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脂耶氏酵母W29脂肪酶的分离纯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59895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260583.1

    申请日:2014-06-1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20 C12Y301/01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脂耶氏酵母W29脂肪酶的分离纯化方法,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往含有解脂耶氏酵母W29脂肪酶的发酵上清液中加入含有EDTA的饱和硫酸铵溶液,使其终饱和度为30-55%,然后调节pH至4.5-6.5,在冰上放置10h后,进行离心得到沉淀;(2)将步骤(1)得到的沉淀,进行透析除盐,得到粗酶液;(3)将步骤(2)得到的粗酶液进行低速离心,然后通过DEAE-SepharoseFF凝胶过滤层析,然后收集洗脱液,将洗脱液经PEG20000浓缩后,与甘油混合,放入-20℃下保存。本发明的解脂耶氏酵母W29脂肪酶的分离纯化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纯化倍数高和回收率高的优点。

    华南紫萁离体再生体系建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30483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605402.9

    申请日:2015-09-2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华南紫萁离体再生体系建立的方法,以孢子囊群为外植体,外植物体表面消毒后,接入以改良Beneck基本培养基的各类型培养基中,通过孢子囊中孢子的离体萌发获得原叶体,部分原叶体可继续进行增殖培养,另一部分原叶体可用来诱导产生幼孢子体(幼苗),幼苗经生根培养后移栽于基质,最终形成华南紫萁种苗。本发明能快速可持续地获得大量优质种苗。

    卤蕨离体再生体系建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30482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605082.7

    申请日:2015-09-2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卤蕨离体再生体系建立的方法,它以孢子囊群为外植体,外植物体表面消毒后,接入以1/4MS基本培养基的各类型培养基中,通过孢子囊中孢子的离体萌发获得原叶体,部分原叶体可继续进行增殖培养,另一部分原叶体用来诱导产生幼孢子体,幼苗经生根培养后移栽于基质,最终形成卤蕨种苗。本发明可在短时期内获得大量优质种苗,填补了该种现有的技术空白,同时也为园林栽培、中药研发和红树林生态恢复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一种评估湖泊沉积物是否适宜沉水植物锚定和生长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12336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1097276.2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评估湖泊沉积物是否适宜沉水植物锚定和生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用内径大于5cm的柱状采泥器采集湖泊待恢复区域的原位柱状沉积物;S2、选择拟恢复的沉水植物繁殖体种植于沉积物中;S3、将固定沉积物柱的不锈钢钢架置于无遮挡的户外空旷地的容器中,容器中水深保持在1‑1.2m;S4、培养周期为4‑8周,期间连续观测植物生长情况;S5、对于能够生长的植物,在收获时测定其锚定力;S6、判断沉水植物是否能在待恢复水域稳定定植。该方法用柱状采泥器采集柱状沉积物培养沉水植物,而不是配置沉积物或者用抓斗采泥器采集沉积物,可以避免对沉积物的扰动,因而能够更准确的反映湖泊沉积物与植物生长和锚定的关系。

    一种浮叶植被与挺水植被的自动识别方法与自动识别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18101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204830.6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浮叶植被与挺水植被的自动识别方法与自动识别系统,涉及生态环境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目标区域的目标雷达影像,基于目标雷达影像的灰度值划定灰度阈值,并基于灰度阈值对所述目标雷达影像进行重分类,获得挺水植被区与待分辨区;获取目标区域的多光谱遥感数据,基于多光谱遥感数据计算目标区域图像中每个像元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并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划分水体区与植被混合区;获取待分辨区与所述植被混合区的重叠区为浮叶植被区。本发明通过结合雷达影像技术与多光谱遥感技术,能够有效识别浮叶植被与挺水植被,为大尺度水生植被调查与水生态检测提供技术支撑,具有高准确性和高效识别能力。

    一种离子型稀土尾矿地上地下联合生态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0223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963228.X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型稀土尾矿地上地下联合生态修复方法,通过对稀土尾矿土壤改良,接种矿区优势植物根际土中筛选出的复合促生功能菌群,构建筛选的多生活型、多物种的人工土壤种子库,在尾矿土壤表面营建藻、藓生物结皮,逐渐形成适应当地环境、结构完善、功能多样的近自然生态系统。在该近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结皮蓄水保湿、防止侵蚀、改善表土结构和营养,为功能菌群和植物的快速定殖、生长创造条件。功能菌群能促进修复植物和生物结皮的营养吸收和生长。修复植物形成的群落会反哺功能菌群,并为地表结皮提供更适宜的生长环境。土壤、植物、微生物、生物结皮之间互补协作、高效联通,实现从地上和地下联合对稀土尾矿进行生态修复。

    一种评估湖泊沉积物是否适宜沉水植物锚定和生长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12336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111097276.2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评估湖泊沉积物是否适宜沉水植物锚定和生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用内径大于5cm的柱状采泥器采集湖泊待恢复区域的原位柱状沉积物;S2、选择拟恢复的沉水植物繁殖体种植于沉积物中;S3、将固定沉积物柱的不锈钢钢架置于无遮挡的户外空旷地的容器中,容器中水深保持在1‑1.2m;S4、培养周期为4‑8周,期间连续观测植物生长情况;S5、对于能够生长的植物,在收获时测定其锚定力;S6、判断沉水植物是否能在待恢复水域稳定定植。该方法用柱状采泥器采集柱状沉积物培养沉水植物,而不是配置沉积物或者用抓斗采泥器采集沉积物,可以避免对沉积物的扰动,因而能够更准确的反映湖泊沉积物与植物生长和锚定的关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