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91031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610167336.6
申请日:2016-03-23
Applicant: 南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 H01L51/42 , H01L51/4253 , H01L51/426 , H01L51/44
Abstract: 一种基于初晶态多孔纳米锗薄膜的双通道并联型有机-无机复合太阳电池,以具有n型导电特征的初晶态多孔纳米锗薄膜为基础,在其上旋涂有机给体/有机受体活性层,有机给体/有机受体形成体相异质结的同时有机给体/无机受体形成平面异质结。在此体相异质结和平面异质结共存的复合结构中,载流子可实现并联方式的双通道输运,进而在改善电池输运性能的同时增强和拓展电池对太阳光谱的吸收。其中,n型导电特征的初晶态多孔纳米锗薄膜采用平板电容耦合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系统在室温下制备而成。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载流子并联的双通道输运方式与锗材料窄带隙、高吸收系数、高载流子迁移率的特性相结合,实现有机电池载流子输运能力和太阳光谱吸收的共同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5322094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510309257.X
申请日:2015-06-0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 H01L51/44 , H01L5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钙钛矿太阳电池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运用简单的化学方法分多次、多步骤制备二氧化钛溶胶-凝胶。并且在二氧化钛溶胶-凝胶的制备方法中结合二氧化钛不同晶相形成的条件,在溶液混合之后,进行加热,制备出透明的二氧化钛溶胶-凝胶。并采用独特的退火工艺得到优质的二氧化钛薄膜。提高了薄膜的透过率、结晶程度,同时改善了它的表面形貌。整个制备工艺简单,便于工业控制,易于操作。制得的二氧化钛薄膜用于钙钛矿型太阳电池,可以有效改善它的性能,可使其光电转换效率达12%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5428538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945020.0
申请日:2015-12-17
Applicant: 南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 H01L51/42 , B82Y30/00 , H01L51/4253 , H01L51/426
Abstract: 一种具有纳米颗粒密堆积结构的有机太阳电池,以非晶态的锗纳米颗粒作为给体,富勒烯衍生物PC70BM作为受体,给-受体形成“核-壳”结构。锗纳米颗粒采用低成本的平板电容耦合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技术制备而成,紧密堆积于电池的活性层中。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宽光谱吸收、高吸收系数、高载流子迁移率的锗纳米颗粒取代传统的聚合物,为有机电池的制备提供一种新的给体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4985177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341884.1
申请日:2015-06-1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一步法合成表面钝化的纳米锗颗粒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系统,使用液态锗和水作为反应源,一步直接合成表面钝化的纳米锗颗粒。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降低成本的同时消除了反应源易燃易爆的隐患;提高产量的同时避免了颗粒间的团聚;原位钝化的方法简化了工艺流程,是一种低成本的、易于产业化的纳米锗颗粒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428538B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510945020.0
申请日:2015-12-17
Applicant: 南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Abstract: 一种具有纳米颗粒密堆积结构的有机太阳电池,以非晶态的锗纳米颗粒作为给体,富勒烯衍生物PC70BM作为受体,给‑受体形成“核‑壳”结构。锗纳米颗粒采用低成本的平板电容耦合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技术制备而成,紧密堆积于电池的活性层中。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宽光谱吸收、高吸收系数、高载流子迁移率的锗纳米颗粒取代传统的聚合物,为有机电池的制备提供一种新的给体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5591031B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610167336.6
申请日:2016-03-23
Applicant: 南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Abstract: 一种基于初晶态多孔纳米锗薄膜的双通道并联型有机‑无机复合太阳电池,以具有n型导电特征的初晶态多孔纳米锗薄膜为基础,在其上旋涂有机给体/有机受体活性层,有机给体/有机受体形成体相异质结的同时有机给体/无机受体形成平面异质结。在此体相异质结和平面异质结共存的复合结构中,载流子可实现并联方式的双通道输运,进而在改善电池输运性能的同时增强和拓展电池对太阳光谱的吸收。其中,n型导电特征的初晶态多孔纳米锗薄膜采用平板电容耦合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系统在室温下制备而成。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载流子并联的双通道输运方式与锗材料窄带隙、高吸收系数、高载流子迁移率的特性相结合,实现有机电池载流子输运能力和太阳光谱吸收的共同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6876597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02252.9
申请日:2017-02-2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H01L51/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解或废弃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器件回收处理与再利用工艺,包括降解钙钛矿太阳电池器件的初步清洗处理、所得基片的彻底清洗和处理、基片用于重新制备太阳电池器件、产生的废液(各功能层化学组分的混合有机溶液及悬浮物或沉淀)的初步处理以得到背电极金属材料、产生的废液的进一步处理以得到可以参与新一轮器件制备的卤化铅。本发明涉及的湿法工艺具有低温、低耗能等优点,可以避免铅流失对环境生态和人身健康造成的潜在威胁,可以实现对资源的充分和重新再利用,具有潜在良好的经济效益,可进一步推进廉价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实用化。
-
公开(公告)号:CN104985177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510341884.1
申请日:2015-06-1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一步法合成表面钝化的纳米锗颗粒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系统,使用液态锗和水作为反应源,一步直接合成表面钝化的纳米锗颗粒。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降低成本的同时消除了反应源易燃易爆的隐患;提高产量的同时避免了颗粒间的团聚;原位钝化的方法简化了工艺流程,是一种低成本的、易于产业化的纳米锗颗粒制备方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