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温度压力传感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452187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096352.2

    申请日:2022-09-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柔性传感器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可同时实现温度可视化和压力监测的柔性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柔性传感器包括上电极,具有空间有序化多级微结构的柔性介电层及下电极。所述具有空间有序化多级微结构的柔性介电层设置在所述上电极和下电极之间;所述具有空间有序化多级微结构的柔性介电层由感温变色复合物构成,可随温度改变颜色,且包括初级和次级微结构,在平面上有序排列。在收到手指等有温度的物体按压时,可同时通过颜色直接反馈温度以及通过电信号显示压力,同时,该柔性传感器的空间有序化多级微结构可以有效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量程和线性度。

    一种监测螺栓连接结构损伤的压阻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88730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855596.9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监测螺栓连接结构损伤的压阻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其中碳纳米复合材料压阻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碳纳米复合材料传感器油墨、碳纳米复合材料压阻传感器喷涂成型:在CFRP螺栓连接结构螺栓接头周围用丙烯酸树脂对连接件表面进行绝缘处理,得到绝缘层,然后在绝缘层表面喷涂碳纳米复合材料油墨得到传感薄膜,即碳纳米油墨导电层;制作压阻传感器。本发明采用特制碳纳米复合材料传感器油墨制成,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可塑性强的优点;采用了针对不同损伤形式的电极布局,降低了垫片对传感器监测的影响。

    温度感知集成的电/磁场混合驱动软体驱动器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25694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403155.0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杨媛媛 崔曦月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度感知集成的电/磁场混合驱动软体驱动器及制备方法,该驱动器由银纳米线层、纸张层、磁响应热膨胀层、温度感知变色热膨胀层构成。银纳米线层与外界电源连接导电,通电后迅速产生焦耳热;磁响应热膨胀层由磁性纳米颗粒和聚二甲基硅氧烷构成,在磁场控制下进行弯曲驱动,温度感知变色热膨胀层由感温变色复合物和聚二甲基硅氧烷构成,可对驱动器及操作目标的温度进行可视化传感。在电场和磁场控制下,热膨胀层通过加热膨胀与纸张层之间产生界面力和磁响应形变,使驱动器弯曲驱动,实现电/磁场混合驱动控制,在电/磁刺激响应驱动的同时可视化感知温度变化,实现驱动‑感知一体化集成,具有体积小、响应快、信号处理简单优点。

    温度感知集成的电/磁场混合驱动软体驱动器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25694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211403155.0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杨媛媛 崔曦月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度感知集成的电/磁场混合驱动软体驱动器及制备方法,该驱动器由银纳米线层、纸张层、磁响应热膨胀层、温度感知变色热膨胀层构成。银纳米线层与外界电源连接导电,通电后迅速产生焦耳热;磁响应热膨胀层由磁性纳米颗粒和聚二甲基硅氧烷构成,在磁场控制下进行弯曲驱动,温度感知变色热膨胀层由感温变色复合物和聚二甲基硅氧烷构成,可对驱动器及操作目标的温度进行可视化传感。在电场和磁场控制下,热膨胀层通过加热膨胀与纸张层之间产生界面力和磁响应形变,使驱动器弯曲驱动,实现电/磁场混合驱动控制,在电/磁刺激响应驱动的同时可视化感知温度变化,实现驱动‑感知一体化集成,具有体积小、响应快、信号处理简单优点。

    一种柔性三维力传感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0771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1043338.0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杨媛媛 张萌欣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三维力传感器,包括:沿着厚度方向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柔性电极、第一微结构介电层、第二柔性电极、第三柔性电极、第二微结构介电层和第四柔性电极;所述第一微结构介电层上阵列设置有半球状的凸起,所述第二微结构介电层上阵列设置有四棱锥状的凸起。在受到不同方向的压力时,两个介电层的微结构会产生不同的形变,并通过电容变化反应压力大小和方向。由于两个传感模块具有不同的微结构,因此当施加同个压力时两个传感模块的电容变化的响应也不同,可通过两个电容变化求解压力大小及方向。因为压力大小及方向与两个电容的变化量非线性相关,难以建立数学模型,所以采用神经网络辅助学习方法建立对应关系,并基于两个电容变化的输入预测对应的压力大小及方向,可有效简化三维压力传感器的布线及信号传输。

    一种埋入式碳纳米复合材料柔性压阻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80432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55592.0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埋入式碳纳米复合材料柔性压阻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碳纳米复合材料传感器油墨、制备树脂绝缘膜、碳纳米复合材料传感薄膜喷涂成型、制作柔性压阻传感器、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制备及柔性压阻传感器的埋入。本发明采用碳纳米复合材料传感器油墨制备柔性传感器,制作方便,易于成型,传感器油墨便于储存。本发明制作的碳纳米复合材料传感器油墨由CNT、Graphene、PVP、SDBS混合,受到应变后电阻变化明显,响应速度快;本发明操作方式简单,采用埋入式集成的传感器布设方式,提升了结构的一体化程度,降低了外界环境对传感器监测的影响,提高了传感器灵敏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