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贯众的繁殖方法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860262B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210410134.1

    申请日:2012-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贯众的繁殖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一、培养基配制;二、贯众孢子的灭菌;三、接种及培养;四、贯众孢子体苗的分苗、移栽。优点:本发明弥补了现有贯众繁殖技术培育周期长、成本高和效率低等的不足,开辟了一条人工繁殖贯众的新途径。用少量的孢子材料,即可快速繁育出大量孢子体,65天即可成苗,成苗率可达97%左右,使贯众的规模化工业生产成为可能,从而满足市场对贯众的需求,同时可减少对其野生资源和环境的破坏。此外,本发明还为开展该物种遗传育种和保护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试验体系,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周丛生物的稻田镉污染原位防控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401065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211055640.3

    申请日:2022-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周丛生物的稻田镉污染原位防控方法及其应用,方法包括,步骤1:选择镉富集能力大周丛生物类型(如膜状周丛生物)进行扩大化培养,得到大量周丛生物及其培养液,步骤2:将扩大化培养后的周丛生物加水后离心,制备周丛生物悬浮液,或经过低温干燥,再粉碎制备成周丛生物粉末,步骤3:将制备好的周丛生物悬浮液或粉末均匀施加于秧苗土壤表面,步骤4:田间管理,原位培养所述周丛生物,步骤5:在水稻生长需肥期,调节周丛生物衰亡,释放养分,增加土壤地力,促进水稻生长和增加产量。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成本稻田镉污染原位防控技术,尤其是大面积、环境友好、偏重预防的稻田镉污染防控方法,为水稻安全生产提高技术支撑。

    一种用叶绿素荧光验证植物化感作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34947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24492.0

    申请日:2013-04-11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用叶绿素荧光验证植物化感作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植物叶绿素荧光的数据收集与分析;二、化感作用对植物叶绿素变化的验证。本发明的优点:可快速、有效且目的明确的判断化感作用对植物的生理变化的响应,特别是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一种基于周丛生物的稻田镉污染原位防控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401065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055640.3

    申请日:2022-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周丛生物的稻田镉污染原位防控方法及其应用,方法包括,步骤1:选择镉富集能力大周丛生物类型(如膜状周丛生物)进行扩大化培养,得到大量周丛生物及其培养液,步骤2:将扩大化培养后的周丛生物加水后离心,制备周丛生物悬浮液,或经过低温干燥,再粉碎制备成周丛生物粉末,步骤3:将制备好的周丛生物悬浮液或粉末均匀施加于秧苗土壤表面,步骤4:田间管理,原位培养所述周丛生物,步骤5:在水稻生长需肥期,调节周丛生物衰亡,释放养分,增加土壤地力,促进水稻生长和增加产量。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成本稻田镉污染原位防控技术,尤其是大面积、环境友好、偏重预防的稻田镉污染防控方法,为水稻安全生产提高技术支撑。

    一种用叶绿素荧光验证植物化感作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34947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124492.0

    申请日:2013-04-11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用叶绿素荧光验证植物化感作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植物叶绿素荧光的数据收集与分析;二、化感作用对植物叶绿素变化的验证。本发明的优点:可快速、有效且目的明确的判断化感作用对植物的生理变化的响应,特别是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