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增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04670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494961.6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激光增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无机材料制造。针对反应气体单次利用不充分的特点,通过对反应气体的回收、纯化,实现循环利用,从而达到降低制备成本、提升制备品质的效果。所述激光增材装置包含激光发生器、反应腔、气体压缩机、气体纯化器、反应气体补充器以及气体管路,所述激光发生器产生激光,诱导反应气体发生反应;反应腔隔绝外部空气,并容纳反应气体在其中反应;气体压缩机吸取装置内的气体进行压缩,为装置内气体循环提供动力;气体纯化器对装置内的气体进行纯化,去除杂质;反应气体补充器提供新的反应气体,并含有减压阀可控制反应气体进气压力;气体管路连接气体部件形成循环气路。能实现反应腔内反应气体压力的调节。

    连续纤维增强吸波复合材料混编二维单元模型的参数化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9669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37779.3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连续纤维增强吸波复合材料混编二维单元模型的参数化建模方法,涉及吸波复合材料。包括:获取各向异性纤维本征介电参数;获取混编二维单元模型建立所需的几何参数;设定纤维束走向;设定纤维截面并获得单束纤维模型;建立多层纤维混编二维单元模型;建立纤维增强吸波复合材料混编二维单元模型;仿真条件设置及仿真计算。考虑纤维编织电磁各向异性结构,基于不同方向的纤维本征介电常数,通过MATLAB程序控制三维电磁软件自动化建模,建立纤维折线走向、菱形截面的简单纤维混编二维单元模型结构。该模型结构实现高精度、高速的吸波性能计算。经过验证,该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吸波性能高度一致,提高理论模型预测吸波性能的精度。

    一种收丝筒及收丝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8339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95004.5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收丝筒及收丝方法,涉及无机纤维收丝设备领域。为了解决纤维在纺丝或后处理过程中,发生收缩、膨胀变化过程中与收丝筒不匹配造成损伤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对纤维收缩/膨胀自适应的收丝筒。所述收丝筒含有筒架、活动筒片及活动机构,所述活动机构连接活动筒片与筒架,对活动筒片有调节力,活动筒片根据自身受力情况可相应的收缩、扩张。可以有效避免因为收缩、膨胀或者变化过程中力度、幅度与纤维不匹配造成的纤维滑移、压断等损伤,提高纤维品质。

    一种先驱体转化陶瓷纤维的热解撑丝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88047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00045.8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先驱体转化陶瓷纤维的热解撑丝装置,涉及陶瓷纤维加工领域。用于将先驱体转化法制备陶瓷纤维过程中的整卷先驱体纤维在支撑作用下进行热解,从而获得高质量的热解纤维。该装置采用4根支撑杆支撑纤维进行热解,并通过增加由剪刀形状的连杆组成的菱形四连杆机构,对支撑杆提供支撑,菱形四连杆机构支撑的支撑杆可以在保证纤维卷收缩的过程中,支撑杆产生一定位移,这种位移可以让纤维在支撑杆上产生移动,从而避免上下两点支撑的方法中支撑点处纤维不发生移动而弯曲定型的问题。

    一种聚碳硅烷原丝的电子束往复交联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32668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95050.5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聚碳硅烷原丝的电子束往复交联方法及装置,属于先驱体法制备碳化硅陶瓷纤维领域。将聚碳硅烷原丝置于交联腔内;使聚碳硅烷原丝处于惰性气氛;使聚碳硅烷原丝接受电子束辐照,同时往复运动,并对其冷却;将辐照后的聚碳硅烷丝进行热处理。交联方法使得聚碳硅烷原丝能够在交联过程中有效散热、同时提高辐照均匀性,进而提高交联丝的品质。同时提供一种电子束往复交联装置。装置包括交联腔体和往复机构,交联腔和交联窗组装构成有抽真空功能的封闭交联腔体,交联腔带有冷却装置,冷却装置紧贴放置样品的位置,保证散热;交联窗供电子束进入腔体内,通过往复机构使交联腔往复运动,以确保整个丝材都能均匀地接受电子束辐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