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42486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75333.8
申请日:2013-08-26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H05B3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亮LED频闪灯,属于光源控制技术领域。包括频闪/爆闪同步检测电路,电路中接线端子J2的端口分别与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1正极和负极连接;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1的正极与二极管D2串联后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同时,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1的正极与电阻R8串联后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串联后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其集电极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同时与光电耦合器U2的输入端口连接,光电耦合器U2的输出端口与主控制器的输入端口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其发射极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同时接地。本发明使用频闪控制电路对LED灯进行频闪和爆闪控制,提高了光源的利用率和抓拍照片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442486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375333.8
申请日:2013-08-26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H05B3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亮LED频闪灯,属于光源控制技术领域。包括频闪/爆闪同步检测电路,电路中接线端子J2的端口分别与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1正极和负极连接;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1的正极与二极管D2串联后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同时,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1的正极与电阻R8串联后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串联后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其集电极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同时与光电耦合器U2的输入端口连接,光电耦合器U2的输出端口与主控制器的输入端口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其发射极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同时接地。本发明使用频闪控制电路对LED灯进行频闪和爆闪控制,提高了光源的利用率和抓拍照片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442488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85631.5
申请日:2013-08-29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2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LED补光灯,属于光源控制技术领域。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交流市电过零检测电路、工频方波信号输出电路和PWM调光电路;接线端子J1的端口1和端口2分别与交流市电过零检测电路的压敏电阻RV1的两端相连,压敏电阻RV1的两端分别连接电阻R1和电阻R2后与二极管D1正负极并联,二极管D1正负极与光电耦合器U1的输入端口相连,光电耦合器U1的输出端口与主控制器连接。接线端子J1的端口1和端口2分别连接工频方波信号输出电路的电阻R4和电阻R5后与二极管D2正负极并联,二极管D2正负极与光电耦合器U2的输入端口相连,光电耦合器U2的输出端口与接线端子J2连接,本发明可以解决与设备的同步问题,同时实现闪光灯的节能。
-
公开(公告)号:CN203537607U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20522918.3
申请日:2013-08-26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H05B3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20/4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亮LED频闪灯,属于光源控制领域。包括频闪/爆闪同步检测电路,电路中接线端子J2的端口分别与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1正极和负极连接;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1的正极与二极管D2串联后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同时,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1的正极与电阻R8串联后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串联后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其集电极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同时与光电耦合器U2的输入端口连接,光电耦合器U2的输出端口与主控制器的输入端口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其发射极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同时接地。本实用新型使用频闪控制电路对LED灯进行频闪和爆闪控制,提高了光源的利用率和抓拍照片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203608406U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320534753.1
申请日:2013-08-29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LED补光灯,属于光源控制技术领域。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交流市电过零检测电路、工频方波信号输出电路和PWM调光电路;接线端子J1的端口1和端口2分别与交流市电过零检测电路的压敏电阻RV1的两端相连,压敏电阻RV1的两端分别连接电阻R1和电阻R2后与二极管D1正负极并联,二极管D1正负极与光电耦合器U1的输入端口相连,光电耦合器U1的输出端口与主控制器连接。接线端子J1的端口1和端口2分别连接工频方波信号输出电路的电阻R4和电阻R5后与二极管D2正负极并联,二极管D2正负极与光电耦合器U2的输入端口相连,光电耦合器U2的输出端口与接线端子J2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与设备的同步问题,同时实现闪光灯的节能。
-
公开(公告)号:CN202033678U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1120121539.4
申请日:2011-04-22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G05D2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湿度监控装置,是一种基于电力线传输的网络型温湿度监控装置,包括温湿度监测单元、集成单元和中央单元;温湿度监测单元和集成单元通过电力线通信连接,用以采集现场温湿度数据并发送至集成单元;集成单元与中央单元通过RS232接口通信连接,用以将现场多点温湿度数据打包后发送至中央单元生成报表数据。集成单元根据设定的采集时间间隔,定期通过电力线网络向各温湿度监测单元发送数据采集命令;监测单元收到该命令后,开始采集现场温湿度数据,并把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电力线网络发送给集成单元;集成单元收到监测单元发来的现场数据后,通过显示模块显示,并把数据打包通过RS232接口发送到中央单元;中央单元收到集成单元发来的数据,并形成报表。本实用新型电路简单,成本低,工作效率高,精度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