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5186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730693.4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61B5/024
Abstract: 一种反射型非侵入式PPG的鱼类心率测量装置和方法,属于生物测量技术领域。装置包括:平台、固定槽、线槽、三轴微调滑台、红外传感器、信号放大器、数据采集设备、计算机、分析软件。固定槽置于平台上,用于固定鱼;线槽和三轴微调滑台安装于平台上,用于固定和操控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信号放大器和数据采集设备用于探测和记录心率信号;计算机和分析软件用于储存数据和数据分析。方法为:先用红外发射器照射鱼腹面的心脏或血管部位,再用红外光电探测器接收反射回的红外信号,最后用相关仪器将红外光电探测器接收的信号转化为心率信号。无须侵入鱼体,不会对鱼造成损伤,无须要求鱼体具备高透光性,适用性广。
-
公开(公告)号:CN11880571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985402.5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01K6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创制三倍体大黄鱼的方法,属于水产动物遗传育种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受精2~3min的大黄鱼受精卵进行冷休克处理,获得预处理受精卵;(2)将预处理受精卵依次置于温度为10~11℃、14.5~15.5℃、19~20℃的水中培育,获得再处理受精卵;(3)对再处理受精卵进行孵化处理,获得三倍体大黄鱼;同时,该方法的实施在微曝气环境下进行。所述冷休克处理能够有效控制大黄鱼受精卵排放第二极体的性能。研究表明,该方法对三倍体大黄鱼的诱导率可达到100%。
-
公开(公告)号:CN112273291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11171385.X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12Q1/6888
Abstract: 基于全基因组选择的大黄鱼抗刺激隐核虫病的选育方法,属于动物抗病育种领域。方法:建立参考群体;对参考群体群体进行抗性性状测量;建立选育群体;对参考群体和选育群体进行基因分型;建立最佳全基因组选择模型;对选育群体的基因组育种值GEBV进行估算;以一定的选择强度选取选育群体GEBV值排在前面的个体作为亲鱼,并繁殖产生抗刺激隐核虫子一代;对抗性子一代进行刺激隐核虫攻毒验证。抗虫性显著提升。提高了对选育群体基因组育种值的估计准确性,大大缩短育种年限,在一代之内就可获得高抗性的后代,减少了刺激隐核虫对大黄鱼养殖产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为其他鱼类的抗病育种提供借鉴和基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273291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171385.X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01K61/10 , A01K67/027 , C12Q1/6888
Abstract: 基于全基因组选择的大黄鱼抗刺激隐核虫病的选育方法,属于动物抗病育种领域。方法:建立参考群体;对参考群体群体进行抗性性状测量;建立选育群体;对参考群体和选育群体进行基因分型;建立最佳全基因组选择模型;对选育群体的基因组育种值GEBV进行估算;以一定的选择强度选取选育群体GEBV值排在前面的个体作为亲鱼,并繁殖产生抗刺激隐核虫子一代;对抗性子一代进行刺激隐核虫攻毒验证。抗虫性显著提升。提高了对选育群体基因组育种值的估计准确性,大大缩短育种年限,在一代之内就可获得高抗性的后代,减少了刺激隐核虫对大黄鱼养殖产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为其他鱼类的抗病育种提供借鉴和基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77858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536676.8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Q1/6837 , C40B40/06
Abstract: 一种大黄鱼55K液相芯片及其应用,属于全基因组基因芯片技术领域。所述液相芯片的基因分型对象包括定位于大黄鱼参考基因组GCA_003845795.1上的SNP位点,其在大黄鱼参考基因组GCA_003845795.1上的位置如说明书表2中所示。还公开上述大黄鱼液相芯片在大黄鱼基因组选择育种、大黄鱼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大黄鱼遗传多样性分析、大黄鱼亲子鉴定和品种鉴定及大黄鱼种质资源改良与保护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69427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852036.8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鱼类群体中个体摄食量精准测量系统。包括采食装置模块、拍摄模块、PIT扫描模块、和处理模块;摄像头安装在采食装置正上方,RFID阅读器安装在采食装置上;基于Python环境的处理模块启动摄像头与RFID阅读器;摄像头实时拍摄并统计采食装置中饲料颗粒数变化,RFID阅读器实时读取进入采食装置中且带有PIT标签的鱼的ID标识;处理模块将拍摄模块和PIT扫描模块的数据进行关联,实现实时自动记录与计算每条鱼的摄食时间点与每一个摄食动作摄入的饲料颗粒数,实现实时精准测量鱼群体中每个个体的摄食量。工作量小、易获得高通量表型数据、保持鱼类群体生活环境下测量个体摄食量、不引起鱼应激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719087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73397.X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B11/02 , A01K61/10 , G06V10/10 , G06K17/0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1G19/00 , G01B11/06 , G01B11/08
Abstract: 一种智能标准化测量鱼类体型指标与PIT记录系统,所述测量与记录系统包括拍摄模块、盛放装置模块、称重模块、被动整合雷达标PIT扫描模块和处理模块组成。将无线射频识别RFID阅读器和盛放鱼的装置安装在电子秤上,摄像头置于电子秤正上方。基于Python环境的处理模块启动摄像头与阅读器,处理模块控制摄像头拍照和RFID阅读器实时读取PIT标签的ID信息,处理模块自动对图片进行重命名、鱼体表关键点检测、体重示数检测与数据记录,从而提高表型测量的自动化和标准化,降低人工扫描、测量、读数和记录的烦扰,提高测量效率和表型数据测量的准确性,促进鱼类经济性状的遗传改良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517674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979669.4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控温的鱼类麻醉状态保持装置,属于生物测量技术领域。包括:外水箱、内水箱、水泵、水管、加热棒、制冷机、温控仪、温度传感器。内水箱置于外水箱中,外水箱环绕内水箱以对内水箱进行水浴控温;内水箱中的水泵和水管可将含麻醉剂的灌注到鱼嘴以长时间保持被测鱼处于麻醉状态;温控仪和温度传感器控制加热棒和制冷机的启停以对外水箱的水体进行加热或制冷,进而以水浴的方式对内水箱进行控温。将多种设备的功能集合到一个装置,该装置既能控温,又能长时间保持鱼类处于麻醉状态,简化操作流程,提高便携性,本采用水浴的方式进行控温,可使控温的过程更加均匀。
-
-
公开(公告)号:CN112501317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578229.5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Q1/6858
Abstract: 一组可应用于大黄鱼抗刺激隐核虫育种的SNP标记,涉及分子辅助选择育种领域。公开其在大黄鱼基因组(BioProject:PRJNA505758)上的物理位置。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并通过全基因组选择模型优化找到一组(670个)可使模型预测准确性达到最佳的SNP分子标记集合,利用这组SNP标记培育的抗刺激隐核虫子代在攻毒验证中,表现出良好的抗虫性能。提供的与大黄鱼抗刺激隐核虫相关的分子标记,可快速将其应用到育种产业中,短时间之内就可培育高抗性的后代,减少了刺激隐核虫对大黄鱼养殖产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商业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