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抑制距离-角度旁瓣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波束赋形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67572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60429.8

    申请日:2024-12-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抑制距离‑角度旁瓣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波束赋形方法及系统,包括:基站在数字波束赋形ISAC架构下,与多个用户通信,同时以自发自收模式对空中目标进行探测;确定感知信道模型和通信信道模型获取每个用户位置处的通信接收信号以及从目标散射回基站的感知接收信号;计算得到每个用户的SINR;获得基于数字波束赋形ISAC架构下的距离‑角度‑多普勒三维感知模糊函数;提取距离‑角度维的积分旁瓣的表达式;根据通信指标和感知指标,在预设距离‑角度旁瓣区域内的积分旁瓣值,联合优化设计ISAC系统的波束赋形矩阵;引入辅助变量将优化波束赋形矩阵的问题转化为优化波束赋形矩阵的协方差矩阵的问题,获得联合设计问题的可行解。

    一种信道增益预测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659845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10900078.2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信道增益预测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第一样本集合,基于所述样本点的地理位置信息和信道增益,对所述样本点进行聚类处理,得到子区域的第一子集合;基于各所述子区域的第一子集合中样本点地理位置信息与信道增益的对应关系,训练得到对应的初始信道增益预测模型;获取并基于各初始信道增益预测模型的准确度,确定每个子区域的样本采样率;按照所述子区域的采样数量对所述子区域进行样本点的采样,得到所述子区域的第二子集合;基于所述子区域的第二子集合及所述第一子集合,训练得到对应的信道增益预测模型。本公开实施例提高了信道增益的生成准确度以及生成效率。

    一种信道增益预测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659845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900078.2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信道增益预测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第一样本集合,基于所述样本点的地理位置信息和信道增益,对所述样本点进行聚类处理,得到子区域的第一子集合;基于各所述子区域的第一子集合中样本点地理位置信息与信道增益的对应关系,训练得到对应的初始信道增益预测模型;获取并基于各初始信道增益预测模型的准确度,确定每个子区域的样本采样率;按照所述子区域的采样数量对所述子区域进行样本点的采样,得到所述子区域的第二子集合;基于所述子区域的第二子集合及所述第一子集合,训练得到对应的信道增益预测模型。本公开实施例提高了信道增益的生成准确度以及生成效率。

    一种无线通信信道参数测量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995749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220600.7

    申请日:2025-02-27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信道参数测量方法以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无线发射端的PN序列,获取发送信号;基于发送信号,获取信道脉冲响应的影响;对发送信号以及信道脉冲响应的影响进行卷积,获取接收信号;基于接收信号以及PN序列,获取不同信道的自相关输出;基于不同信道的自相关输出,获取信道的路径损耗。本申请相对于传统的使用专用信道测量仪器或VNA进行信道测量活动来说,首先设备成本相对于专用信道测量仪器大幅降低,其次测量活动人力物力成本低,且能根据不同的实验方案灵活布施获取大量信道数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