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64276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10872078.7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12N1/20 , C12N1/02 , C12Q1/6869 , C12Q1/04 , C02F3/34 , C12R1/01 , C02F10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双效功能菌株WL及其在铜绿微囊藻控制与微囊藻毒素降解中的应用。通过从富营养化的三峡水库支流香溪河水体中筛选、分离得到了一株双效功能菌株WL(保藏编号为CGMCC 24976),该菌株对铜绿微囊藻既具有溶藻作用,又可以降解微囊藻毒素。经16S rDNA序列对比分析鉴定,菌株WL属于异常球菌(Deinococcus sp.)。该菌株处理微囊藻毒素MC‑LR的第72小时降解效率为55.85%。菌株WL的初始浓度为1×105cells/mL时,7天后,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效率为97.40%。本发明可用于铜绿微囊藻水华污染和微囊藻毒素污染的治理中。
-
公开(公告)号:CN116349702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13987.4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物质茶多酚在抑制水华微藻中的应用,该物质来源于茶叶中,是茶叶中多酚物质的总称。本研究首次发现茶多酚在抑制藻际细菌生长的同时也会抑制小环藻、小球藻以及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其作为抑藻剂具有广谱性。同时低浓度的茶多酚不会破坏铜绿微囊细胞的完整性,避免了藻毒素释放的危险。并且发现,茶多酚在暴露3h时就对三种微藻发挥了抑制作用。茶多酚具有无毒、环境友好、纯天然等优点,在作为抑菌剂的同时也有作为抑藻剂的应用潜力,在有害藻华的治理中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606427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0872078.7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12N1/20 , C12N1/02 , C12Q1/6869 , C12Q1/04 , C02F3/34 , C12R1/01 , C02F10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双效功能菌株WL及其在铜绿微囊藻控制与微囊藻毒素降解中的应用。通过从富营养化的三峡水库支流香溪河水体中筛选、分离得到了一株双效功能菌株WL(保藏编号为CGMCC 24976),该菌株对铜绿微囊藻既具有溶藻作用,又可以降解微囊藻毒素。经16S rDNA序列对比分析鉴定,菌株WL属于异常球菌(Deinococcus sp.)。该菌株处理微囊藻毒素MC‑LR的第72小时降解效率为55.85%。菌株WL的初始浓度为1×105cells/mL时,7天后,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效率为97.40%。本发明可用于铜绿微囊藻水华污染和微囊藻毒素污染的治理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