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11084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596009.4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上风电直流送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直流耗能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本发明的直流耗能装置包括耗能电阻、功率模块、电感和控制模块;电感设置于由耗能电阻和功率模块串联组成的串联支路上;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直流耗能装置两端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时切除所有功率模块,在该两端电压小于第二电压阈值时投入所有功率模块,其中该两个电压阈值基于对应直流输电系统的额定电压进行设置。本发明通过在直流耗能装置支路上增加电感,并同时优化设置直流耗能装置主回路参数,结合同时投切功率模块的策略,降低了耗能电阻电流变化率,减少了对直流母线的冲击,能够显著降低电容用量,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和低成本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071372B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510427715.X
申请日:2015-07-2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柔性直流配电网的电压控制方法,属于直流配电系统电压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主站采用定电压和定无功功率控制,作为松弛节点控制系统直流电压,为整个直流配网提供电压参考值,并在交流系统发生故障时向交流侧提供无功支援;从站采用P‑U‑I控制器,在系统稳态运行时,换流站VSC处于功率控制模式PQ,功率可调、电压可控,功率环控制P根据能量管理系统EMS发送的系统功率优化指令调节VSC的出力,优化配网潮流;在系统暂态运行时,VSC处于VdcQ模式,电压环控制U维持系统直流电压,使系统以额定电压的上限或下限运行。本发明的方法结构简单、层次分明且易于实现,可以大大节约硬件通讯成本和简化系统控制,该方法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006831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413584.X
申请日:2015-07-1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能配合换流站控制柔性直流配电网交流侧电压的方法,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柔性直流配电网交流侧电压的额定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差值经过PI控制器生成定直流电压换流站的无功功率指令,换流站按照该无功功率指令运行,调节配网交流侧电压;测量采集定直流电压换流站传输的有功功率;判断有功功率是否超过换流站容量的90%;若不是,储能系统按初始功率指令运行;若是,给储能系统一个附加的功率指令,其值为换流站容量的10%,储能系统按新的功率指令运行。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储能系统的容量和换流站快速调节无功功率的能力,将柔性直流配电网交流侧的电压控制在额定值,保证交流系统的稳定运行,具备良好的经济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006831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510413584.X
申请日:2015-07-1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能配合换流站控制柔性直流配电网交流侧电压的方法,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柔性直流配电网交流侧电压的额定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差值经过PI控制器生成定直流电压换流站的无功功率指令,换流站按照该无功功率指令运行,调节配网交流侧电压;测量采集定直流电压换流站传输的有功功率;判断有功功率是否超过换流站容量的90%;若不是,储能系统按初始功率指令运行;若是,给储能系统一个附加的功率指令,其值为换流站容量的10%,储能系统按新的功率指令运行。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储能系统的容量和换流站快速调节无功功率的能力,将柔性直流配电网交流侧的电压控制在额定值,保证交流系统的稳定运行,具备良好的经济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071372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27715.X
申请日:2015-07-2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柔性直流配电网的电压控制方法,属于直流配电系统电压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主站采用定电压和定无功功率控制,作为松弛节点控制系统直流电压,为整个直流配网提供电压参考值,并在交流系统发生故障时向交流侧提供无功支援;从站采用P-U-I控制器,在系统稳态运行时,换流站VSC处于功率控制模式PQ,功率可调、电压可控,功率环控制P根据能量管理系统EMS发送的系统功率优化指令调节VSC的出力,优化配网潮流;在系统暂态运行时,VSC处于VdcQ模式,电压环控制U维持系统直流电压,使系统以额定电压的上限或下限运行。本发明的方法结构简单、层次分明且易于实现,可以大大节约硬件通讯成本和简化系统控制,该方法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81810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211153193.5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38 , H02J3/24 , H02J3/16 , H02M7/538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提高下垂控制构网型并网逆变器暂态稳定性的控制方法及并网逆变器。该并网逆变器包含功率主电路、控制器;LC输出滤波器通过公共耦合点PCC点与电网耦接;控制器由级联的下垂控制器和输出电压控制器组成;下垂控制器包含反馈回路,用于将输出电压幅值与参考V0的差值按Kf的比例系数反馈至无功功率参考Q0端,通过计算得到输出电压控制器幅值指令V。通过V计算得到输出电压控制器dq坐标系下的指令值vod_ref和voq_ref;输出电压控制器,用于对输出电压进行闭环处理,使其能跟踪指令值,从而输出dq坐标系下的调制波信号vmod_dq并进行反坐标变换得到调制波信号vmod_abc,并经脉冲宽度调制。实施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7811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48653.0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IPC: H01L25/16 , H02M1/00 , H01L23/14 , H01L23/495 , H01L23/488 , H01L23/64 , H01L23/373 , H01L21/50 , H01L21/6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器件串联单元模块、封装方法及器件串联模块,应用于器件封装领域。本申请中驱动板位于第一主陶瓷基板的上层;主功率芯片和辅助功率芯片集成封装,主功率芯片设置在第一主陶瓷基板上;主功率芯片的栅极控制端子和源极控制端子设置在驱动板上,辅助功率芯片、辅助功率芯片的栅极控制端子和源极控制端子、第一电容端子设置在辅助陶瓷基板上;第二电容端子设置在第二主陶瓷基板上;第一主陶瓷基板与第一功率端子互连,第二主陶瓷基板与第二功率端子互连。可见,根据本申请提供的结构以及连接关系减小了有源箝位电路的环路面积,减小了有源箝位电路的寄生电感,减小主功率芯片、辅助功率芯片以及之间的连接带来的开关尖刺。
-
公开(公告)号:CN11761303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71472.8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L23/53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低寄生电感多芯片并联的功率模块,该功率模块中下桥臂芯片的个数与上桥臂芯片的个数相同,且各个上桥臂芯片和各个下桥臂芯片交错布局后构成多个交错并联的换流回路,相邻的换流回路路径的电流方向相反,这样可以通过互感抵消降低换流回路的寄生电感;并且,各个负电极层上分别设有负电极引出端点,各个正电极引出端点与各个负电极引出端点的电流方向相反,且相邻的正电极引出端点与负电极引出端点之间相互靠近布置,这样也可以通过互感抵消降低功率端点到基板的寄生电感,进而减小开关损耗和开关时的电压尖峰,提高功率模块在高功率、高频应用场景下的开关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555872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110859523.1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00 , H02J9/04 , G06Q50/06 , G06Q10/06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灾害全周期的保底电网中储能系统的应急运维方法,首先根据最新的灾害强度分布信息来预测区域电力系统在灾害全周期发生故障的电力元件及对应的修复时间,从而将区域电力系统的电网状态和风险程度进行了量化,为区域电力系统的响应动作和恢复时间的确定提供了依据,并在确定区域电力系统的响应动作后,在对应的恢复时间内对发生故障的电力元件进行修复,以及对区域电力系统进行恢复,并通过弹性评估技术来确定区域电力系统和保底电网受灾害影响时的弹性评估结果,基于此弹性评估结果来确定的储能系统的应急运维方案,能够最大程度地保障保底电网储能站对保底电网的支撑作用,并保证储能系统在灾害全周期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56589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668922.9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充放电模块的惯量支撑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在AC/DC变换器的直流电压控制环路将在并网点通过锁相环计算得到的频率值与设定的频率参考值的差值乘以第一增益系数再给到第一PI控制器前端,在DC/DC变换器的功率控制外环将并网点的交流功率测量值与直流输出端口的功率测量值的差值叠加上DC/DC变换器的预估损耗之后,乘以第二增益系数再给到第二PI控制器前端,即可使双向充放电模块具有惯量支撑功能,无需将并网变换器的跟网型控制策略改造成为构网型控制策略,解决了现有技术为了实现惯量支撑功能,将并网变换器的控制策略从跟网型控制策略改造为构网型控制策略,存在改造难度大和经济性差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