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用钢的制备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14524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15926.5

    申请日:2012-1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针用钢的制备方法,包括电炉(或转炉)冶炼,炉外精炼(LF、或LF+VD、或LF+RH),钢坯连铸,加热轧制;在炉外精炼或炉外精炼+真空处理后,使钢中氮含量不大于80×10-6、氧含量不大于40×10-6;坯料在加热炉的均热温度为1000-1280℃,加热和高温扩散时间为2-7小时,开轧温度1000-1180℃,终轧温度800-1000℃,控制冷却使盘条具有均匀的索氏体组织(可有少量铁素体和珠光体),下游客户可直接拉拔,否则形成马氏体、贝氏体或网状渗碳体等异常组织,下游客户需热处理才能拉拔;轧制规格Ф5.5-6.5mm的盘条。

    一种改善帘线钢中心碳偏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75461B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1010017997.3

    申请日:2010-0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帘线钢中心碳偏析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电炉初炼、精炼、连铸大方坯、轧制小方坯以及小方坯轧成盘条的工艺流程生产80级帘线钢;对各个工序采取控制措施,出钢过程和出钢后的增碳过程保证钢包底吹氩强搅拌,增碳按0.4~0.6%控制。强搅拌10分钟后软搅拌,直至精炼接受钢包。LF精炼时先合金化后增碳,调整目标碳前,保证温度大于1525℃。连铸过热度15~35℃,采用全保护浇铸,使用结晶器电磁搅拌,连铸大方坯采用轻压下,极大地改善了帘线钢中心碳偏析,使帘线钢成品热轧盘条偏析不大于0.5级,满足帘线钢用户对中心碳偏析的控制要求。

    极高强制丝用钢及其热轧盘条控制网状渗碳体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75975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175836.7

    申请日:2020-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高强制丝用钢及其热轧盘条控制网状渗碳体的生产方法,该极高强制丝用钢的热轧盘条的中心偏析级别控制1.0级以内(YB/T 4413),网状渗碳体平均控制2.0级以内,渗碳体得到有效的控制。通过以上成分以及生产过程的工艺控制,使盘条以均匀的索氏体组织为主,并伴有少量珠光体,避免了影响拉拔使用的网状渗碳体的形成,并且避免产生马氏体、贝氏体等异常组织,这样下游金属制品企业使用Ф5.5~6.5mm盘条,不需要热处理可直接拉拔至Ф3.1mm甚至更细规格,极大的降低了加工成本。

    一种含硼帘线钢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76948B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210173758.6

    申请日:2012-05-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硼帘线钢及其制备方法,NT级:C:0.69%-0.76%,Si:0.15%-0.30%,Mn:0.40%-0.60%,P:≤0.025%,S≤0.025%,Cr:≤0.10%,Ni:≤0.10%,Cu:≤0.10%,B:0.0005%-0.0035%,As:≤0.030%,Al:≤0.0050%,N:≤0.0080%,余铁和微量杂质;HT级:C:0.79%-0.86%,Si:0.15%-0.30%,Mn:0.40%-0.60%,P:≤0.025%,S:≤0.025%,Cr:≤0.10%,Ni:≤0.10%,Cu:≤0.10%,B:0.0005%-0.0035%,As≤0.030%,Al:≤0.0050%,N:≤0.0080%,余铁和微量杂质。本发明帘线钢添加控制钢中微量元素B的含量,并保证钢组织的稳定性,使得含硼帘线钢满足加工企业制造钢帘线的要求,特别是满足出口的要求。

    一种含硼帘线钢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76948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73758.6

    申请日:2012-05-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硼帘线钢及其制备方法,NT级:C:0.69%-0.76%,Si:0.15%-0.30%,Mn:0.40%-0.60%,P:≤0.025%,S≤0.025%,Cr:≤0.10%,Ni:≤0.10%,Cu:≤0.10%,B:0.0005%-0.0035%,As:≤0.030%,Al:≤0.0050%,N:≤0.0080%,余铁和微量杂质;HT级:C:0.79%-0.86%,Si:0.15%-0.30%,Mn:0.40%-0.60%,P:≤0.025%、S:≤0.025%,Cr:≤0.10%,Ni:≤0.10%,Cu:≤0.10%,B:0.0005%-0.0035%,As≤0.030%,Al:≤0.0050%,N:≤0.0080%,余铁和微量杂质。本发明帘线钢添加控制钢中微量元素B的含量,并保证钢组织的稳定性,使得含硼帘线钢满足加工企业制造钢帘线的要求,特别是满足出口的要求。

    一种降低帘线钢中钛夹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36124B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010017996.9

    申请日:2010-0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帘线钢中钛夹杂的方法,在电炉冶炼所用铁水比例不少于60%且未经过预处理,铁水中钛含量最高达700ppm的条件下,通过电炉冶炼造泡沫渣并流渣、换渣操作,控制终点钢水中C含量≤0.10%、O含量≥500ppm,出钢时严禁下渣,出钢和出钢后的增碳过程钢包底吹Ar为强搅拌,强搅拌后为软搅拌,精炼处理后为静搅。本发明经济、安全、操作稳定。采用本发明后,钢中钛含量≤8ppm,钛夹杂尺寸≤5μm,钛夹杂平均单位面积数量为0.01-0.2个,满足了帘线钢对钛夹杂物的控制要求。

    一种降低帘线钢中钛夹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36124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1010017996.9

    申请日:2010-0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帘线钢中钛夹杂的方法,在电炉冶炼所用铁水比例不少于60%且未经过预处理,铁水中钛含量最高达700ppm的条件下,通过电炉冶炼造泡沫渣并流渣、换渣操作,控制终点钢水中C含量≤0.10%、O含量≥500ppm,出钢时严禁下渣,出钢和出钢后的增碳过程钢包底吹Ar为强搅拌,强搅拌后为软搅拌,精炼处理后为静搅。本发明经济、安全、操作稳定。采用本发明后,钢中钛含量≤8ppm,钛夹杂尺寸≤5μm,钛夹杂平均单位面积数量为0.01-0.2个,满足了帘线钢对钛夹杂物的控制要求。

    极高强制丝用钢及其热轧盘条控制网状渗碳体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75975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011175836.7

    申请日:2020-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高强制丝用钢及其热轧盘条控制网状渗碳体的生产方法,该极高强制丝用钢的热轧盘条的中心偏析级别控制1.0级以内(YB/T 4413),网状渗碳体平均控制2.0级以内,渗碳体得到有效的控制。通过以上成分以及生产过程的工艺控制,使盘条以均匀的索氏体组织为主,并伴有少量珠光体,避免了影响拉拔使用的网状渗碳体的形成,并且避免产生马氏体、贝氏体等异常组织,这样下游金属制品企业使用Ф5.5~6.5mm盘条,不需要热处理可直接拉拔至Ф3.1mm甚至更细规格,极大的降低了加工成本。

    一种改善帘线钢小方坯脱碳层厚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34155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72715.9

    申请日:2012-03-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和加工技术领域,是一种改善帘线钢小方坯脱碳层厚度的方法,采用加热、粗轧、中扎、预精轧、精轧及风冷的工艺流程生产,加热工序前,对方坯进行角部修磨或全扒皮处理;方坯在加热炉内的总停留时间小于150min,均热段停留时间小于45min;在预热段将燃气充分燃烧,空燃比设置加热Ⅰ段1.1,加热Ⅱ段0.9,均热段0.7;加热Ⅰ段600~700℃,加热Ⅱ段950~1050℃,均热段1150~1180℃;开轧温度控制在1100℃~1150℃;整个轧制过程中盘条搭接点与中心温差不超过50℃。本发明极大地改善了帘线钢小方坯脱碳层厚度,使帘线钢成品热轧盘条总脱碳层(铁素体+过渡层)小于0.06mm,满足帘线钢用户对脱碳层厚度的控制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