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磁声效应的检测成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99379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881509.7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电磁声效应的检测成像方法。首先,将涡流线圈平行置于被测材料表面,并在涡流线圈上方设置偏置磁场,再在涡流线圈中通以激励电流,从而在被测材料表面感生出涡流。该涡流在偏置磁场作用下产生洛伦兹作用力,引发被测区域内的质点振动,并以超声波的形式向外扩散。然后,利用超声探头拾取扩散出来的超声波,传至计算机系统处理得到对应的质点振幅。最后,由 个超声波信号 获得 组质点振动幅度的数据。以质点振幅对应为像素点的亮度或色度,从而构建被测区域质点振幅的二维图像进行显示。该方法无需对被测材料进行预处理,通过质点振动及超声波信号处理,对被测区域进行成像检测,具有检测速度快、检测结果直观可靠的特点。

    一种管道缺陷检测的电磁超声探伤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514743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829187.9

    申请日:2019-09-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管道缺陷的电磁超声检测方法及装置,包括:等间距布置于管道轴向的多个直流线圈,产生沿管道交替分布的径向静磁场;交替分布在直流线圈之间的多个交流线圈,产生方向一致的周向涡流。该周向涡流与径向静磁场作用产生方向交替分布的轴向交变洛伦兹力。利用交替分布的轴向交变洛伦兹力,激励出电磁超声纵向导波。本发明还公开了用于套设在管道外部和设置管道内部的电磁超声检测装置。本发明无需使用刚性永磁铁来提供偏置磁场,减小了装置的体积,降低了装置复杂度;使用了方向一致的周向涡流,克服了现有方法中相邻涡流方向相反、易造成互扰的问题。

    一种可消除电磁干扰的双线圈电磁超声换能器

    公开(公告)号:CN110496768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829620.9

    申请日:2019-09-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消除电磁干扰的双线圈电磁超声换能器,其包括外壳,及设置在其内的主永磁体、辅永磁体、磁轭、主激励线圈、辅激励线圈、隔板。所述主永磁体与辅永磁体并排放置,主永磁体与辅永磁体的极性相反,且与磁轭形成连通的磁路。主激励线圈与辅激励线圈均为回折线圈,主激励线圈置于主永磁体正下方,辅激励线圈置于辅永磁体正下方。主激励线圈与辅激励线圈反向串联连接。本发明在不影响超声波激发效果的条件下,通过辅激励线圈产生反向交变电磁场,可以有效消除主激励线圈产生的电磁干扰。

    一种可消除电磁干扰的双线圈电磁超声换能器

    公开(公告)号:CN110496768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910829620.9

    申请日:2019-09-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消除电磁干扰的双线圈电磁超声换能器,其包括外壳,及设置在其内的主永磁体、辅永磁体、磁轭、主激励线圈、辅激励线圈、隔板。所述主永磁体与辅永磁体并排放置,主永磁体与辅永磁体的极性相反,且与磁轭形成连通的磁路。主激励线圈与辅激励线圈均为回折线圈,主激励线圈置于主永磁体正下方,辅激励线圈置于辅永磁体正下方。主激励线圈与辅激励线圈反向串联连接。本发明在不影响超声波激发效果的条件下,通过辅激励线圈产生反向交变电磁场,可以有效消除主激励线圈产生的电磁干扰。

    一种中部出气的下吸式生物质气化炉

    公开(公告)号:CN110499191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910829607.3

    申请日:2019-09-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部出气的下吸式生物质气化炉。本发明直接进行燃气燃烧产生高温烟气,再以高温烟气和热空气混合气体作为气化剂;有效提高生物质原料干燥和炭化速度,并使炉内的高温区域整体上移。本发明通过特殊的炉体结构设计,利用圆柱形炉体到正方形炉体的变化形成四个直角区域;再在四个直角区域(即炉体中部)进行出气,可形成四个侧面分布的气化区。一方面,可避免对下部的旋转炉排的煅烧,延长了旋转炉排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使炉体内的燃烧与气化反应分布更均匀,有效防止空烧与偏烧。

    一种线圈自激励的铁磁性管道电磁超声换能器、激发装置和接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568060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980409.7

    申请日:2019-10-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线圈自激励的铁磁性管道电磁超声换能器、激发装置和接收装置,包括:骨架、正相线圈组、反相线圈组。该电磁超声换能器通过一种特殊波形的激励电流,在待测铁磁性管道内激发脉冲磁场的同时,自动生成外加的偏置磁场。正相线圈组和反相线圈组所产生交替分布的磁致伸缩效应满足超声波相长干涉的匹配关系,从而在铁磁性管道中激励出沿轴向传播的电磁超声纵向导波。本发明还公开了使用该换能器的电磁超声激发装置和电磁超声接收装置。本发明公开的电磁超声换能器无需设置直流线圈和交流线圈,结构更简单,对应的激发装置和接收装置,也无需使用刚性永磁铁来提供偏置磁化场,减小了装置的体积。

    一种双向式贝壳煅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563349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979885.7

    申请日:2019-10-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向式贝壳煅烧装置,包括进料器、烟气出口、预热炉、煅烧炉、中温管道、出料柜、高温气柜和冷却出料器构成。在本发明中,物料的烧制主要经过两个阶段,分别对于两个方向的加热方式。第一个阶段是预热阶段,主要在预热炉中完成。该阶段采用逆流式加热方式,物料被烟气由低温加热至接近中温。第二个阶段是煅烧阶段,主要在煅烧炉中完成。该阶段采用顺流式加热方式,物料在由高温条件下进行煅烧。在本发明中,物料所经历的煅烧时间与物料大小成正相关性,这种效果与贝壳类物料的煅烧工艺要求相吻合,能有效保证煅烧质量的稳定性。

    一种双向式贝壳煅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563349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910979885.7

    申请日:2019-10-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向式贝壳煅烧装置,包括进料器、烟气出口、预热炉、煅烧炉、中温管道、出料柜、高温气柜和冷却出料器构成。在本发明中,物料的烧制主要经过两个阶段,分别对于两个方向的加热方式。第一个阶段是预热阶段,主要在预热炉中完成。该阶段采用逆流式加热方式,物料被烟气由低温加热至接近中温。第二个阶段是煅烧阶段,主要在煅烧炉中完成。该阶段采用顺流式加热方式,物料在由高温条件下进行煅烧。在本发明中,物料所经历的煅烧时间与物料大小成正相关性,这种效果与贝壳类物料的煅烧工艺要求相吻合,能有效保证煅烧质量的稳定性。

    一种中部出气的下吸式生物质气化炉

    公开(公告)号:CN110499191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829607.3

    申请日:2019-09-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部出气的下吸式生物质气化炉。本发明直接进行燃气燃烧产生高温烟气,再以高温烟气和热空气混合气体作为气化剂;有效提高生物质原料干燥和炭化速度,并使炉内的高温区域整体上移。本发明通过特殊的炉体结构设计,利用圆柱形炉体到正方形炉体的变化形成四个直角区域;再在四个直角区域(即炉体中部)进行出气,可形成四个侧面分布的气化区。一方面,可避免对下部的旋转炉排的煅烧,延长了旋转炉排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使炉体内的燃烧与气化反应分布更均匀,有效防止空烧与偏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