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精度的电化学刻蚀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18211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69475.0

    申请日:2014-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精度的电化学刻蚀加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在模板电极或工件表面固定一层氧化还原水合凝胶聚合物超薄膜;将模板电极和工件浸入工作溶液,叠放于容器底部,使模板电极表面和工件表面分别与软质聚合物超薄膜的两面保持自然紧密接触;另在容器内设辅助电极和参比电极,并与电化学控制仪相连;启动电化学控制仪,调控模板电极的电位,电化学氧化超薄膜中的电化学活性基团,由其快速地化学氧化与之接触的工件表面夺取电子,而工件表面失去的电子被超薄膜慢速地传递至模板电极,使刻蚀持续进行;刻蚀完毕后,关闭电化学控制仪,移开模板电极,即可。本方法能以纳米精度将模板电极表面微结构图案的互补结构刻蚀加工在工件表面。

    一种平面碳膜电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72938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210556923.6

    申请日:2012-1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面碳膜电极的制备方法,涉及电化学微纳米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步骤是:将光刻胶均匀地旋涂在导电基体上,随后在具有一定压力的惰性气体保护下,通过程序升温使光刻胶依次发生软化和碳化,并最终形成导电碳膜;最后采用树脂封装制成平面碳膜电极。由于采用程序升温使光刻胶层在发生碳化前先发生软化,利用并通过增加气体压力,延长在软化温度下的滞留时间,进一步增强光刻胶层的自流平作用,制得具有极高面形精度的大面积碳膜电极。

    一种平面碳膜电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72938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210556923.6

    申请日:2012-1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面碳膜电极的制备方法,涉及电化学微纳米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步骤是:将光刻胶均匀地旋涂在导电基体上,随后在具有一定压力的惰性气体保护下,通过程序升温使光刻胶依次发生软化和碳化,并最终形成导电碳膜;最后采用树脂封装制成平面碳膜电极。由于采用程序升温使光刻胶层在发生碳化前先发生软化,利用并通过增加气体压力,延长在软化温度下的滞留时间,进一步增强光刻胶层的自流平作用,制得具有极高面形精度的大面积碳膜电极。

    针尖增强暗场显微镜、电化学测试装置和调平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798735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210288539.2

    申请日:2012-08-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尖增强暗场显微镜、电化学测试装置和调平系统。本发明的针尖增强暗场显微镜的特征在于,所述针尖增强暗场显微镜使用光纤探针,所述光纤探针的针尖处修饰有金属纳米颗粒,而且入射光在修饰有金属纳米颗粒的光纤探针内部传输,针尖和样品间的距离采用光强控制模式,是一种利用了探针针尖处纳米金属颗粒与金属基底材料近场耦合作用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暗场耦合装置。该显微镜可用于研究基底表面的双电层结构、吸/脱附行为及多相催化等基础表界面化学问题。另外,基于LSPR距离敏感性原理,针尖增强暗场显微镜可应用于三探针水平传感器对纳米加工平台进行自适应调平。

    一种纳米精度的电化学刻蚀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18211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269475.0

    申请日:2014-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精度的电化学刻蚀加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在模板电极或工件表面固定一层氧化还原水合凝胶聚合物超薄膜;将模板电极和工件浸入工作溶液,叠放于容器底部,使模板电极表面和工件表面分别与软质聚合物超薄膜的两面保持自然紧密接触;另在容器内设辅助电极和参比电极,并与电化学控制仪相连;启动电化学控制仪,调控模板电极的电位,电化学氧化超薄膜中的电化学活性基团,由其快速地化学氧化与之接触的工件表面夺取电子,而工件表面失去的电子被超薄膜慢速地传递至模板电极,使刻蚀持续进行;刻蚀完毕后,关闭电化学控制仪,移开模板电极,即可。本方法能以纳米精度将模板电极表面微结构图案的互补结构刻蚀加工在工件表面。

    针尖增强暗场显微镜、电化学测试装置和调平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798735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210288539.2

    申请日:2012-08-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尖增强暗场显微镜、电化学测试装置和调平系统。本发明的针尖增强暗场显微镜的特征在于,所述针尖增强暗场显微镜使用光纤探针,所述光纤探针的针尖处修饰有金属纳米颗粒,而且入射光在修饰有金属纳米颗粒的光纤探针内部传输,针尖和样品间的距离采用光强控制模式,是一种利用了探针针尖处纳米金属颗粒与金属基底材料近场耦合作用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暗场耦合装置。该显微镜可用于研究基底表面的双电层结构、吸/脱附行为及多相催化等基础表界面化学问题。另外,基于LSPR距离敏感性原理,针尖增强暗场显微镜可应用于三探针水平传感器对纳米加工平台进行自适应调平。

    单层保护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42599A

    公开(公告)日:2009-01-14

    申请号:CN200810071597.3

    申请日:2008-08-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单层保护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提供一种工艺流程简单、环境相对友好、成本低、成品率高、稳定性好的巯基乙酸钠单层保护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组成为金纳米粒子和单层保护剂巯基乙酸钠。配制金浓度为100~300mg/L的氯金酸水溶液;在R08干菌粉中加入水,振荡得R08干菌粉水悬浮液;将R08干菌粉水悬浮液加入氯金酸水溶液中,得氯金酸-R08菌体作用液;将氯金酸-R08菌体作用液振荡;将巯基乙酸钠加入氯金酸-R08菌体作用液中,振荡得巯基乙酸钠单层保护的金纳米粒子-R08菌体的混合水溶液;将巯基乙酸钠单层保护的金纳米粒子-R08菌体的混合水溶液离心去除上清液得产物。

    一氧化碳低温催化氧化的金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49561B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0710008927.X

    申请日:2007-04-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1

    Abstract: 一氧化碳低温催化氧化的金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金催化剂。提供一种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好、抗潮湿中毒性能强,用于一氧化碳低温催化氧化的金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金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为Au;载体为纳米相γ-Al2O3等;表面的金颗粒60%~70%的粒径为2~3nm,85%~90%的粒径小于5nm。先制备RAuMPCs沉淀物,再将含Au的C6~C12烷基硫醇单层保护金纳米团簇RAuMPCs溶于正已烷溶剂中,制成金催化剂前体,将金催化剂前体再制得Au/nγ-Al2O3、Au/γ-Al2O3、Au/α-Al2O3和Au/α-Fe2O3催化剂,调节HAuCl4用量及载体的质量,得所需的催化剂。

    单层保护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42599B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0810071597.3

    申请日:2008-08-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单层保护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提供一种工艺流程简单、环境相对友好、成本低、成品率高、稳定性好的巯基乙酸钠单层保护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组成为金纳米粒子和单层保护剂巯基乙酸钠。配制金浓度为100~300mg/L的氯金酸水溶液;在R08干菌粉中加入水,振荡得R08干菌粉水悬浮液;将R08干菌粉水悬浮液加入氯金酸水溶液中,得氯金酸-R08菌体作用液;将氯金酸-R08菌体作用液振荡;将巯基乙酸钠加入氯金酸-R08菌体作用液中,振荡得巯基乙酸钠单层保护的金纳米粒子-R08菌体的混合水溶液;将巯基乙酸钠单层保护的金纳米粒子-R08菌体的混合水溶液离心去除上清液得产物。

    一氧化碳低温催化氧化的金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49561A

    公开(公告)日:2007-10-10

    申请号:CN200710008927.X

    申请日:2007-04-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1

    Abstract: 一氧化碳低温催化氧化的金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金催化剂。提供一种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好、抗潮湿中毒性能强,用于一氧化碳低温催化氧化的金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金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为Au;载体为纳米相γ-Al2O3等;表面的金颗粒60%~70%的粒径为2~3nm,85%~90%的粒径小于5nm。先制备RAuMPCs沉淀物,再将含Au的C6~C12烷基硫醇单层保护金纳米团簇RAuMPCs溶于正己烷溶剂中,制成金催化剂前体,将金催化剂前体再制得Au/n·γ-Al2O3、Au/γ-Al2O3、Au/α-Al2O3和Au/α-Fe2O3催化剂,调节HAuCl4用量及载体的质量,得所需的催化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