80%。通过金属掺杂形成无序固溶体,增加红外遮光剂粒子晶格界面和缺陷处的声子散射以抑制热传导,从而进一步提高隔热粉体的整体隔热性能,粉体填装后制成的盒式保温件对辐射传热、对流传热和固相导热同时有抑制作用,进而可有效提高隔热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