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丙酮丁醇梭菌胞外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08738B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610580986.3

    申请日:2016-07-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丙酮丁醇梭菌胞外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丙酮丁醇梭菌种子液接种到发酵罐中,加入固定化材料,培养至固定化材料表面被丙酮丁醇梭菌生物膜完全覆盖;(2)用碱性溶液溶解丙酮丁醇梭菌的生物膜,离心去除菌体沉淀,向上清液中加入有机溶剂,使有机溶剂的体积分数为30%~90%,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醇、丙酮或丁醇,离心,收集沉淀;再加酸调节pH为3.5~10.0,收集沉淀,两次收集的沉淀即为胞外多糖。本发明提供的胞外多糖分离提取方法,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的特点。

    一种提高拜氏梭菌阿魏酸抗逆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94048B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510323508.X

    申请日:2015-06-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拜氏梭菌阿魏酸抗逆性的方法,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将拜氏梭菌中编码依赖于NADPH的FMN还原酶基因失活,使该基因在拜氏梭菌中不能正常表达,所述的拜氏梭菌为拜氏梭菌NCIMB 8052,所述的编码依赖于NADPH的FMN还原酶基因为Cbei_4693,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通过二型内含子基因敲除技术使拜氏梭菌中编码依赖于NADPH的FMN还原酶基因失活。该重组菌株具有较好的传代稳定性,当培养基中阿魏酸的浓度为0.5g/L时,出发菌株8052丁醇产量为0.7g/L,本发明构建重组菌丁醇产量达5.6g/L,说明通过本发明的方法提高了拜氏梭菌对阿魏酸的抗逆性。

    联产丁醇与2,3-丁二醇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505849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610046293.6

    申请日:2016-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联产丁醇与2,3-丁二醇的基因工程菌,它是导入了乙偶姻还原酶基因的产丁醇梭菌或者导入了乙酰乳酸脱羧酶基因和乙偶姻还原酶基因的产丁醇梭菌,所述的乙酰乳酸脱羧酶基因,其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7所示核苷酸序列中的任一种,所述的乙偶姻还原酶基因,其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8~11所示核苷酸序列中的任一种。本发明通过在丙酮丁醇梭菌中强化乙酰乳酸脱羧反应,将3-羟基丁酮产量由初始1.8g/L左右大幅提高到6.4g/L左右,进而在乙偶姻还原酶的作用下将乙偶姻转化为高达8.05g/L的2,3-丁二醇;而丙酮由4.5g/L左右降低至2.2g/L,显著提高了丙酮丁醇梭菌发酵的经济效益。

    一种中温直通式全玻璃真空集热管

    公开(公告)号:CN104075472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348597.9

    申请日:2014-07-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0 Y02P80/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温直通式全玻璃真空集热管,由玻璃外管(1)、玻璃内管(2)、第一波形膨胀节(3(A))、第二波形膨胀节(3(B))、第一金属联接管(9(A))和第二金属联接管(9(B))构成;玻璃外管(1)一端通过第一过渡联接环(6(A))与第一波形膨胀节(3(A))的一端封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过渡联接环(6(B))与第二波形膨胀节(3(B))的一端封接;波形膨胀节的另一端通过过渡联接环与玻璃内管(2)的两端封接;第一金属联接管(9(A))和第二金属联接管(9(B))分别焊接于第一波形膨胀节(3(A))和第二波形膨胀节(3(B))的外侧管口。本发明成本较低;封接难度减小;适用于工业用热和热能制冷等太阳能中温热利用系统。

    一种丙酮丁醇梭菌胞外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08738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80986.3

    申请日:2016-07-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B37/006 C08B37/00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丙酮丁醇梭菌胞外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丙酮丁醇梭菌种子液接种到发酵罐中,加入固定化材料,培养至固定化材料表面被丙酮丁醇梭菌生物膜完全覆盖;(2)用碱性溶液溶解丙酮丁醇梭菌的生物膜,离心去除菌体沉淀,向上清液中加入有机溶剂,使有机溶剂的体积分数为30%~90%,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醇、丙酮或丁醇,离心,收集沉淀;再加酸调节pH为3.5~10.0,收集沉淀,两次收集的沉淀即为胞外多糖。本发明提供的胞外多糖分离提取方法,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的特点。

    一种中温直通式全玻璃真空集热管

    公开(公告)号:CN104075472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348597.9

    申请日:2014-07-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0 Y02P80/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温直通式全玻璃真空集热管,由玻璃外管(1)、玻璃内管(2)、第一波形膨胀节(3(A))、第二波形膨胀节(3(B))、第一金属联接管(9(A))和第二金属联接管(9(B))构成;玻璃外管(1)一端通过第一过渡联接环(6(A))与第一波形膨胀节(3(A))的一端封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过渡联接环(6(B))与第二波形膨胀节(3(B))的一端封接;波形膨胀节的另一端通过过渡联接环与玻璃内管(2)的两端封接;第一金属联接管(9(A))和第二金属联接管(9(B))分别焊接于第一波形膨胀节(3(A))和第二波形膨胀节(3(B))的外侧管口。本发明成本较低;封接难度减小;适用于工业用热和热能制冷等太阳能中温热利用系统。

    联产丁醇与2,3-丁二醇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505849B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610046293.6

    申请日:2016-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联产丁醇与2,3‑丁二醇的基因工程菌,它是导入了乙偶姻还原酶基因的产丁醇梭菌或者导入了乙酰乳酸脱羧酶基因和乙偶姻还原酶基因的产丁醇梭菌,所述的乙酰乳酸脱羧酶基因,其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7所示核苷酸序列中的任一种,所述的乙偶姻还原酶基因,其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8~11所示核苷酸序列中的任一种。本发明通过在丙酮丁醇梭菌中强化乙酰乳酸脱羧反应,将3‑羟基丁酮产量由初始1.8g/L左右大幅提高到6.4g/L左右,进而在乙偶姻还原酶的作用下将乙偶姻转化为高达8.05g/L的2,3‑丁二醇;而丙酮由4.5g/L左右降低至2.2g/L,显著提高了丙酮丁醇梭菌发酵的经济效益。

    一种提高拜氏梭菌阿魏酸抗逆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94048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323508.X

    申请日:2015-06-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拜氏梭菌阿魏酸抗逆性的方法,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将拜氏梭菌中编码依赖于NADPH的FMN还原酶基因失活,使该基因在拜氏梭菌中不能正常表达,所述的拜氏梭菌为拜氏梭菌NCIMB?8052,所述的编码依赖于NADPH的FMN还原酶基因为Cbei_4693,其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本发明通过二型内含子基因敲除技术使拜氏梭菌中编码依赖于NADPH的FMN还原酶基因失活。该重组菌株具有较好的传代稳定性,当培养基中阿魏酸的浓度为0.5g/L时,出发菌株8052丁醇产量为0.7g/L,本发明构建重组菌丁醇产量达5.6g/L,说明通过本发明的方法提高了拜氏梭菌对阿魏酸的抗逆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