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物质茶多酚在抑制水华微藻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349702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13987.4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物质茶多酚在抑制水华微藻中的应用,该物质来源于茶叶中,是茶叶中多酚物质的总称。本研究首次发现茶多酚在抑制藻际细菌生长的同时也会抑制小环藻、小球藻以及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其作为抑藻剂具有广谱性。同时低浓度的茶多酚不会破坏铜绿微囊细胞的完整性,避免了藻毒素释放的危险。并且发现,茶多酚在暴露3h时就对三种微藻发挥了抑制作用。茶多酚具有无毒、环境友好、纯天然等优点,在作为抑菌剂的同时也有作为抑藻剂的应用潜力,在有害藻华的治理中应用前景广阔。

    一株假单胞菌GJY及其在六溴环十二烷异构体降解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456923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811462802.9

    申请日:2018-12-03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降解HBCD的好氧菌株,该菌株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strain GJY),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715。上述降解菌株GJY对三种六溴环十二烷(HBCD)异构体(α‑HBCD、β‑HBCD和γ‑HBCD)具有很好的降解效果,在温度为30℃,pH为7.0,HBCD初始浓度为1000μg/L,培养基盐度为0.5%,转速为150rpm的条件下,8天对α‑HBCD、β‑HBCD和γ‑HBCD的降解率分别为85.38%,82.64%和75.50%,该菌株可用于HBCD污染水体和土壤的修复。

    一株假单胞菌GJY及其在六溴环十二烷异构体降解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456923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462802.9

    申请日:2018-12-03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降解HBCD的好氧菌株,该菌株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strain GJY),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715。上述降解菌株GJY对三种六溴环十二烷(HBCD)异构体(α-HBCD、β-HBCD和γ-HBCD)具有很好的降解效果,在温度为30℃,pH为7.0,HBCD初始浓度为1000μg/L,培养基盐度为0.5%,转速为150rpm的条件下,8天对α-HBCD、β-HBCD和γ-HBCD的降解率分别为85.38%,82.64%和75.50%,该菌株可用于HBCD污染水体和土壤的修复。

    一种更加稳定的人源蛋白酶体激活因子突变体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99329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210439608.5

    申请日:2012-11-07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内容为人源非依赖于泛素化及ATP的一种结构上更加稳定的蛋白酶体激活因子REGgamma突变体REGgammaLinker的构建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分子克隆的手段,分别进行俩次不同的PCR,将原有的REGgamma的60位到107位的氨基酸用六肽Linker(GAVSAG)来取代,从而得到一种更加稳定的突变体。并且对该突变体蛋白进行了原核表达,纯化以及晶体筛选以及结构解析。通过与母体蛋白结构与功能上的实验分析,证明通过该本发明的方法可以获得结构稳定,对蛋白酶体的激活功能没有影响,从而对以后对REGgamma蛋白在生物学上的研究,以及药物开发等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种寡营养条件下利用超微细菌降解水体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60472B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210111935.8

    申请日:2012-04-1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以在寡营养条件下生长的超微细菌变形杆菌红育菌属RhodoferaxferrireducensPAE-UM(保藏号为CGMCC No.5917)降解水体中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增塑剂污染物的方法,属微生物降解修复水体中污染物的应用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微生物降解方法不能解决的在寡营养条件下水体中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质降解修复的问题。本寡营养条件下利用超微细菌变形杆菌红育菌属RhodoferaxferrireducensPAE-UM降解水体中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菌种的培养和制备,(2)接种和降解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3)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质降解状况的检测控制。本方法工艺流程简单,成本较低,具有广阔的应用范围和条件,培养的菌株在寡营养条件下对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

    一株肠杆菌XM及其在BDE 28降解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266588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811372975.1

    申请日:2018-11-1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肠杆菌XM及其在BDE 28降解中的应用,该菌株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17年9月12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607。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淡黄色,呈表面隆起的乳白色不透明圆形菌落。扫描电镜下该菌为杆状。在液体培养基中,菌株XM对三溴联苯醚(BDE 28)具有很好的降解效果。在35℃好氧条件下,BDE 28初始浓度为200μg/L,7天对BDE 28的降解率达54.12%。本发明筛选的兼性降解菌可以利用BDE 28为唯一碳源,并有效降解BDE 28,该发明可用于多溴二苯醚污染场地的修复。

    一株柠檬酸杆菌ZYD-1及其在多溴二苯醚降解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355225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811373064.0

    申请日:2018-11-1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株柠檬酸杆菌ZYD‑1及其在多溴二苯醚降解中的应用,该菌株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788。该ZYD‑1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白色,呈表面隆起的灰白色不透明圆形菌落。扫描电镜下为杆状,直径0.5‑0.7μm×1‑2μm。本发明筛选的兼性厌氧降解菌ZYD‑1可以利用BDE 47为唯一碳源,在好氧及厌氧条件下对四溴联苯醚(BDE 47)均具有良好的降解能力,并且在好氧及厌氧条件下的降解产物中均检测到BDE 28。本发明发明可用于多溴二苯醚污染场地的修复,尤其是用于沉积物和底泥等厌氧环境。

    一株寡养单胞菌WZN-1及其在BDE47降解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699512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815532.4

    申请日:2017-09-12

    Applicant: 南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R1/01 B09C1/10 C02F3/34 C02F210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降解BDE 47的好氧菌株,该菌株为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sp.strain WZN-1),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16年8月30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918。上述降解菌株WZN-1对BDE 47具有很好的降解效果,在35℃,pH为5.0,BDE 47初始浓度为500μg/L,培养基盐度为0.5%,转速为150rpm的条件下,7天对BDE 47的降解率达56.48%,同时该菌株对BDE 209具有很好的降解效率,可用于PBDEs污染水体和土壤的修复。

    一株六溴环十二烷降解菌的筛选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947710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611191061.6

    申请日:2016-12-21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nventor: 王莹莹 韩伟 韩敏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R1/01 C02F3/34 C02F2101/36 C12N1/02 C12N1/20

    Abstract: 一株六溴环十二烷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应用,属于环境污染物生物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HBCD降解菌株来源于受HBCD污染的土壤,经人工富集、分离和纯化得到。该菌株为溶血不动杆菌(命名为Acinetobacter haemolyticus strain HW‑2),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16年8月30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13280。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淡黄色,呈表面隆起的乳白色不透明圆形菌落。扫描电镜下该菌为杆状,直径0.5‑0.7μm×1‑2μm。在液体培养基中,该菌株对HBCD具有较好的降解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