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68787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610050324.5
申请日:2016-01-2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IPC: C02F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式双级曝气生物滤池及其污水处理工艺,适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滤池主体为钢罐形,罐体中心为装填有悬浮填料的初级曝气生物滤池,污水进入初级曝气生物滤池同时曝气,实现对污水部分碳化和氨化以及SS的去除,中心滤柱外围为装填有经柠檬酸钠改性的沸石滤料二级曝气生物滤池和三级曝气生物滤池;通过控制二级曝气生物滤池溶解氧,实现同步硝化与反硝化,最后污水进过三级曝气生物滤池进一步氧化有机物,提高出水水质;三个曝气生物滤池都装有独立的反冲洗装置,可独立进行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反冲洗;本发明可同时完成碳化、硝化与反硝化反应,提高了曝气生物滤池的脱碳与脱氮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668787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50324.5
申请日:2016-01-2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IPC: C02F3/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30 , C02F23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式双级曝气生物滤池及其污水处理工艺,适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滤池主体为钢罐形,罐体中心为装填有悬浮填料的初级曝气生物滤池,污水进入初级曝气生物滤池同时曝气,实现对污水部分碳化和氨化以及SS的去除,中心滤柱外围为装填有经柠檬酸钠改性的沸石滤料二级曝气生物滤池和三级曝气生物滤池;通过控制二级曝气生物滤池溶解氧,实现同步硝化与反硝化,最后污水进过三级曝气生物滤池进一步氧化有机物,提高出水水质;三个曝气生物滤池都装有独立的反冲洗装置,可独立进行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反冲洗;本发明可同时完成碳化、硝化与反硝化反应,提高了曝气生物滤池的脱碳与脱氮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232766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50221.9
申请日:2014-09-05
Applicant: 南京大学连云港高新技术研究院 ,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69 , C12Q2531/113 , C12Q2565/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检测废水系统中氨氧化菌群落结构和丰度的方法,具体步骤包括:(A)提取废水系统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全部基因组DNA;(B)以全部基因组DNA为模板,以序列号为SEQIDNo.1的amoA1F和序列号为SEQIDNo.2的amoA2R为引物进行PCR扩增;(C)以罗氏454焦磷酸测序法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对测序结果运用Mothur程序划分操作分类单元,选择操作分类单元中具有99%相似度的代表性序列与数据库GenBank中公开序列进行在线BLASTn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划分系统进化树,得到氨氧化菌的群落结构分布和丰度;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检测迅速、序列分析准确度高,能够定性分析氨氧化菌的不同群落结构组成,定量分析氨氧化菌不同种属的丰度,并且可同时对多个样品分析,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易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82848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299764.3
申请日:2025-03-1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系统及其智慧调控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智能调控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构建机器学习的数据集并处理,得到训练集和测试集;基于训练集,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建立预测模型,评估预测性能以选出最优预测模型;将数据集中数据作为特征数据进行重要性分析,识别关键特征;以关键特征作为优化调控参数,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构建最优控制策略。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利用大量系统运行参数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等多维数据,利用机器学习方法构建并优选系统脱氮性能预测模型,充分反映系统的运行特征,针对特定场景设计形成独特的最优控制策略,提高了策略的适应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41056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510036406.3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12N1/20 , C02F3/34 , C12R1/01 , C02F101/38 , C02F103/34 , C02F1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降解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微生物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该微生物为筛选自无锡市政污水处理厂膜生物反应器的活性污泥的嗜吡啶红球菌(Rhodococcus pyridinivorans)Rho48,具有广谱性,能够降解和矿化吲哚、喹啉、苯并噻唑或吡啶在内的多种含氮杂环化合物。还可以将其与赤红球菌(Rhodococcus ruber)Rho4组合使用,两者可以形成复合菌群,能够进一步提高对含氮杂环化合物降解和矿化效果,尤其是吲哚。无论是Rho48单独使用,还是与Rho4组合使用,均能够降解和矿化至少包括喹啉、苯并噻唑或吡啶在内的三种含氮杂环化合物,使得处理含氮杂环化合物废水,尤其是同时含有多种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复合污染废水时,具有更多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2991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420923.2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机‑生物杂合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该无机‑生物杂合体由多壁碳纳米管和来自反硝化生物滤池的活性污泥杂合而成,将其用于氢基膜生物反应器(H2‑MBfR)进行废水脱氮,无机‑生物杂合体能够附着在中空纤维膜上形成生物膜,提高H2和NO3‑在生物膜中的扩散速率,从而有效缓解H2‑MBfR的双底物扩散限制,进而提高其H2利用率,降低爆炸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176619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676775.0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2F3/00 , C01C1/02 , C02F101/1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废水中氨回收的生物电活性提氨膜,包括阳离子交换膜;在阳离子交换膜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生物阳极和提氨阴极;在生物阳极侧铺设有与废水接触的流道网,在提氨阴极侧铺设有与空气接触的流道网。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生物电活性提氨膜的制备方法。将本发明生物电活性提氨膜应用于高有机高氨氮废水中进行氨回收,不仅能够得到高纯度的氨水溶液,还能够实现低至1.16 kWh/kg NH3‑N的氨回收能耗,相比于同条件下的传统电化学氨回收技术,本发明提氨能耗降低了6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9410562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036406.3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12N1/20 , C02F3/34 , C12R1/01 , C02F101/38 , C02F103/34 , C02F1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降解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微生物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该微生物为筛选自无锡市政污水处理厂膜生物反应器的活性污泥的嗜吡啶红球菌(Rhodococcus pyridinivorans)Rho48,具有广谱性,能够降解和矿化吲哚、喹啉、苯并噻唑或吡啶在内的多种含氮杂环化合物。还可以将其与赤红球菌(Rhodococcus ruber)Rho4组合使用,两者可以形成复合菌群,能够进一步提高对含氮杂环化合物降解和矿化效果,尤其是吲哚。无论是Rho48单独使用,还是与Rho4组合使用,均能够降解和矿化至少包括喹啉、苯并噻唑或吡啶在内的三种含氮杂环化合物,使得处理含氮杂环化合物废水,尤其是同时含有多种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复合污染废水时,具有更多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986843B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510340291.3
申请日:2015-06-1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2F1/62 , C02F1/52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型重金属Cu2+螯合剂及其应用,所述螯合剂是由多羧基氨基酸溶液、膨润土和多羧基氨基酸溶液混合后烘干获得的;该复合型重金属Cu2+制备过程简系统,特别是在受重金属Cu2+污染的城市污水处理中,其能够彻底去除生物污水处理系统中Cu2+对微生物的毒害作用,以消除Cu2+对总氮去除率的抑制,并能够有效杜绝Cu2+的毒性富集。
-
公开(公告)号:CN104591378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79057.X
申请日:2015-02-1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2F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 C02F3/1205 , C02F3/341 , C02F2203/004 , C02F23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化污泥膨胀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属于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进水口、二沉池和出水口,所述的二沉池的底端出口连接有污泥回流管道,按污泥回流管道内的流向,上述的污泥回流管道上依次安装有污泥回流泵、剪切器和H2O2加药管,所述的污泥回流管道和进水口连接至淘选池的进水端;所述的淘选池中设有Ca(ClO)2加药管和第一曝气支管,所述的淘选池的出水端与好氧池相连,所述的好氧池中设有第二曝气支管;所述的二沉池通过管道与好氧池相连接,所述的二沉池设有出水口。本发明通过工艺改进,有针对性地分类解决了污泥沉降性问题,可以在短期内有效地控制污泥膨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