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磁散射测量的低散射目标物卧式悬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680792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710025521.6

    申请日:2017-01-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7/40

    Abstract: 一种用于电磁散射测量的低散射目标物卧式悬吊系统,涉及电磁散射测量。设有测试目标、绳牵引组件、转盘、机架、减速器、主电机、支座、机器视觉相机;绳牵引组件设有绳系支撑座、牵引绳、小绞车、驱动电机,绳牵引组件成组对称固定安装在转盘上,小绞车和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测试目标悬吊在牵引绳上,牵引绳一端系在测试目标上,牵引绳另一端通过绳牵引组件与转盘连接;转盘的平面与地面垂直,转盘设有横轴,横轴支撑在机架上,转盘由主电机经减速器驱动,转盘横轴与减速器、减速器与主电机均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主电机和减速器安装在支座上,支座用地脚螺栓固定安装于地面;机架用地脚螺栓固定于地面;机器视觉相机安装在机架顶部。

    一种风洞虚拟飞行试验的模型支撑结构、装置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307396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911202087.X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风洞虚拟飞行试验的模型支撑结构、装置和系统被公开。风洞虚拟飞行试验的模型支撑结构中采用平行四边形机构实现为飞机模型提供俯仰或滚转的自由度。模型支撑装置中绳索与杠杆上位于支点的两侧相接;杠杆以第一轴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以与第一轴垂直的第二轴转动连接于第二支架;升降机构以平行于第二轴的方向带动第二支架移动。模型支撑系统包括两个上述模型支撑装置。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风洞虚拟飞行试验中满足释放飞机模型俯仰或滚转的自由度,并约束所有能够使飞机模型质心发生改变的运动;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还可根据实际试验需求对所需释放的自由度进行选择。

    一种风洞虚拟飞行试验的模型支撑结构、装置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307396B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1911202087.X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风洞虚拟飞行试验的模型支撑结构、装置和系统被公开。风洞虚拟飞行试验的模型支撑结构中采用平行四边形机构实现为飞机模型提供俯仰或滚转的自由度。模型支撑装置中绳索与杠杆上位于支点的两侧相接;杠杆以第一轴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以与第一轴垂直的第二轴转动连接于第二支架;升降机构以平行于第二轴的方向带动第二支架移动。模型支撑系统包括两个上述模型支撑装置。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风洞虚拟飞行试验中满足释放飞机模型俯仰或滚转的自由度,并约束所有能够使飞机模型质心发生改变的运动;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还可根据实际试验需求对所需释放的自由度进行选择。

    绳索张紧装置、全机颤振风洞试验系统和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44250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005966.X

    申请日:2020-01-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绳索张紧装置、全机颤振风洞试验系统和试验方法。其中,绳索张紧装置包括运动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的动滑轮、电磁离合器、通过电磁离合器连接并牵拉动滑轮的牵拉组件以及释能组件。电磁离合器接合,牵拉组件拉动动滑轮至第一位置,绳索松驰;电磁离合器分离,释能组件驱动动滑轮运动至第二位置,绳索张紧。全机颤振风洞试验系统包括设置于飞机模型两侧的两组辅助安全索和供辅助安全索绕过的两组绳索张紧装置。全机颤振风洞试验方法包括当发现飞机模型剧烈颤振进入亚临界颤振状态时,控制电磁离合器切换至分离态,以快速张紧辅助安全索,使飞机模型能够迅速改出剧烈颤振状态。

    绳索张紧装置、全机颤振风洞试验系统和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44250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2010005966.X

    申请日:2020-01-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绳索张紧装置、全机颤振风洞试验系统和试验方法。其中,绳索张紧装置包括运动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的动滑轮、电磁离合器、通过电磁离合器连接并牵拉动滑轮的牵拉组件以及释能组件。电磁离合器接合,牵拉组件拉动动滑轮至第一位置,绳索松驰;电磁离合器分离,释能组件驱动动滑轮运动至第二位置,绳索张紧。全机颤振风洞试验系统包括设置于飞机模型两侧的两组辅助安全索和供辅助安全索绕过的两组绳索张紧装置。全机颤振风洞试验方法包括当发现飞机模型剧烈颤振进入亚临界颤振状态时,控制电磁离合器切换至分离态,以快速张紧辅助安全索,使飞机模型能够迅速改出剧烈颤振状态。

    用于飞行器编队飞行的风洞试验模型并联机构支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344553B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810114977.4

    申请日:2018-02-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洞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飞行器编队飞行的风洞试验模型并联机构支撑装置。该并联机构支撑装置包括机架、编队飞行用的飞行器模型、多个第一绳牵引组件、多个第二绳牵引组件、两个导轨组件以及机器视觉相机。飞行器模型均由若干绳牵引,通过并联机构实现六自由度运动。该并联机构支撑装置不仅刚度高,稳定性好,工作空间大,且可方便地实现飞行器模型的多种编队飞行,还可有效避免牵引绳与牵引绳、牵引绳与飞行器模型、以及飞行器模型与周边障碍物的干涉。该并联机构支撑机构对模型周围流场干扰小,有助于模拟编队飞行的飞行器模型之间气流的相互影响,提高风洞试验结果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一种全机颤振风洞试验模型悬挂系统及其状态调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86857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911047192.0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已公开一种全机颤振风洞试验模型悬挂系统及其状态调整方法,其中,悬挂系统包括第一牵引索、第一牵引装置、第二牵引索和第二牵引装置,以释放除来流方向外的五个自由度;第一牵引装置包括两个升降组件,其分设于飞机模型对称轴所在垂面两侧;每个升降组件用于改变第一牵引索位于该升降组件与飞机模型间的部分同水平面的夹角,以调整飞机模型的姿态。状态调整方法包括通过改变第一牵引索的第一侧部与水平面的夹角和/或第一牵引索的第二侧部与水平面的夹角,改变飞机模型的俯仰姿态和/或滚转姿态。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在全机颤振试验从低速到高速的过程中调整飞机模型状态以恢复平飞姿态,符合全机颤振风洞试验的基本要求。

    一种全机颤振风洞试验模型悬挂系统及其状态调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86857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1047192.0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已公开一种全机颤振风洞试验模型悬挂系统及其状态调整方法,其中,悬挂系统包括第一牵引索、第一牵引装置、第二牵引索和第二牵引装置,以释放除来流方向外的五个自由度;第一牵引装置包括两个升降组件,其分设于飞机模型对称轴所在垂面两侧;每个升降组件用于改变第一牵引索位于该升降组件与飞机模型间的部分同水平面的夹角,以调整飞机模型的姿态。状态调整方法包括通过改变第一牵引索的第一侧部与水平面的夹角和/或第一牵引索的第二侧部与水平面的夹角,改变飞机模型的俯仰姿态和/或滚转姿态。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在全机颤振试验从低速到高速的过程中调整飞机模型状态以恢复平飞姿态,符合全机颤振风洞试验的基本要求。

    一种用于电磁散射测量的低散射目标物卧式悬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680792B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710025521.6

    申请日:2017-01-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电磁散射测量的低散射目标物卧式悬吊系统,涉及电磁散射测量。设有测试目标、绳牵引组件、转盘、机架、减速器、主电机、支座、机器视觉相机;绳牵引组件设有绳系支撑座、牵引绳、小绞车、驱动电机,绳牵引组件成组对称固定安装在转盘上,小绞车和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测试目标悬吊在牵引绳上,牵引绳一端系在测试目标上,牵引绳另一端通过绳牵引组件与转盘连接;转盘的平面与地面垂直,转盘设有横轴,横轴支撑在机架上,转盘由主电机经减速器驱动,转盘横轴与减速器、减速器与主电机均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主电机和减速器安装在支座上,支座用地脚螺栓固定安装于地面;机架用地脚螺栓固定于地面;机器视觉相机安装在机架顶部。

    一种用于绳牵引并联机器人的模态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86905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0856064.X

    申请日:2018-07-3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7/025 G01M7/06

    Abstract: 一种用于绳牵引并联机器人的模态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设有牵引绳、动平台、力锤、加速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卡和个人计算机。使用力锤敲击绳牵引并联机器人支撑的动平台,对其施加振动激励,使绳牵引并联机器人在某一单自由度方向上振动;通过安装在绳牵引并联机器人上的加速度传感器接收加速度信号,获得绳牵引并联机器人的振动响应;数据采集卡采集加速度信号,输入个人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得到绳牵引并联机器人的全六阶刚体模态对应的固有频率。本发明结构装置简单、操作简易、通用性强、试验周期短、试验成本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