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72775A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810217030.6
申请日:2018-03-16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nventor: 丁左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能耗无抛锚电动汽车及该电动汽车的驱动方法,主减速器的输入轴通过万向节与动力轴相连接,动力轴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动力轴轴承支撑在汽车底盘上,动力轴上自前向后依次安装有第一、二、三和四主轴轮,第一、二、三和四主轴轮对应通过第一、二、三和四皮带与相应的第一、二、三和四驱动轮传动连接;第一驱动轮固定在电机一的输出轴上,第二、三至四驱动轮各自通过离合装置由相应的电机二、电机三至电机四驱动;电机一至电机四均由主电池供电,当主电池亏电时,自动投入应急电池供电。驱动时根据汽车需要动力的大小,由电机控制芯片控制依次投入各电机,各电机的工作效率高,可大大延长车辆单次充电行驶里程。
-
公开(公告)号:CN101722943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810155929.6
申请日:2008-10-21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B60T7/10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纯电动汽车起步加速过程电流过大导致能量浪费以及蓄电池组循环使用寿命缩短的缺点,公开了一种纯电动汽车用液压储能制动能量再生装置。该装置能够把纯电动汽车制动过程中的动能储存起来,在起步加速过程中把所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使汽车起步加速到一定速度。本装置包括液压能/机械能传递及转换装置、液压传动装置、液压储能装置、液压系统过压保护装置、手动卸压装置和电控装置。通过在纯电动汽车上安装纯电动汽车用液压储能制动能量再生装置,能够达到延长纯电动汽车蓄电池组循环使用寿命、节省电能、提高车辆续驶里程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7703040B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710870343.7
申请日:2017-09-19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膜式水压夹紧橡胶密封混凝土抗渗试验装置,属于建筑材料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模套、橡胶套和水压舱,其中水压舱包括舱体和隔膜。实验时将圆台状混凝土试件放在隔膜上,再把橡胶套套在试件上,再把模套套在橡胶套上。当水压舱接通高压水后,隔膜将试件和橡胶套顶起,模套因被舱体上的扣齿圈限制不能向上移动,故橡胶套被试件和模套内壁挤压,试件侧面因而被橡胶套密封。模套上设有限位螺钉,限制试件和模套的间隙即限制橡胶套的压缩量。采用这种试验装置,密封橡胶套可以重复使用,操作方便简单。试件和模套可以单独搬运,劳动强度较低。借助扣齿圈和活塞,当水压舱接通高压水后模套在台架上自动闭锁加紧,快捷省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312883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217046.7
申请日:2018-03-16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nventor: 丁左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续航高效率电动汽车及该电动汽车的驱动方法,主减速器的输入轴通过万向节与动力轴相连接,动力轴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动力轴轴承支撑在汽车底盘上,动力轴上自前向后依次安装有第一、二、三和四主轴轮,第一、二、三和四主轴轮对应通过第一、二、三和四皮带与相应的第一、二、三和四驱动轮传动连接;第一驱动轮固定在电机一的输出轴上,第二、三至四驱动轮各自通过离合装置由相应的电机二、电机三至电机四驱动;电机一至电机四均由主电池供电,当主电池亏电时,自动投入备用电池向主电池补充充电。驱动时根据汽车需要动力的大小,由电机控制芯片控制依次投入各电机,各电机的工作效率高,可大大延长车辆单次充电行驶里程。
-
公开(公告)号:CN106028762B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10568090.3
申请日:2016-07-19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nventor: 丁左武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车控制系统的双冷却综合系统,包括:水冷散热器,具有热交换水箱、供水系统以及散热系统;半导体制冷片,具有产生高温的面和产生低温的面,产生低温的面与电动车控制系统的散热面接触、产生高温的面与热交换水箱的热交换面接触;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电动车控制系统的温度;CPU主控模块,其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输出端分别与半导体制冷片、供水系统以及散热系统电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电动车控制系统产生的热传导到散热面,半导体制冷片的产生低温的面对电动车控制系统进行冷却,半导体制冷片的产生高温的面产生的热传导到热交换水箱的热交换面完成热量交换,冷却水通过管路输送到散热系统,在风扇的作用下,热量快速散发到周围环境中。
-
公开(公告)号:CN106020284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67931.9
申请日:2016-07-19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nventor: 丁左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23/20 , F25B21/02 , F25B49/00 , F25B2321/0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车控制系统的电冷却系统,包括:散热片;半导体制冷片,具有产生高温的面和产生低温的面,产生低温的面与电动车控制系统的散热面接触、产生高温的面与散热片的底面接触;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控制器壳的温度;CPU主控模块,其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光耦,其输入端与CPU主控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MOS管,其G极与光耦的输出端电连接、S极与半导体制冷片电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控制器驱动模块产生的热,通过驱动模块的散热面传导到控制器壳,半导体制冷片产生低温的面对控制器壳进行冷却,而半导体制冷片产生高温的面产生的热传导到散热片,散热片把热量散发到空气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693034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293644.X
申请日:2013-07-15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电动汽车电液比例阀控泵/马达液压助力系统。本发明包括液压驱动回路、复合制动系统及电控器。液压驱动回路包括液压泵/马达、高、低压蓄能器、电磁换向阀、电液比例减压阀等。制动系统包括制动踏板、制动主缸、单向顺序阀、位移传感器等。液压泵/马达经分动器与动力电机及驱动桥耦合。制动时,液压泵由车辆惯性驱动给高压蓄能器充液,泵的驱动扭矩对车辆产生制动力。紧急制动时,制动主缸输出高压油进入制动轮缸,制动轮缸与液压泵一起产生制动力。车辆起步或加速时,若电机电流超限,液压马达将输出扭矩辅助电机驱动车辆,电机电流减小,动力电池的放电倍率亦减小,延长电池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8422880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217015.1
申请日:2018-03-16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nventor: 丁左武
IPC: B60L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工况电池系统、其均衡充电方法及驱动电动汽车的方法,电池一的阴极通过第一继电器的触头与控制器负极相连,电池一的阳极与电池二的阴极相连,电池二的阳极通过第三继电器的触头与电池三的阴极相连,电池三的阳极与电池四的阴极相连,电池四的阳极通过第二继电器的触头与控制器正极相连;电池一的阴极还通过第四继电器的触头与电池三的阴极相连,电池二的阳极通过第五继电器的触头与电池三的阳极相连,电池二的阳极还通过第六继电器的触头与电池四的阳极相连;电池一的阴极还通过第七继电器的触头与充电器的负极相连,充电器的正极通过第八继电器的触头与电池四的阳极相连。在出现亏电时,电动汽车可继续行驶至充电站。
-
公开(公告)号:CN108263186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810217014.7
申请日:2018-03-16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nventor: 丁左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电机驱动的电动汽车及电动汽车进行的多电机驱动方法,主减速器的输入轴通过万向节与动力轴相连接,动力轴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动力轴轴承支撑在汽车底盘上,动力轴上自前向后依次安装有第一、二、三和四主轴轮,第一、二、三和四主轴轮对应通过第一、二、三和四皮带与相应的第一、二、三和四驱动轮传动连接;第一驱动轮固定在电机一的输出轴上,第二、三至四驱动轮各自通过离合装置由相应的电机二、电机三至电机四驱动;电机一和电机三位于动力轴的右侧,电机二和电机四位于动力轴的左侧。驱动时根据汽车需要动力的大小,由电机控制芯片控制依次投入各电机,各电机的工作效率高,可大大延长车辆单次充电行驶里程。
-
公开(公告)号:CN103950389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410024996.X
申请日:2014-01-20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动汽车液控泵/马达助力系统,属液压传动技术领域。它包括泵/马达(5)和蓄能器(9)、(10)组成的主回路,液控比例阀(4)和助力缸(20)组成的助力控制回路及液控比例阀和制动缸(14)组成的制动控制回路。泵/马达经分动器(3)与电机(2)及驱动桥啮合。制动时车辆惯性驱动泵给蓄能器充液,泵则对车辆产生制动力矩。车辆起步时,蓄能器向马达供油,辅助电机驱动,避免动力电池过载,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通过制动踏板(16)和“油门”踏板(22)可控制液控比例阀输出油压,调节泵/马达的排量,从而控制液压制动和助力的强度。本发明的特点是采用全液压控制,具有环境适应性强,可靠性高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