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82549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011577425.0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薄型无溶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封装方法,涉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第一载板上于惰性气氛下分别沉积导电薄膜层、电子传输层、钙钛矿吸光层、空穴传输层,制作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在第一载板边缘导电薄膜层沉积金属电极作为电池的负极,环绕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四周沉积金属墙壁密封圈,在空穴传输层上形成多个金属电极作为电池的正极;取第二载板刻蚀得到通孔,通过双面电镀的方式在通孔中沉积金属,并在金属表面沉积另一种金属;进行电池封装,在第二载板外的金属层上制作金属引线。具有良好密封性,使电池能防水、隔绝大气,避免环境对太阳能电池的腐蚀。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以延长光伏组件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6642863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359980.3
申请日:2023-04-06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时原位的荧光成像显微镜测试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测试电源模块、激发光模块、接收光路模块、信号探测模块以及微控制器,通过各个模块的配合,能够在不损害待测样品的条件下,原位、实时观测待测样品中的多物理场调控下,缺陷迁移以及相关的宏观光电性能数据,与其他离子迁移测试系统相比,该荧光成像显微镜测试系统操作更加简便,能以高分辨率快速捕获宽视场中的荧光成像图像,测试结果更加准确形象,能够原位、实时地获得多物理场调控下的离子迁移图像以及相关光电测试数据,通过微观图像与宏观数据相结合,更加全面地对器件的性能衰退过程和离子迁移进行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3919576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203503.5
申请日:2021-10-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太阳能结构性能的预测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太阳能电池结构的输入特征参数及对应的输出特征参数进行收集、提取,并建立相应的数据集及依据已知的准则对数据集中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搭建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结构参数设定及初始化训练;运用经预处理后的前述数据集对经结构参数初始化训练后的模型进行训练优化,进而得到预测模型;将待预测的太阳能电池结构的输入特征参数的测试数据输入该预测模型,进而获得该待预测的太阳能电池结构的输出特征参数的预测值。藉此,可以对太阳能电池结构的性能进行快速预测,操作简便,准确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42162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35317.5
申请日:2024-1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电探测技术领域,公开了梯度带隙光电二极管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重构光谱仪。制备方法包括:提供衬底;在衬底的一侧表面形成导电层;在衬底上形成第一载流子传输层;在第一载流子传输层上形成初始半导体光敏层;将衬底沿第一预设方向浸入到反应溶液中;从反应溶液中提拉出衬底,形成梯度带隙半导体光敏层;在梯度带隙半导体光敏层上形成第二载流子传输层;在第二载流子传输层上形成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电极结构,在衬底上形成与导电层连接的第二电极结构。本发明的梯度带隙半导体光敏层与阵列的第一电极结构构成了光电二极管阵列光电探测器阵列,具有不同的光谱响应和宽动态响应范围,提高光谱重构算法线性求解准确性和光谱分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582549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577425.0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薄型无溶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封装方法,涉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第一载板上于惰性气氛下分别沉积导电薄膜层、电子传输层、钙钛矿吸光层、空穴传输层,制作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在第一载板边缘导电薄膜层沉积金属电极作为电池的负极,环绕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四周沉积金属墙壁密封圈,在空穴传输层上形成多个金属电极作为电池的正极;取第二载板刻蚀得到通孔,通过双面电镀的方式在通孔中沉积金属,并在金属表面沉积另一种金属;进行电池封装,在第二载板外的金属层上制作金属引线。具有良好密封性,使电池能防水、隔绝大气,避免环境对太阳能电池的腐蚀。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以延长光伏组件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934985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706708.4
申请日:2023-12-12
IPC: G06V10/774 , G06V10/764 , G06T7/73 , G06T7/00 , G06V10/44 , G06V10/26 , G06V10/52 , G06V10/80 , G06V10/75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55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公开了半导体缺陷检测模型训练方法及半导体缺陷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半导体样本的外场调制发光强度分布图像、样品光谱图像和荧光寿命图像;将外场调制发光强度分布图像、样品光谱图像和荧光寿命图像融合,生成半导体样品的组合图像;对组合图像进行定位分割,识别得到组合图像中的缺陷区域及类别;基于半导体样本对应的缺陷区域及类别标签和识别得到组合图像中的缺陷区域及类别,进行模型训练,得到半导体缺陷检测模型,本发明通过外场调制发光强度信息、光谱信息与荧光寿命信息结合进行缺陷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实现了对缺陷种类的可靠识别,为制备高效稳定的半导体光电器件提供高效的检测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4682300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11573071.2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江苏康润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MOFs结构负载TiO2的光催化纺织网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的光催化纺织网的制备方法提供三种方案:方案一,首先制备负载MOFs的纺织品,再将其浸渍在TiO2溶液中并烘干;方案二,首先制备负载TiO2的纺织品,再将其浸渍在MOFs溶液中并将其烘干;方案三,首先制备TiO2与MOFs的混合溶液,再将其浸渍在混合溶液中并烘干。本发明制备的光催化剂采用MOFs有机骨架结构作为负载光催化剂的载体,利用其比表面积大的特性,防止TiO2团聚同时也有助于抑制电子空穴复合,促进光生电子的分离,增强氧析出反应,显著提高光催化效率。所制备的光催化网可循环使用,克服了粉末状光催化剂难以回收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529345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1043486.8
申请日:2022-08-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半导体制备参数的优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半导体的多组制备参数,所述制备参数包括多个参数;将所述制备参数输入至目标性能预测模型中,确定所述制备参数对应的预测性能,所述目标性能预测模型是基于源域性能预测模型确定的,所述源域性能预测模型是基于源域半导体的第一样本数据训练得到的;对比各个所述预测性能,在所述多组制备参数中确定所述目标半导体的目标制备参数。利用源域性能预测模型确定出目标性能预测模型,并结合目标性能预测模型对多组制备参数进行筛选得到目标制备参数,从而实现基于网络模型的方式进行制备参数的确定,保证了制备参数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88389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03505.4
申请日:2021-10-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电子器件技术领域,提供一种LED结构性能的预测方法,主要是通过对LED结构的输入特征参数及输出特征参数进行收集、提取,并建立相应的数据集;依据已知的准则对数据集中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搭建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结构参数设定及初始化训练;运用经预处理后的前述数据集对经结构参数初始化训练后的模型进行训练优化,进而得到预测模型;将待预测的LED结构的输入特征参数的测试数据输入该预测模型,进而获得该待预测的LED结构的输出特征参数的预测值。藉此,可以对LED结构的性能进行快速预测,预测时间快且预测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531070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337981.0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L31/109 , H01L31/0352 , H01L31/0336 , H01L31/18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核‑壳纳米柱阵列的深紫外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基于核‑壳纳米柱阵列的深紫外探测器包括衬底和位于衬底之上的氮化镓层,氮化镓层的上半部分形成氮化镓纳米柱阵列,氮化镓纳米柱阵列与包覆其上表面外的氧化镓构成核‑壳纳米柱阵列异质结;金属电极分别设在氮化镓层和氧化镓层表面的电极区域上,并形成肖特基接触。通过核‑壳异质结的形成可有效降低深紫外探测器的暗电流,提高器件的响应度,改善基于半导体异质结的光电探测器件性能。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核‑壳纳米柱阵列的深紫外探测器,其结构简单,制备容易,便于规模化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