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6382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889199.6
申请日:2018-08-07
IPC: C07C213/08 , C07C215/12 , C07C215/14 , B01J27/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13/08 , B01J27/25 , C07C215/12 , C07C21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元醇胺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化工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在设计设备上,连续流动的二氯丙烷与分步加入的醇胺在固体催化剂上进行反应,合成多元醇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氯丙烷深加工方法,解决了二氯丙烷其它应用途径污染环境的难题,所使用催化剂可以再生及重复使用,属于绿色化工工艺;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元醇胺制备方法,条件温和,运行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多元醇胺官能度调节灵活,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134278B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1811317681.9
申请日:2018-11-07
Applicant: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 南京林业大学 , 南京金浦锦湖化工有限公司
IPC: C07C213/08 , C07C215/14 , B01J8/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元醇胺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原料在管式螺旋推进反应器内预反应后,转移到高压釜内加热加压完成反应;同时设计连续除盐无废水排放工艺合成多元醇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氯丙烷深加工方法,解决了二氯丙烷其它应用途径污染环境的难题,属于绿色化工工艺;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元醇胺制备方法,运行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产物多元醇胺分子量适度,活性官能度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8863821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810889199.6
申请日:2018-08-07
IPC: C07C213/08 , C07C215/12 , C07C215/14 , B01J27/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元醇胺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化工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在设计设备上,连续流动的二氯丙烷与分步加入的醇胺在固体催化剂上进行反应,合成多元醇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氯丙烷深加工方法,解决了二氯丙烷其它应用途径污染环境的难题,所使用催化剂可以再生及重复使用,属于绿色化工工艺;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元醇胺制备方法,条件温和,运行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多元醇胺官能度调节灵活,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134278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317681.9
申请日:2018-11-07
Applicant: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 南京林业大学 , 南京金浦锦湖化工有限公司
IPC: C07C213/08 , C07C215/14 , B01J8/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13/08 , B01J8/06 , C07C21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元醇胺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原料在管式螺旋推进反应器内预反应后,转移到高压釜内加热加压完成反应;同时设计连续除盐无废水排放工艺合成多元醇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氯丙烷深加工方法,解决了二氯丙烷其它应用途径污染环境的难题,属于绿色化工工艺;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元醇胺制备方法,运行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产物多元醇胺分子量适度,活性官能度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937137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87604.3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 安徽新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D301/26 , C07D303/22 , C07D303/27 , C08L63/00 , C08K5/15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β‑甲基缩水甘油醚类环氧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改性环氧树脂,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β‑甲基缩水甘油醚类环氧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式I中R为碳原子数为1~14的烃基或多元醇基,n为1~4。本发明以甲基环氧氯丙烷作为原料解决了工业副产物异丁烯高值化利用问题,且制备的β‑甲基缩水甘油醚类环氧化合物黏度较低,具有降黏和增韧的效果。本发明提供的β‑甲基缩水甘油醚类环氧化合物用于环氧树脂改性,可以明显提高环氧树脂等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拓展材料的可应用范围,得到的环氧树脂固化物可以用于电子印刷线路板、胶粘剂或包装材料等领域。#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5626940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211354390.3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烷基糖苷基阳离子型咪唑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烷基糖苷基阳离子型咪唑啉中烷基糖苷与咪唑啉结构协同促进作用,使其具有优秀的发泡和稳泡性能;本发明提供的烷基糖苷基阳离子型咪唑啉结构中引入多个亲水性基团,增加了化合物的润湿力;本发明提供的烷基糖苷基阳离子型咪唑啉在水溶液中解离生成带电荷的表面活性离子,从而在两相间产生单分子定向膜,在不同的油品中展现出良好的乳化性能。本发明提供的烷基糖苷基阳离子型咪唑啉兼具良好的发泡性、稳泡性、润湿性和乳化性,能明显降低水溶液的表面张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407286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679556.1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 苏州精化智分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生长MOF‑199颗粒复合功能纸的制备及其应用,包括:S1、将铜源分散在DMF、乙醇、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湿浆并搅拌1‑2h,得到第一溶液;S2、将1,3,5‑苯三羧酸溶于与S1中混合溶液体积相同的DMF、乙醇、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中,得到第二溶液,向第一溶液中加入第二溶液并继续搅拌,得到浆液混合物;S3、将浆液混合物加入聚四氟乙烯为内衬的不锈钢反应器中加热后,用乙醇冲洗反应浆液;S4、在反应浆液冷却至室温后倒入抽滤装置中抽滤成型,干燥后得到复合功能纸。本发明将功能性MOFs与绿色环保的纸基材料结合,赋予复合纸张良好的吸附性能,且复合纸还具有良好的可重复使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2472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49741.1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 安徽新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圣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7D303/36 , C07D301/26 , C08G59/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氧树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缩水甘油胺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缩水甘油胺环氧树脂粘度低,加工性好,作为改性剂应用于环氧树脂中,改性环氧树脂增加了长柔性碳链,双环氧基团与固化剂反应聚合成交联网络,提升环氧树脂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从而明显提高环氧树脂的综合力学性能。本发明提供的缩水甘油胺环氧树脂用于环氧树脂改性,可以显著改善环氧树脂固化物的机械性能,尤其是抗冲击性能和抗拉伸性能,同时还可以起到降黏作用,拓展了环氧树脂材料的可应用范围,得到的改性环氧树脂可以用于胶黏剂、涂料、复合材料、电子元器件及其微电子封装材料等。
-
公开(公告)号:CN116394607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211225241.7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B32B27/02 , B32B27/34 , B32B27/12 , B32B33/00 , B32B37/00 , B32B37/06 , B32B37/10 , D06N3/00 , D06N3/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芳纶基环氧树脂/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芳纶基环氧树脂/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包括芳纶纤维产品和位于芳纶纤维产品表面的改性环氧树脂层,改性环氧树脂层的制备原料,以质量份数计,包括:芳纶基环氧树脂1~6份;非芳纶基环氧树脂15~30份;芳香二胺类固化剂10~17份;稀释剂1~3份。本发明中所述芳纶基环氧树脂保留了芳纶的骨架,兼具芳纶和环氧树脂特性,故芳纶基环氧树脂与芳纶纤维有亲和性,使改性后的环氧树脂与芳纶纤维间具有机械吸附、氢键吸附等作用力,增强了改性后的环氧树脂与芳纶纤维的界面结合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635298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010424094.0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 江苏怡达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元醇醚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元醇醚的制备方法和装置。本发明提供的二元醇醚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催化剂和低碳醇依次进行混合和预热,得到预热混合原料;将所述预热混合原料和环氧化合物通入微通道反应器中进行混合和第一开环加成反应,将第一开环加成反应产物输送至强化传热混合管式反应器中进行第二开环加成反应,然后输送至保温老化反应单元中进行老化反应后进行纯化,得到二元醇醚。本发明通过在微通道反应器、强化传热混合管式反应器和保温老化反应单元中进行开环加成反应,能够提高传热和传质效率,选择性好,而且产率高、耗能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