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翼可折叠式垂直起降无人机

    公开(公告)号:CN103863561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055618.8

    申请日:2014-02-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机翼可折叠式垂直起降无人机,涉及可折叠无人机。设有左机翼、右机翼、主机翼、左机翼螺旋桨发动机、右机翼螺旋桨发动机、主螺旋桨发动机、左摄像头、右摄像头、主摄像头、左舵面、右舵面、主舵面;所述左机翼和右机翼分别与主机翼连接,左机翼螺旋桨发动机设在左机翼的内侧正上方,右机翼螺旋桨发动机设在右机翼的内侧正上方,主螺旋桨发动机设在主机翼的内侧正上方;左摄像头设在左机翼外侧边上,右摄像头设在右机翼外侧边上,主摄像头设在主机翼外侧上;所述左舵面设在左机翼的下部,右舵面设在右机翼的下部,主舵面设在主机翼的下部;左机翼、右机翼和主机翼的顶部两侧分别设有撑杆。

    一种基于径向不稳定性的加速漩涡破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95876B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510267204.6

    申请日:2015-05-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鲍锋 刘锦生

    Abstract: 一种基于径向不稳定性的加速漩涡破裂的方法,涉及漩涡。在漩涡涡束的周边设有一个特征尺寸与涡核直径为同一数量级的物体,该物体不直接接触漩涡涡核,靠近该物体的漩涡段会突发性发生失稳,涡核出现抖动,并沿涡管向两端扩散,直至漩涡整体的出现扭曲变形,破裂。基于漩涡存在的纵向不稳定性,通过在漩涡周边引入一定的扰动因子,主动激发漩涡的纵向不稳定性,以加速漩涡的破裂消散。有利于激发漩涡的径向不稳定性,实现漩涡的快速破裂。漩涡的径向不稳定性,就是在漩涡涡束的径向方向上的扰动会沿着涡束往两侧扩散,使整体涡管的得到破坏,使能量开始涣散,达到促进漩涡破裂。扰动引入的位置和强度对促进漩涡破裂的效果有着明显的影响。

    一种基于径向不稳定性的加速漩涡破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95876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67204.6

    申请日:2015-05-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鲍锋 刘锦生

    Abstract: 一种基于径向不稳定性的加速漩涡破裂的方法,涉及漩涡。在漩涡涡束的周边设有一个特征尺寸与涡核直径为同一数量级的物体,该物体不直接接触漩涡涡核,靠近该物体的漩涡段会突发性发生失稳,涡核出现抖动,并沿涡管向两端扩散,直至漩涡整体的出现扭曲变形,破裂。基于漩涡存在的纵向不稳定性,通过在漩涡周边引入一定的扰动因子,主动激发漩涡的纵向不稳定性,以加速漩涡的破裂消散。有利于激发漩涡的径向不稳定性,实现漩涡的快速破裂。漩涡的径向不稳定性,就是在漩涡涡束的径向方向上的扰动会沿着涡束往两侧扩散,使整体涡管的得到破坏,使能量开始涣散,达到促进漩涡破裂。扰动引入的位置和强度对促进漩涡破裂的效果有着明显的影响。

    一种类飞碟式旋翼机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754360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45540.1

    申请日:2014-02-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类飞碟式旋翼机,涉及一种无人飞行器。提供充分利用陀螺自稳现象的一种类飞碟式旋翼无人机。设有机身、机翼、两电机、变距系统和可变距螺旋桨;所述机身与机翼根部相连,机身内部空间用于装载机载设备;机翼采用小短边椭圆翼型,用于实现垂直起降、空中悬停和固定翼巡航状态之间的转换;两电机安装在两侧机翼翼尖部位,两电机转向一致,使用变距系统调节可变距螺旋桨的桨距;变距系统用于调节螺旋桨的桨距,以改变螺旋桨产生的推力方向和推力大小,实现悬停和巡航模式切换。结构简单,对飞机重心的敏感性弱,整体气动效率较高。

    一种机翼可折叠式垂直起降无人机

    公开(公告)号:CN103863561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10055618.8

    申请日:2014-02-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机翼可折叠式垂直起降无人机,涉及可折叠无人机。设有左机翼、右机翼、主机翼、左机翼螺旋桨发动机、右机翼螺旋桨发动机、主螺旋桨发动机、左摄像头、右摄像头、主摄像头、左舵面、右舵面、主舵面;所述左机翼和右机翼分别与主机翼连接,左机翼螺旋桨发动机设在左机翼的内侧正上方,右机翼螺旋桨发动机设在右机翼的内侧正上方,主螺旋桨发动机设在主机翼的内侧正上方;左摄像头设在左机翼外侧边上,右摄像头设在右机翼外侧边上,主摄像头设在主机翼外侧上;所述左舵面设在左机翼的下部,右舵面设在右机翼的下部,主舵面设在主机翼的下部;左机翼、右机翼和主机翼的顶部两侧分别设有撑杆。

    一种类飞碟式旋翼机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754360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045540.1

    申请日:2014-02-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类飞碟式旋翼机,涉及一种无人飞行器。提供充分利用陀螺自稳现象的一种类飞碟式旋翼无人机。设有机身、机翼、两电机、变距系统和可变距螺旋桨;所述机身与机翼根部相连,机身内部空间用于装载机载设备;机翼采用小短边椭圆翼型,用于实现垂直起降、空中悬停和固定翼巡航状态之间的转换;两电机安装在两侧机翼翼尖部位,两电机转向一致,使用变距系统调节可变距螺旋桨的桨距;变距系统用于调节螺旋桨的桨距,以改变螺旋桨产生的推力方向和推力大小,实现悬停和巡航模式切换。结构简单,对飞机重心的敏感性弱,整体气动效率较高。

    一种带肋结构的换热流道壁

    公开(公告)号:CN104533538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775521.4

    申请日:2014-12-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鲍锋 邹赫 刘锦生

    Abstract: 一种带肋结构的换热流道壁,涉及换热流道结构。提供可明显强换热冷却效果的一种带肋结构的换热流道壁。包括换热流道壁本体,在换热流道壁本体的表面间隔设有倾斜凸起的斜锥形肋阵列,斜锥形肋阵列的各个锥体是顺流道流体流向倾斜,倾斜的方向与流体流向成锐角。三维结构,近壁扰流更强。相比于传统二维的肋条或肋片,它们是横亘在通道中,只有气流翻滚过去在背压区形成涡,而单个分布的斜锥形肋既造成由下方高压区卷到上方低压区的涡,也有从底部两侧绕过的扰流,带动了下方较多气流运动;且越接近壁面,横截面面积越大,使得扰动更多集中在有效的近壁区域。单位体积换热表面积大。撞击阻力较小。流体沿斜面爬坡,而非正面撞击,因此阻力较小。

    一种降低飞机尾流的襟翼

    公开(公告)号:CN204433042U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20079236.9

    申请日:2015-02-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鲍锋 刘锦生 邹赫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50/162

    Abstract: 一种降低飞机尾流的襟翼,涉及飞机机翼。提供能主动消散飞机尾涡,缩短尾流间隔标准,提高民航机的飞行安全性的一种降低飞机尾流的襟翼。设有左侧襟翼和右侧襟翼,左侧襟翼和右侧襟翼均呈三角形,左侧襟翼和右侧襟翼的形状和大小尺寸均相同,三角形的第一条边与主机翼的后缘连接,三角形的第二条边与飞机的飞行方向平行,三角形的第三条边与飞机机身纵向垂直,第三条边的长度为主机翼长度的35%~65%;左侧襟翼和右侧襟翼安装于主机翼靠翼尖处。有着较强的工程可行性,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从飞机机翼的气动布局着手,构建反向四涡系统,用于主动控制飞机尾流的快速消散。

    一种垂直起降无人机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323686U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420775103.0

    申请日:2014-12-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垂直起降无人机,涉及飞行器。包括机身、机翼、正转螺旋桨装置、反转螺旋桨装置、升降舵和方向舵;机身呈中空圆筒状,机翼的翼根与机身可拆式连接,正转螺旋桨装置、反转螺旋桨装置、升降舵和方向舵均设于机身内;正转螺旋桨装置和反转螺旋桨装置通过安装架与机身连接,并与机身同轴心线,正转螺旋桨装置和反转螺旋桨装置设于机身内中部并呈前后对称设置;正转螺旋桨装置设有电机和螺旋桨,电机输出轴接螺旋桨;反转螺旋桨装置与正转螺旋桨装置相同,升降舵水平设于机身内前部,并与机身转动连接,方向舵垂直设于机身内后部,并与机身转动连接。利用推进动力系统中的高速气流,在高速气流区设置控制舵面,避免飞机控制舵面在低速飞行下失效。

    一种无人机空投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638096U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420013232.6

    申请日:2014-01-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无人机空投装置,涉及无人机。提供轻便、易拆装、可分时空投的一种无人机空投装置。包括主梁、舵机、拉杆、副梁和至少2个挂环;主梁设有水平导槽和至少2个挂环槽,挂环槽与所述水平导槽垂直且相通,挂环槽开口位于主梁底面,舵机设于主梁前端,舵机输出轴与拉杆一端连接,拉杆位于所述水平导槽内,副梁设于主梁上,副梁端部设有限位环,挂环位于挂环槽内并且钩挂住所述拉杆。充分利用数字舵机的脉宽控制特点,可实现分时多地的投放物品,重复转载空投物,改进了传统空投机构重量大、装载困难、无法分时空投等缺点,具有轻便、易拆装、可分时空投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