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磁共振造影射频线圈冷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576109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578968.8

    申请日:2013-11-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林胤藏 黄超

    Abstract: 一种核磁共振造影射频线圈冷却装置包含真空传输管,真空容器、真空底座。所述真空传输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是真空层,所述内管又分为输入管和输出管。所述真空容器与所述输入管和输出管连接;所述真空容器安放于所述真空底座内。所述真空底座内部设置有一凹槽,与所述真空容器的凹槽边缘无缝结合。冷却射频线圈放置在所述真空底座的凹槽内部,射频线圈放置于真空底座的外底部,用于耦合所述冷却射频线圈的信号。制冷剂通过所述输入管传输到所述真空容器的凹槽内,所述输出管一端连接所述真空容器的凹槽,制冷剂经由所述输出管回收至制冷剂储存装置。

    一种可消除电磁干扰的双线圈电磁超声换能器

    公开(公告)号:CN110496768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910829620.9

    申请日:2019-09-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消除电磁干扰的双线圈电磁超声换能器,其包括外壳,及设置在其内的主永磁体、辅永磁体、磁轭、主激励线圈、辅激励线圈、隔板。所述主永磁体与辅永磁体并排放置,主永磁体与辅永磁体的极性相反,且与磁轭形成连通的磁路。主激励线圈与辅激励线圈均为回折线圈,主激励线圈置于主永磁体正下方,辅激励线圈置于辅永磁体正下方。主激励线圈与辅激励线圈反向串联连接。本发明在不影响超声波激发效果的条件下,通过辅激励线圈产生反向交变电磁场,可以有效消除主激励线圈产生的电磁干扰。

    一种线圈自激励的铁磁性管道电磁超声换能器、激发装置和接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568060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980409.7

    申请日:2019-10-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线圈自激励的铁磁性管道电磁超声换能器、激发装置和接收装置,包括:骨架、正相线圈组、反相线圈组。该电磁超声换能器通过一种特殊波形的激励电流,在待测铁磁性管道内激发脉冲磁场的同时,自动生成外加的偏置磁场。正相线圈组和反相线圈组所产生交替分布的磁致伸缩效应满足超声波相长干涉的匹配关系,从而在铁磁性管道中激励出沿轴向传播的电磁超声纵向导波。本发明还公开了使用该换能器的电磁超声激发装置和电磁超声接收装置。本发明公开的电磁超声换能器无需设置直流线圈和交流线圈,结构更简单,对应的激发装置和接收装置,也无需使用刚性永磁铁来提供偏置磁化场,减小了装置的体积。

    一种基于V形线圈激励的涡流-超声检测探头

    公开(公告)号:CN109781838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910157736.2

    申请日:2019-03-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V形线圈激励的涡流‑超声检测探头,用于检测非铁磁性金属材料表面缺陷并可进一步确定缺陷位置,包括屏蔽壳、V形涡流线圈、永磁体、α‑超声拾取传感器和γ‑超声拾取传感器。将V形涡流线圈、永磁体、α‑超声拾取传感器和γ‑超声拾取传感器安装在屏蔽壳内形成探头;所述V形涡流线圈固定于屏蔽壳底部,包括α‑直导线和γ‑直导线;在本发明中利用永磁体将V形涡流线圈检测结果转化为两路独立的超声波信号,因此对缺陷的探查及其具体位置的确定可以由对两路独立的超声波信号的分析得到。本发明既能对待测非铁磁性金属材料进行大面积探查,又能确定缺陷的具体位置。

    一种管道缺陷检测的电磁超声探伤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514743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829187.9

    申请日:2019-09-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管道缺陷的电磁超声检测方法及装置,包括:等间距布置于管道轴向的多个直流线圈,产生沿管道交替分布的径向静磁场;交替分布在直流线圈之间的多个交流线圈,产生方向一致的周向涡流。该周向涡流与径向静磁场作用产生方向交替分布的轴向交变洛伦兹力。利用交替分布的轴向交变洛伦兹力,激励出电磁超声纵向导波。本发明还公开了用于套设在管道外部和设置管道内部的电磁超声检测装置。本发明无需使用刚性永磁铁来提供偏置磁场,减小了装置的体积,降低了装置复杂度;使用了方向一致的周向涡流,克服了现有方法中相邻涡流方向相反、易造成互扰的问题。

    一种基于V形线圈激励的涡流-超声检测探头

    公开(公告)号:CN109781838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157736.2

    申请日:2019-03-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V形线圈激励的涡流-超声检测探头,用于检测非铁磁性金属材料表面缺陷并可进一步确定缺陷位置,包括屏蔽壳、V形涡流线圈、永磁体、α-超声拾取传感器和γ-超声拾取传感器。将V形涡流线圈、永磁体、α-超声拾取传感器和γ-超声拾取传感器安装在屏蔽壳内形成探头;所述V形涡流线圈固定于屏蔽壳底部,包括α-直导线和γ-直导线;在本发明中利用永磁体将V形涡流线圈检测结果转化为两路独立的超声波信号,因此对缺陷的探查及其具体位置的确定可以由对两路独立的超声波信号的分析得到。本发明既能对待测非铁磁性金属材料进行大面积探查,又能确定缺陷的具体位置。

    一种可消除电磁干扰的双线圈电磁超声换能器

    公开(公告)号:CN110496768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829620.9

    申请日:2019-09-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消除电磁干扰的双线圈电磁超声换能器,其包括外壳,及设置在其内的主永磁体、辅永磁体、磁轭、主激励线圈、辅激励线圈、隔板。所述主永磁体与辅永磁体并排放置,主永磁体与辅永磁体的极性相反,且与磁轭形成连通的磁路。主激励线圈与辅激励线圈均为回折线圈,主激励线圈置于主永磁体正下方,辅激励线圈置于辅永磁体正下方。主激励线圈与辅激励线圈反向串联连接。本发明在不影响超声波激发效果的条件下,通过辅激励线圈产生反向交变电磁场,可以有效消除主激励线圈产生的电磁干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