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49094B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810454313.2
申请日:2018-05-14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1L31/109 , H01L31/0352 , H01L3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u/CuI/ZnO结构的紫外光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在柔性、透明的衬底上通过喷涂沉积一层铜纳米线(Cu NWs)导电网络薄膜,然后通过碘化,使单质碘与Cu NWs表面反应得到CuI的外层。接下来用溶胶‑凝胶法在Cu/CuI结构上面预生长一层氧化锌的晶种,再采用低温水热的方法在Cu/CuI结构上面生长氧化锌纳米材料的活性层,然后在上面制备电极制得紫外传感器件。该紫外传感器的透光度在60%以上,在2v的电压下具有良好的紫外传感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在弯折1000次后还可以保持原来的传感性能不发生衰减。本发明工艺简单,成功的制备了一种异质结结构,可以大规模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3820909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053948.3
申请日:2014-02-18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纱线上包裹金属纳米线和碳纳米材料的导电纱线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是把纱线浸渍到金属纳米线溶液中,再通过蒸发干燥,并可重复这一操作,得到金属纳米线包裹的导电纱线。或把金属纳米线包裹的纱线浸渍到碳纳米材料溶液中,再通过蒸发干燥,并可重复多次,得到金属纳米线和碳纳米材料依次包裹的导电纱线。或把纱线浸渍到金属纳米线和碳纳米材料混合溶液中,再通过蒸发干燥,并可重复多次,得到碳纳米材料和金属纳米线复合包裹的导电纱线。该方法极其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可用于生产可纺织电子器件,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711568B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510089652.1
申请日:2015-02-27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C23C2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金属丝上包裹碳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是把金属丝整齐排列好并捆绑在一起形成毛细管,然后浸渍到含碳纳米材料的悬浮液中,取出后再通过蒸发干燥,并可重复这一操作,再将捆绑到一起的金属丝分开即可得到碳纳米材料包裹的金属丝。把整齐排列好并捆绑在一起的已经被碳纳米管包裹的金属丝再浸渍到石墨烯悬浮液中,然后将捆绑到一起的金属丝分开即可得到碳纳米管、石墨烯依次包裹的金属丝。把金属丝整齐排列好并捆绑在一起浸渍到碳纳米管和石墨烯混合悬浮液中,再通过蒸发干燥,并可重复多次,再将捆绑到一起的金属丝分开即可得到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复合包裹的金属丝。该方法及其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在电磁屏蔽、导电电缆、柔性电子器件、智能纺织品、太阳能器件、储能电池、线型超级电容器等领域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943171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410153893.3
申请日:2014-04-16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明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电极由银纳米线和氧化锌纳米线通过单层结构混合组装附着在透明衬底上而构成。本发明将银纳米线和氧化锌纳米线有效复合,形成单层结构。这种复合结构实现了以纳米线和氧化锌纳米线在二维尺度上的连接,二者的协同效应使复合薄膜的性能优于任一薄膜。本结构主要依靠自纳米组装实现,并结合高温固化、高压成型等手段,可广泛应用于玻璃和PET等透明衬底。相对于氧化锌薄膜和银纳米线单一结构薄膜,本结构的产物具有表面平整均匀,电导率高,透光性能好,雾度低等优异性能。所得到的透明电极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种电路设备之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820990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064659.3
申请日:2014-02-25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限域诱导自组装制备抗紫外线纱线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是把分散均匀的二氧化钛和氧化锌纳米线小液滴滴加到单根纱线、悬空结构纱线平行阵列、交叉排列的悬空网状结构纱线上,保证液滴大小可以被纱线支撑。并让小液滴自然蒸发或烘箱中干燥,并可重复这一操作,得到二氧化钛和氧化锌纳米线包裹的抗紫外线导电纱线。该方法极其简单,组装可控,易于工业化生产,在工业、航空、电子产品、军事等领域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402068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710533167.8
申请日:2017-07-03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纳米线/氧化锌纳米材料的紫外光传感器,包含平面型和“三明治”型两种结构。平面型紫外光传感器包括衬底、金属纳米线层、氧化锌纳米材料层;“三明治”结构包含顶电极层。制备时首先在柔性、透明的衬底上通过喷涂沉积一层金属纳米线导电薄膜为基底,然后用溶胶‑凝胶法在掩膜板覆盖的金属纳米线/衬底上生长一层氧化锌的晶种,再采用低温水热法在金属纳米线上生长氧化锌纳米材料层作为活性层,引出电极引线制得器件。本发明提出的紫外传感器的透光度大于50%,在0.5V操作电压下具有良好的灵敏度,而且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大规模制备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402068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710533167.8
申请日:2017-07-03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纳米线/氧化锌纳米材料的紫外光传感器,包含平面型和“三明治”型两种结构。平面型紫外光传感器包括衬底、金属纳米线层、氧化锌纳米材料层;“三明治”结构包含顶电极层。制备时首先在柔性、透明的衬底上通过喷涂沉积一层金属纳米线导电薄膜为基底,然后用溶胶-凝胶法在掩膜板覆盖的金属纳米线/衬底上生长一层氧化锌的晶种,再采用低温水热法在金属纳米线上生长氧化锌纳米材料层作为活性层,引出电极引线制得器件。本发明提出的紫外传感器的透光度大于50%,在0.5V操作电压下具有良好的灵敏度,而且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大规模制备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943171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53893.3
申请日:2014-04-16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明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电极由银纳米线和氧化锌纳米线通过单层结构混合组装附着在透明衬底上而构成。本发明将银纳米线和氧化锌纳米线有效复合,形成单层结构。这种复合结构实现了以纳米线和氧化锌纳米线在二维尺度上的连接,二者的协同效应使复合薄膜的性能优于任一薄膜。本结构主要依靠自纳米组装实现,并结合高温固化、高压成型等手段,可广泛应用于玻璃和PET等透明衬底。相对于氧化锌薄膜和银纳米线单一结构薄膜,本结构的产物具有表面平整均匀,电导率高,透光性能好,雾度低等优异性能。所得到的透明电极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种电路设备之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824615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055227.6
申请日:2014-02-18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相聚合聚3,4-乙撑二氧噻吩和石墨烯叠层柔性透明电极的方法,所述柔性透明电极由气相聚合聚3,4-乙撑二氧噻吩(VPP-PEDOT)薄膜和石墨烯薄膜通过叠层结构附着在透明聚合物衬底上而构成。本发明实现了石墨烯和VPP-PEDOT薄膜的有效叠加。这种叠层结构既具有明显的薄膜界面又实现了石墨烯薄膜和VPP-PEDOT薄膜在二维尺度上的连接,能产生二者的协同效应,性能优于其中任一薄膜。相对于石墨烯薄膜和VPP-PEDOT薄膜,本结构具有电导率高、透光率优秀、柔性好等特点。所得到的柔性透明电极在图像传感器、太阳能电池(OPV)、液晶显示器、有机电致发光(OLED)和触摸屏面板等方面有着很好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649094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454313.2
申请日:2018-05-14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1L31/109 , H01L31/0352 , H01L3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109 , H01L31/035227 , H01L3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u/CuI/ZnO结构的紫外光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在柔性、透明的衬底上通过喷涂沉积一层铜纳米线(Cu NWs)导电网络薄膜,然后通过碘化,使单质碘与Cu NWs表面反应得到CuI的外层。接下来用溶胶-凝胶法在Cu/CuI结构上面预生长一层氧化锌的晶种,再采用低温水热的方法在Cu/CuI结构上面生长氧化锌纳米材料的活性层,然后在上面制备电极制得紫外传感器件。该紫外传感器的透光度在60%以上,在2v的电压下具有良好的紫外传感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在弯折1000次后还可以保持原来的传感性能不发生衰减。本发明工艺简单,成功的制备了一种异质结结构,可以大规模制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