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63349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910979885.7
申请日:2019-10-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4B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向式贝壳煅烧装置,包括进料器、烟气出口、预热炉、煅烧炉、中温管道、出料柜、高温气柜和冷却出料器构成。在本发明中,物料的烧制主要经过两个阶段,分别对于两个方向的加热方式。第一个阶段是预热阶段,主要在预热炉中完成。该阶段采用逆流式加热方式,物料被烟气由低温加热至接近中温。第二个阶段是煅烧阶段,主要在煅烧炉中完成。该阶段采用顺流式加热方式,物料在由高温条件下进行煅烧。在本发明中,物料所经历的煅烧时间与物料大小成正相关性,这种效果与贝壳类物料的煅烧工艺要求相吻合,能有效保证煅烧质量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99191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829607.3
申请日:2019-09-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部出气的下吸式生物质气化炉。本发明直接进行燃气燃烧产生高温烟气,再以高温烟气和热空气混合气体作为气化剂;有效提高生物质原料干燥和炭化速度,并使炉内的高温区域整体上移。本发明通过特殊的炉体结构设计,利用圆柱形炉体到正方形炉体的变化形成四个直角区域;再在四个直角区域(即炉体中部)进行出气,可形成四个侧面分布的气化区。一方面,可避免对下部的旋转炉排的煅烧,延长了旋转炉排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使炉体内的燃烧与气化反应分布更均匀,有效防止空烧与偏烧。
-
公开(公告)号:CN115542006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400108.0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R2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导率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涡流法的高温电导率测量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载物台、高温涡流探头、移动装置、高温计、激光加热子系统和数据测量子系统;载物台用于放置被测样品;高温涡流探头用于通入激励信号并拾取测量信号;移动装置用于带动高温涡流探头在被测样品的上方横向移动;激光加热子系统用于发射近红外波段的连续激光,以对被测样品进行加热;数据测量子系统用于产生一组多频率激励信号来激励高温涡流探头,确定高温涡流探头在被测样品上方同一位置处测得的一组多频率激励信号分别对应的电感变化,根据电感变化解算被测样品的电导率。本发明能够实现能够实现在高温条件下无接触地精确测量材料的电导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796021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881511.4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27/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涡流检测探头及检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涡流检测探头及应用该探头对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进行涡流检测的方法。本发明所提出的新型涡流探头包括一个激励线圈和一个接收线圈,其中接收线圈为“8”字形线圈,其输出信号仅与涡流感应的二次电磁场有关,而与激励线圈所激励的一次电磁场无关,因此本发明的新型涡流检测探头具有对提离不敏感的优点,能够有效克服检测过程中机械振动和被测样品表面粗糙度带来的干扰,提高信噪比和检测可靠性;采用本发明的新型涡流探头来对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涡流检测,根据所提出的新型涡流检测方法,能实现对CFRP纤维方向的检测,以及实现面内波纹缺陷和其他常见缺陷的有效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563349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979885.7
申请日:2019-10-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4B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向式贝壳煅烧装置,包括进料器、烟气出口、预热炉、煅烧炉、中温管道、出料柜、高温气柜和冷却出料器构成。在本发明中,物料的烧制主要经过两个阶段,分别对于两个方向的加热方式。第一个阶段是预热阶段,主要在预热炉中完成。该阶段采用逆流式加热方式,物料被烟气由低温加热至接近中温。第二个阶段是煅烧阶段,主要在煅烧炉中完成。该阶段采用顺流式加热方式,物料在由高温条件下进行煅烧。在本发明中,物料所经历的煅烧时间与物料大小成正相关性,这种效果与贝壳类物料的煅烧工艺要求相吻合,能有效保证煅烧质量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99191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910829607.3
申请日:2019-09-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部出气的下吸式生物质气化炉。本发明直接进行燃气燃烧产生高温烟气,再以高温烟气和热空气混合气体作为气化剂;有效提高生物质原料干燥和炭化速度,并使炉内的高温区域整体上移。本发明通过特殊的炉体结构设计,利用圆柱形炉体到正方形炉体的变化形成四个直角区域;再在四个直角区域(即炉体中部)进行出气,可形成四个侧面分布的气化区。一方面,可避免对下部的旋转炉排的煅烧,延长了旋转炉排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使炉体内的燃烧与气化反应分布更均匀,有效防止空烧与偏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