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柴油车碳烟颗粒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51072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730297.6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消除柴油车碳烟颗粒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首先,配制硝酸铋、硝酸铈、稀硝酸、乙二醇和甲醇作为催化剂的前驱体液,然后,将F127和制备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分别作为软硬模板浸渍在前驱液中,经过抽滤、干燥和焙烧,制备出三维有序大孔‑介孔Bi2Ce2O7烧绿石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本发明用于制备催化剂的原料成本低廉、制备过程简单易行、设备要求低、溶剂无毒无害、对环境无二次污染;所述的催化剂具有三维有序大孔‑介孔Bi2Ce2O7催化剂内部孔结构孔径大,其结构有利于碳烟颗粒与催化剂的接触效率;所述的催化剂在碳烟催化燃烧消除反应中表现出优良的活性以及优异的稳定性能。

    一种脑机接口信号采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046764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211551.1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脑机接口信号采集系统,属于脑电技术领域,脑机接口信号采集系统包括脑电信号采集模块、光子计数模块、脑电信号数字化处理模块、符合模块。其中,脑电信号数字化处理模块包括阈值设置模块,电平比较器模块,时间数字转换器模块,脉冲甄别模块,以太网芯片模块。在脑电信号数字化处理模块中通过电平比较器将电脉冲转换为数字电脉冲,然后通过甄别模块进行识别匹配。由于电脉冲容易受到杂波的干挠,而数字电脉冲不受杂波的干扰,通过将电脉冲转换为数字电脉冲降低杂波的影响从而提高脑机接口信号的分辨率,而甄别模块对电脉冲形状进行识别匹配可以提高准确度。

    一种脐静脉内皮细胞荧光分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918481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384676.3

    申请日:2018-04-2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脐静脉内皮细胞荧光分析系统。在医学上对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检测上,较多医生用显微镜观察内皮细胞的变化,本发明通过使用图像处理的方法,把暗淡、粘连的细胞图像,分割出一个个细胞,并能对细胞进行计数,测出每个细胞的荧光强度。主要采用了预处理、细胞图像分割、细胞定位标记校正、荧光强度提取技术,可以快速的实现对粘黏内皮细胞的分割和细胞荧光强度的提取,大大减少了人工观察的工作量,且能有效避免由于医生的诊断经验和知识水平所造成的分析误差。能定量的分析每个细胞的不同部分的荧光强度,从而为诊断提供依据。

    一种用于碳烟颗粒燃烧消除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550319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10730262.2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碳烟颗粒燃烧消除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将Tb4O7和Ce(NO3)3·6H2O作为Tb‑Ce固溶体的前体。通过水热法、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三种方法制备Tb‑Ce固溶体催化剂。催化剂通过模拟柴油车尾气环境进行测试,表现出良好的反应活性和稳定性。本发明选取价格较低廉的金属氧化物和金属硝酸盐为原料,制备了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的Tb‑Ce固溶体催化剂,具有工艺简单易行,对环境无二次污染,催化活性好等优点。

    一种用于碳烟颗粒燃烧消除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55031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730262.2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碳烟颗粒燃烧消除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将Tb4O7和Ce(NO3)3·6H2O作为Tb‑Ce固溶体的前体。通过水热法、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三种方法制备Tb‑Ce固溶体催化剂。催化剂通过模拟柴油车尾气环境进行测试,表现出良好的反应活性和稳定性。本发明选取价格较低廉的金属氧化物和金属硝酸盐为原料,制备了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的Tb‑Ce固溶体催化剂,具有工艺简单易行,对环境无二次污染,催化活性好等优点。

    一类高耐热酰亚胺芳杂环改性硅烷偶联剂

    公开(公告)号:CN101775140A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1010045841.6

    申请日:2010-01-1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类高耐热酰亚胺芳杂环改性硅烷偶联剂,其特征是分子结构式为:。本发明的优点是:1、通过酰亚胺芳杂环引入到硅烷偶联剂的分子结构中,改进了硅烷偶联剂的耐热性能,5%热失重温度可达400℃;2、制备工艺简单,产率高,原料来源广泛;3、实现对改性硅烷偶联剂进行分子设计,进而调控改性硅烷偶联剂分子中酰亚胺环的数目和耐热性能;根据分子中酰亚胺环数目的多少,可将改性硅烷偶联剂分为单酰亚胺环改性硅烷偶联剂、双酰亚胺环改性硅烷偶联剂以及多酰亚胺环改性硅烷偶联剂(内扩链型酰亚胺低聚物改性硅烷偶联剂),改性硅烷偶联剂的耐热性随酰亚胺环数目的增加而提高;此外,分子链中刚性结构单元的引入也会提高改性硅烷偶联剂的耐热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