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68405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432211.0
申请日:2018-05-08
Applicant: 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 深圳市科华恒盛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3M1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M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系统中各模块的地址定位装置,包括拨码开关,与拨码开关的输出端连接的压控转换模块,用于将拨码开关输出的信号转换为对应的脉冲波,与压控转换模块的输出接口连接的地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与脉冲波对应的地址码;其中,所述压控转换模块的输出接口与地址检测模块通过一根数据线连接。可见,本方案中,利用拨码开关预设各模块的地址后,通过压控转换模块将各拨码开关输出的信号转换为脉冲波,只需要一根数据线将压控转换模块与地址检测模块连接,便可实现对系统中各模块的地址定位,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将拨码开关的8根线都连接至数字芯片而引起的资源浪费问题。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系统中各模块的地址定位方法,效果如上。
-
公开(公告)号:CN107571756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0823513.6
申请日:2017-09-13
Applicant: 深圳市科华恒盛科技有限公司 , 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L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充电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包括判断正在充电的车辆是否满足快速充电条件;如果是,确定车辆支持的最大充电功率及为车辆充电的充电线支持的最大充电功率,并确定两者中较小的最大充电功率为待充电功率;判断为车辆充电的主充电桩支持的充电功率是否大于待充电功率;如果是,则直接将主充电桩的充电功率调整至待充电功率;否则,确定辅助充电桩,合并主充电桩和辅助充电桩的功率,并将合并后的功率调整至待充电功率来为车辆充电。本发明能够加快该车辆的充电完成速度,使得等待车辆能够尽快进站充电,灵活性高,提高了充电桩的使用效率。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柔性充电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及柔性充电系统,具有与上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274144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068200.5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 深圳市科华恒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充电系统、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该系统包括:第一预设数量的电力变换模块组和母线组及第二预设数量的充电枪组;其中,每条母线的第一端分别与各自对应的一个电力变换模块的输出端一对一连接,每条母线的第二端分别与每个充电枪组中各自对应的一个充电枪的输入端通过第一可控开关连接,每个母线组中的任意两条母线之间通过第二可控开关连接;本发明利用每个母线组与每个充电枪组之间的第一可控开关组成的准矩阵拓扑结构和每个母线组中第二可控开关组成的环状拓扑结构的组合,既保证了环状拓扑结构柔性度高、开关个数少的优势,又降低了环状拓扑在模块化和生产中的复杂性,提高了用户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07757396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0830185.2
申请日:2017-09-13
Applicant: 深圳市科华恒盛科技有限公司 , 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L11/1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柔性充电系统、柔性充电方法以及柔性充电装置,用于提高电动车辆的充电效率。该柔性充电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充电桩;其中,每个充电桩设置有充电电源、组网模块以及充电枪,所述每个充电桩通过充电枪连接线与所述充电枪连接,所述充电电源用于通过所述充电枪为待充电车辆进行充电;所述组网模块用于其它任意充电桩连接,以使得与所连接的充电桩的充电功率叠加。
-
公开(公告)号:CN107426947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524006.2
申请日:2017-06-30
Applicant: 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 深圳市科华恒盛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909 , H05K5/0213 , H05K5/0217 , H05K5/0239 , H05K7/20145 , H05K7/209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充电桩的散热结构,包括柜体、电器模块及散热驱动单元;所述柜体下部相对设有侧向进风口和侧向出风口,所述柜体上部设有开口;所述电器模块位于侧向进风口与侧向出风口之间,所述电器模块内设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用于将柜体侧向进风口的风引导至柜体侧向出风口;所述散热驱动单元装设于柜体上部内侧;所述散热驱动单元的进风口与电器模块及柜体的侧向出风口之间共同形成上部进风通道;所述散热驱动单元的出风口与柜体上部的开口之间形成上部出风通道。本发明的充电桩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散热效率高,适用性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6602641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06272.5
申请日:2016-12-06
Applicant: 深圳市科华恒盛科技有限公司 , 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机充电模块的调度方法,充电机包括一控制模块以及M个以并联方式连接的充电模块;充电模块用于对负载充电;按照如下方式实现:控制模块根据负载所需的充电电流以及每个充电模块的输出电流,计算需要开启的充电模块的数量N;控制模块根据M个充电模块的累计运行时长,得到一预排序列;根据每个充电模块的热参数,对预排序列进行调整,得到M个充电模块启用优先等级的最优排序列;启动所述最优排序列中前N个充电模对负载充电。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充电机充电模块的调度方法,根据充电负载需求的充电电流,充电机适时调整输出与之相匹配的充电参数对充电负载进行充电,保证充电过程安全、可靠、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07622882A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710817770.9
申请日:2017-09-12
Applicant: 深圳市科华恒盛科技有限公司 , 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H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路可控开关,包括:第一预设数量的静触点;第一动触片和第二动触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的第一端与第一动触片固定连接,第二支架的第一端第二动触片固定连接,第一支架的第二端与第二支架的第二端电连接;步进电机,步进电机与第一支架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与第一支架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的步进电机,可以利用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动,令第一支架或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对应进行转动,使第一动触片或第一动触片和第二动触片对应转动到需要接触连接的静触点的位置,导通多路可控开关的不同线路,从而可以控制不同线路输出,达到了控制多路可控开关自动转换线路的效果,提升了用户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07422220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642144.0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深圳市科华恒盛科技有限公司 , 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机交流接地检测装置及充电机,包括输入端与充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输出端分别与充电机的壳体及检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出端与检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的不平衡电桥电路,用于根据充电机的壳体是否与保护地PE可靠连接输出相应的电压;输出端与处理单元连接的检波电路,用于将电压转换为电平信号;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电平信号判断得到充电机是否可靠接PE。本发明能有效地判断出充电机是否可靠接PE,提高了充电机的使用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599910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1325876.8
申请日:2018-11-08
Applicant: 深圳市科华恒盛科技有限公司 , 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路充电机的充电回路,包括多个充电模组、M路充电枪和充电机控制器;各充电模组均通过M个第一可控开关分别与M路充电枪的正输入端连接,通过M个第二可控开关分别与M路充电枪的负输入端连接;各充电模组均包括若干个并联的充电模块,且各个充电模组中的充电模块的数量不完全相等,以便实现梯度柔性输出;充电机控制器用于控制各个第一可控开关和各个第二可控开关的通断,以便分别调节M路充电枪的输出功率。本申请可实现充电枪输出功率的柔性梯度调节,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品性价比。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充电模块的分组方法、一种多路充电机及其输出控制方法,也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159675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068208.1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 深圳市科华恒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矩阵式柔性充电系统、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该系统包括:第一预设数量的电力变换模块、第二预设数量的充电枪、第三预设数量的跨接母线、初级矩阵和次级矩阵;其中,跨接母线通过初级矩阵中的可控开关与电力变换模块连接,初级矩阵中的可控开关的数量为第一预设数量与第三预设数量之积,跨接母线通过次级矩阵中的可控开关与充电枪连接,次级矩阵中的可控开关的数量为第二预设数量与第三预设数量之积;本发明通过初级矩阵和次级矩阵中的可控开关的设置,可以在充电控制装置利用对应的充电控制方法控制对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中,减低平均开关切换次数和切换时间,提高了可控开关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