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发光二极管集成的超表面偏振调制器

    公开(公告)号:CN116626920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899405.2

    申请日:2023-07-2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偏振调制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与发光二极管集成的超表面偏振调制器。底部集成有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偏振调制器由超表面结构组成,超表面结构由单元晶胞周期性排列而成,单元晶胞包括第一金属微纳结构层、第二金属微纳结构层和电介质隔离层,每个单元晶胞的第一金属微纳结构层均包括沿单元晶胞长度方向排列的一段或多段第一矩形金属块,第二金属微纳结构层均包括沿特定方向排列的多段第二矩形金属块,第一矩形金属块与沿特定方向排列的第二矩形金属块之间具有相对夹角。其具有较好的透过率和消光比,且具有更高的偏振转换度和较低的能量损耗。

    一种p型铱镓氧合金外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63421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57041.1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p型铱镓氧合金外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p型铱镓氧合金外延薄膜的化学式为(IrxGa1‑x)2O3,且x≤0.05;其晶相为α相、ε相、β相中的一种。α‑Ir2O3为六方刚玉结构,Ir3+离子仅占据八面体位置。在高Ga组分(IrxGa1‑x)2O3(x≤0.05)外延薄膜中,可通过Ir3+离子仅取代占据八面体位置的Ga3+离子的前提下实现晶相调控,具体通过改变Mist‑CVD中衬底温度实现(IrxGa1‑x)2O3(x≤0.05)外延薄膜的晶相调控,实现与α‑Ga2O3、ε‑Ga2O3、β‑Ga2O3晶型匹配且晶格失配极小的目标,是晶体结构复杂的Ga2O3的理想p型材料制备方案,为进一步开发Ga2O3在功率器件及射频器件领域的新型结构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一种日盲紫外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64504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298336.6

    申请日:2020-04-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日盲紫外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探测元件由上至下包括由金属和氧化物的多周期滤波结构(或称滤波层),紫外吸收体、叉指电极层、衬底层;多周期滤波结构顶部,底部均为电解质隔离层;由金属薄膜和电介质薄膜交替的多周期滤波结构生长在探测器的电介质隔离层上。多周期滤波结构尤其是交替生长氧化铝和铝。探测器结构采用背电极MSM结构,金属叉指电极制备在紫外吸收体与衬底之间,光信号从器件正面经过滤波结构射入紫外吸收体中,以避免叉指电极的阻挡,有效提高吸收效率。可实现日盲紫外波段的高效探测,同时对可见光、红外波段具有高抑制作用。

    一种基于叔丁醇前驱体的常压MOCVD外延生长α- Ga2O3薄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80456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224531.7

    申请日:2025-02-2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叔丁醇前驱体的常压MOCVD外延生长α‑ Ga2O3薄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清洗衬底,将清洗过的衬底置于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的反应室基座上;向反应室中通入氮气,将反应室的气压调至常压;对反应室中的衬底进行高温预处理,高温预处理的条件为1000~1200℃、15~30 min;将衬底降温到570~630℃,以三乙基镓为镓源前驱体,叔丁醇为氧源前驱体,在衬底上生长α‑Ga2O3薄膜样品;对α‑Ga2O3薄膜样品进行降温至室温,同时通入氮气,得到α‑Ga2O3薄膜。利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制备得到高质量、高速生长的纯相亚稳态α‑Ga2O3薄膜。

    一种日盲紫外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64504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010298336.6

    申请日:2020-04-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日盲紫外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探测元件由上至下包括由金属和氧化物的多周期滤波结构(或称滤波层),紫外吸收体、叉指电极层、衬底层;多周期滤波结构顶部,底部均为电解质隔离层;由金属薄膜和电介质薄膜交替的多周期滤波结构生长在探测器的电介质隔离层上。多周期滤波结构尤其是交替生长氧化铝和铝。探测器结构采用背电极MSM结构,金属叉指电极制备在紫外吸收体与衬底之间,光信号从器件正面经过滤波结构射入紫外吸收体中,以避免叉指电极的阻挡,有效提高吸收效率。可实现日盲紫外波段的高效探测,同时对可见光、红外波段具有高抑制作用。

    一种与发光二极管集成的超表面偏振调制器

    公开(公告)号:CN11662692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899405.2

    申请日:2023-07-2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偏振调制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与发光二极管集成的超表面偏振调制器。底部集成有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偏振调制器由超表面结构组成,超表面结构由单元晶胞周期性排列而成,单元晶胞包括第一金属微纳结构层、第二金属微纳结构层和电介质隔离层,每个单元晶胞的第一金属微纳结构层均包括沿单元晶胞长度方向排列的一段或多段第一矩形金属块,第二金属微纳结构层均包括沿特定方向排列的多段第二矩形金属块,第一矩形金属块与沿特定方向排列的第二矩形金属块之间具有相对夹角。其具有较好的透过率和消光比,且具有更高的偏振转换度和较低的能量损耗。

    基于超材料结构的偏振光调制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73160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111169488.7

    申请日:2021-10-0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材料结构的偏振光调制器及其制备方法。该偏振调制器包括超材料结构、ITO导电层、P型电极层、N型电极层和发光器件,其中,ITO导电层设于发光器件的表面,超材料结构和P型电极层位于ITO导电层上;超材料结构包括两个金属微纳结构层以及电介质隔离层,电介质隔离层位于两个金属微纳结构层之间。本发明基于偏振非对称转换的思路,使某一种线偏振光的能量全部或部分转换为与之正交的线偏振光,可突破传统50%能量损失的瓶颈。此外,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基于材料生长和集成电路工艺,具有器件制备简单、便于集成、成本低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