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9619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310054434.9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12P1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科学领域,涉及一种双酶完全解聚热塑性聚酯型聚氨酯塑料的方法,具体以聚酯型聚氨酯塑料为底物,加入酯酶PETase和酯酶Aes72进行解聚反应。其中PETase水解酯键部分,Aes72主要水解氨基甲酸酯键,双酶协同促进热塑性聚酯型聚氨酯塑料的完全解聚。本发明利用双酶降解PBA‑PU,提高酶解效率的同时可以将PBA‑PU完全解聚成单体MDA,利用解聚后产生的单体进行再聚合或者其他高值化利用,从而提高产物利用率,提高酶法降解热塑性聚酯型聚氨酯塑料的竞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919353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83493.1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12N9/18 , B09B3/60 , C08J11/10 , B09B101/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疏水性增强的LCCICCG突变蛋白及其应用,将LCCICCG蛋白氨基酸序列的第53、81、179、197、228、229、266或278位氨基酸残基突变为苯丙氨酸,获取突变体D53F、G81F、P179F、N197F、S228F、T229F、N266F或N278F,即所述突变蛋白。本发明的突变蛋白相比野生型蛋白疏水性显著增强,且经PET解聚实验验证,突变蛋白在低酶载量的情况下,对PET解聚的效率相比野生型蛋白显著提高,具经济可行性,且具有产物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481137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011412031.X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枝孢菌及其在降解聚氨酯塑料中的应用,所述株枝孢菌的分类命名为枝孢菌(Cladosporium sp.),菌株名为P7,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菌株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0627,保藏日期为2020年10月23日。本发明所采用的菌株P7可以利用Impranil DLN为唯一碳源生长,在7天内对水性聚氨酯Impranil DLN的降解率达95.8%。此外,该菌株对聚氨酯泡沫有着较高的降解效果,在15d可降解86.6%聚氨酯泡沫。因此,本发明对于塑料废弃物的生物治理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79236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283893.5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12P1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酶协同解聚氨基甲酸酯键制备苯胺单体的方法。该方法具体是将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为底物,通过加入酰胺酶SP1和酯酶Aes72进行解聚反应得到苯胺单体。本发明所述酰胺酶SP1与酯酶Aes72均作用于氨基甲酸酯键,但对TDI基氨基甲酸酯键具有位置水解偏好性,双酶协同可实现偏好互补作用实现氨基甲酸酯的完全解聚,且SP1具有很高的MDI基氨基甲酸酯水解活性。本发明利用双酶降解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大大提高了酶解效率,利用解聚后产生的苯胺单体可进行光气化反应重新制备异氰酸酯,实现聚氨酯苯胺单体的循环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802826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78586.4
申请日:2024-02-0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12N9/18 , C12N15/55 , C12N1/19 , C12N15/81 , B09B3/60 , C08J11/10 , B09B101/75 , C12R1/84 , C08L75/04 , C08L7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水解聚酯型聚氨酯塑料的真菌角质酶及其应用,所述角质酶的编码基因cpcut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使用的真菌角质酶CpCut1能够在短时间内高效降解不同类型的聚酯型PU底物(#imgabs0#DLN,PBA‑PU和固性PU泡沫)。以#imgabs1#DLN为底物时,CpCut1在30min后对#imgabs2#DLN的降解率达到100%;以PBA‑PU薄膜在12h后的降解率达到40.5%;在以PU泡沫为底物时,CpCut1对PU泡沫的降解率为20.6%。并且发现CpCut1对三种PU的降解效果均优于其他三种已报道的聚酯角质酶。
-
公开(公告)号:CN112481137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412031.X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枝孢菌及其在降解聚氨酯塑料中的应用,所述株枝孢菌的分类命名为枝孢菌(Cladosporium sp.),菌株名为P7,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菌株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0627,保藏日期为2020年10月23日。本发明所采用的菌株P7可以利用Impranil DLN为唯一碳源生长,在7天内对水性聚氨酯Impranil DLN的降解率达95.8%。此外,该菌株对聚氨酯泡沫有着较高的降解效果,在15d可降解86.6%聚氨酯泡沫。因此,本发明对于塑料废弃物的生物治理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63959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27049.7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表达塑料降解酶LCCICCG的重组毕赤酵母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以毕赤酵母为宿主细胞,异源表达了塑料降解酶的编码基因lccICCG,构建得到了单拷贝、多拷贝的重组毕赤酵母菌。并通过优化培养条件、显著提升了塑料降解酶蛋白的表达量和生物量;通过优化发酵策略,实现了在5L发酵罐中LCCICCG蛋白的高密度发酵生产,为实现该蛋白的大规模工业生产提供了技术基础。这些改进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业生产的成本,还为塑料解聚酶的商业化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681471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49902.4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学生物法联用降解聚氨酯产生胺类单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催化剂作用下,聚氨酯和醇解剂进行醇解反应,得到醇解产物;(2)于缓冲溶液中,所得醇解产物经酯酶进行酶解反应,得到胺类单体;所述酯酶包括酯酶Aes72。本发明通过化学法和生物法联用降解聚氨酯,降低能耗的同时实现了TDA/MDA单体的制备,酶解后产生的单体可重新合成异氰酸酯,实现原料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710558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251721.0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12N1/19 , C12N15/81 , C12N15/65 , C12N9/16 , C12N15/70 , C12N15/55 , C12P7/44 , B09B3/60 , C12R1/84 , B09B101/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间接表面展示PETase蛋白的重组毕赤酵母,包括:(1)在毕赤酵母GS115中异源表达3×IM7‑SED1融合蛋白,构建IM7酵母。(2)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异源表达CL7‑PETase融合蛋白,构建CL7‑PETase蛋白。(3)将IM7酵母和CL7‑PETase蛋白进行结合,实现PETase蛋白在毕赤酵母上的表面展示。本发明采用的间接表面展示的构建方法,克服了直接表面展示系统的表达量不足的缺点,同时与游离酶相比具有稳定性高,分离回收容易,连续操作可控,工艺简便的特点,并且表面展示酶区别于传统的物理或化学的固定化方法,对于PET这种刚性底物,表面展示酶更能充分有效地与底物接触,最大限度催化底物,可作为全细胞催化剂应用于PET塑料降解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52235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415612.9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评价聚氨酯降解的体系,将降解聚氨酯菌的种子液接入含有聚氨酯的无机盐培养基中培养,降解聚氨酯,再通过质量损失、电镜扫描、红外光谱检测、凝胶色谱检测、浊度和降解产物鉴定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的方法来评价降解效果;其中,所述的聚氨酯为水性聚氨酯或聚氨酯薄膜。本发明建立了一种评价聚氨酯降解的体系,即对两种聚氨酯底物(PU模拟物Impranil DLN和PU薄膜),通过微生物降解,基于物理表征的浊度变化、质量损失、表面降解情况等手段和基于化学表征的表面官能团变化、分子量变化、降解产物的鉴定等手段来评估聚氨酯底物的降解情况,从而能完整表征聚氨酯的降解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