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屏蔽线圈式的微型动态法磁电效应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970341B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710201204.5

    申请日:2017-03-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屏蔽线圈式的微型动态法磁电效应测试装置,涉及磁电材料的测试。设有电磁线圈、屏蔽罩、电磁线圈引线、样品底座、磁电信号引线;所述电磁线圈引线和磁电信号引线均为屏蔽的同轴电缆,所述屏蔽罩包裹电磁线圈,屏蔽罩与电磁线圈引线和磁电信号引线的外层地线相连,电磁线圈引线的两个接头分别与电磁线圈的两个接头相连;带有屏蔽罩的电磁线圈固定在样品底座上,样品底座的中心放置磁电样品,磁电样品的两个电极分别与磁电信号引线的两个接头相连,样品底座外接低温系统;电磁线圈引线外接信号源,磁电信号引线外接电荷/电压检测仪表改变以往的电磁屏蔽方式,从屏蔽样品改为屏蔽线圈,以提高样品空间。

    一种屏蔽线圈式的微型动态法磁电效应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970341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201204.5

    申请日:2017-03-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3/1253

    Abstract: 一种屏蔽线圈式的微型动态法磁电效应测试装置,涉及磁电材料的测试。设有电磁线圈、屏蔽罩、电磁线圈引线、样品底座、磁电信号引线;所述电磁线圈引线和磁电信号引线均为屏蔽的同轴电缆,所述屏蔽罩包裹电磁线圈,屏蔽罩与电磁线圈引线和磁电信号引线的外层地线相连,电磁线圈引线的两个接头分别与电磁线圈的两个接头相连;带有屏蔽罩的电磁线圈固定在样品底座上,样品底座的中心放置磁电样品,磁电样品的两个电极分别与磁电信号引线的两个接头相连,样品底座外接低温系统;电磁线圈引线外接信号源,磁电信号引线外接电荷/电压检测仪表改变以往的电磁屏蔽方式,从屏蔽样品改为屏蔽线圈,以提高样品空间。

    一种磁电材料磁学性能同步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344926B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310287730.X

    申请日:2013-07-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磁电材料磁学性能同步测试装置,涉及磁电材料的测试。设有电磁铁、直流电源、信号发生器、屏蔽罩、亥姆赫兹线圈、锁相放大器、霍尔探头、探测线圈、磁通计、高斯计、应变片、应变仪、数据采集装置、计算机;亥姆赫兹线圈放置在电磁铁的磁隙中,信号发生器输出端与锁相放大器输入端连接,样品的磁电信号输出端接锁相放大器输入接口,锁相放大器输出端接数据采集装置输入端,高斯计输出端接数据采集装置输入端,磁通计输出端接数据采集装置输入端,应变仪与数据采集装置输入端连接,霍尔探头放置于样品附近,霍尔探头接入高斯计,探测线圈缠绕在样品周围,探测线圈输出端接磁通计输入端,应变片贴在样品的表面,应变片与应变仪连接。

    一种多层磁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46254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310287884.9

    申请日:2013-07-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多层磁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磁电复合材料。将所需的金属原料切割出多层具有叉指电极结构的铁磁相,清洗后烘干;选用环氧树脂中的3份A组分与1份B组分混合,静置除泡,得到环氧树脂AB混合体,再加入压电陶瓷粉末,混合后静置除泡,得到具有流动性的压电相预制体;将多层的铁磁相结构置于模具中,灌注具有流动性的压电相预制体至其完全填满铁磁相层间距而从铁磁相结构下表面流出,静置待预制体固化;待预制体固化后,去除多层叉指电极结构的连接部分以及多余的压电相,在多层叉指电极结构的两极上引出引线,放置在硅油中,进行极化,得多层磁电复合材料。可设计性高、制备过程较为简单。

    电子封装用锡铋铜银合金弥散型复合粉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92870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110415739.5

    申请日:2011-12-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电子封装用锡铋铜银合金弥散型复合粉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用于电子封装的复合粉。电子封装用锡铋铜银合金弥散型复合粉按质量百分比的组成为Sn为15%~20%,Bi为63%~73%,Cu为4%~15%,余量为Ag。将配制好的合金原料置入超音雾化设备中的熔炼坩埚内,通过真空机组对系统抽真空,充入保护气体,利用中频感应将原料熔炼成合金;待合金完全熔融后,拉出拔杆,使合金溶液流入导流管中,在液体流入雾化室的瞬间,利用高压氩气将其击碎成粉,待冷却后即成电子封装用锡铋铜银合金弥散型复合粉。该工艺简单,成本低,效率高,污染少。

    一种锡铋铜自包裹复合粉的焊膏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59471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10610621.3

    申请日:2010-12-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锡铋铜自包裹复合粉的焊膏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焊膏。提供一种锡铋铜自包裹复合粉的焊膏及其制备方法。锡铋铜自包裹复合粉的焊膏的组分及其按质量百分比的含量为Sn-Bi-Cu自包裹复合粉88%~90%,余为膏状助焊剂。制备Sn-Bi-Cu自包裹复合粉;将松香和活化剂加入溶剂中溶解,再加入缓蚀剂、表面活性剂和触变剂,至完全溶解后冷却成膏状;将Sn-Bi-Cu自包裹复合粉和膏状助焊剂混合,即得Sn-Bi-Cu自包裹复合粉焊膏。不含铅,不含卤素,焊接性能好,应用到电子封装领域以解决焊点因导电不好或导热性差导致焊点提前失效从而影响整体性能的问题,同时也能大大减少一些精密仪器的保养费和维修费。

    一种无铅焊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19507B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申请号:CN200810070577.4

    申请日:2008-01-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无铅焊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金属合金,尤其是涉及一种分级封装用的新型的低成本高温无铅焊接材料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提供一种熔化温度可达300℃,在润湿性以及电学性能上较优,原料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周期短,可代替传统的Sn-95wt%Pb焊料合金的无铅焊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组成及其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锑28%~32%、铜10%~15%、银7%~10%、钇0.2%~0.5%,余为锡。将锑、铜、银、钇和锡原料真空封装,真空度在5Pa以下,充入氩气;将封装好的原料放入反应炉中熔炼热处理,热处理温度为600~950℃,保温时间至少24h以上,冰水淬火,再真空封装后在150~250℃下退火,即得。

    一种不同粒径铜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93297A

    公开(公告)日:2010-04-14

    申请号:CN200910112668.4

    申请日:2009-10-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不同粒径铜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金属纳米粒子。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经济、环保的不同粒径铜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在容器中依次加入金属盐氯化铜或醋酸铜,溶剂,保护剂,络合剂,表面活性剂,搅拌得混合物,所述保护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或聚丙烯酸等,所述络合剂为油酸、十六烷基胺或油胺等,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六烷基二甲基溴化铵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在混合物中加入还原剂,反应,所述还原剂为抗坏血酸、甲醛合次硫酸氢钠或硼氢化钠等;将反应物冷却至温度低于40℃;再加入沉淀剂,混合,离心分离;再用有机溶剂洗涤,再离心,取沉淀物;将沉淀物干燥后得红色粉末状的不同粒径铜纳米粒子。

    多组元大块铁基非晶合金材料的成分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13843A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910112258.X

    申请日:2009-07-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多组元大块铁基非晶合金材料的成分设计方法,涉及一种非晶合金材料。提供一种高玻璃形成能力的多组元大块铁基非晶合金材料的成分设计方法。根据不同元素对析出相的影响,从热力学数据库中定义出合适的元素作为添加元素,用Thermol-calc商用相图计算软件计算出Fe-C纵截面伪二元相图;调整伪二元相图的温度和成分坐标,使碳含量坐标范围包含共晶点,从伪二元相图中确定成分线;观察液相线附近的初生相和鼻尖温度附近的析出相,看是否满足有利于非晶形成的析出相的要求,若满足,则在共晶点附近选取碳原子含量,确定最终成分,计算相分数图,进一步得到各相析出量的数据,最后根据成分制备非晶合金;若不满足,则返回。

    一种镍钛铌负热膨胀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70424A

    公开(公告)日:2008-09-24

    申请号:CN200810070824.0

    申请日:2008-03-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镍钛铌负热膨胀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合金,尤其是涉及一种镍钛铌(NiTiNb)负热膨胀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提供一种在较宽温度区间具有负热膨胀特性的镍钛铌负热膨胀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组成及其按原子百分比的含量为镍40%~49%、钛42%~50%、铌1%~18%。将镍、钛和铌原料放入炉内,抽真空,充入氩气,在2500~2900℃熔炼,得镍钛铌合金锭材;将镍钛铌合金锭材在800~950℃热轧,将镍钛铌合金锭材热轧成块状合金;将得到的块状合金封装在石英管里热处理,热处理温度为800~950℃,在空气中冷却;将冷却后的块状合金沿同一方向进行3%~15%压下量的冷轧,即得到镍钛铌负热膨胀合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