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04486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410250115.6
申请日:2014-06-06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冷却系统主循环泵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水冷主循环泵控制保护系统中增加对于主循环泵供电电压的实时监测,当水冷却系统运行数据采集模块监视到水冷却系统主循环流量低或者水冷却系统进阀压力低、主泵过流等故障信号时,能够通过供电电压快速判断主循环泵故障原因。针对瞬时掉电情况能够保持主循环泵运行状态不变,减少主循环泵频繁切换对于整个水冷却系统稳定运行的影响,对于主循环泵供电异常导致的主循环泵故障水冷却系统能够快速发出请求停运信号。本发明提高了水冷却系统主循环泵操作的可靠性,降低由于供电电压干扰导致主循环泵频繁切换的可能性,针对供电异常情况能够快速反应,有效的提高水冷却系统运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204486B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410250115.6
申请日:2014-06-06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冷却系统主循环泵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水冷主循环泵控制保护系统中增加对于主循环泵供电电压的实时监测,当水冷却系统运行数据采集模块监视到水冷却系统主循环流量低或者水冷却系统进阀压力低、主泵过流等故障信号时,能够通过供电电压快速判断主循环泵故障原因。针对瞬时掉电情况能够保持主循环泵运行状态不变,减少主循环泵频繁切换对于整个水冷却系统稳定运行的影响,对于主循环泵供电异常导致的主循环泵故障水冷却系统能够快速发出请求停运信号。本发明提高了水冷却系统主循环泵操作的可靠性,降低由于供电电压干扰导致主循环泵频繁切换的可能性,针对供电异常情况能够快速反应,有效的提高水冷却系统运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6594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311489075.6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混合直流输电阀组、直流输电系统、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属于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包括不控阀组,以及半控阀组或全控阀组,当所述半控阀组串联连接所述不控阀组,所述半控阀组的阳极和所述不控阀组的阴极相连,或者,所述半控阀组的阴极和所述不控阀组的阳极相连;当所述全控阀组串联连接所述不控阀组,所述全控阀组的负极和所述不控阀组的阴极相连,或者,所述全控阀组的正极和所述不控阀组的阳极相连;所述半控阀组包括电网换相换流器,所述全控阀组包括电压源换流器,所述不控阀组包括桥式不控整流电路。本申请利用半控阀组或全控阀组的直流电压或直流电流控制性能,控制与不控阀组的串联电路,解决不控阀组的可控性差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201773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410249814.9
申请日:2014-06-06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功率电力电子设备用纯水冷却系统中冷却器的控制方法,所述冷却器控制包括温度监视模块、冷却器状态监测模块以及控制各组冷却器工作状态的冷却器控制模块;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实时监测冷却系统中冷却介质的温度以及各组冷却器工作状态,并对每组冷却器的运行时间进行计算;(2)将采集的冷却系统中冷却介质的温度和计算出的各组冷却器运行时间分别与对应的设定值进行比较,获得比较结果;(3)根据温度比较结果或者各组冷却器运行时间比较结果对冷却器进行启停控制。本发明提高了冷却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278764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204834.X
申请日:2013-05-27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IPC: G01R3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直流输电控制保护系统的板卡自动检测装置,包括工作站、检测主机和检测机箱;所述工作站包括显示器和主机,主机向检测主机下发控制指令,并接收来自检测主机的检测结果;显示器在主机的控制下显示人机界面;检测主机包括第一电源板卡、主机板卡和第一通讯板卡,主机板卡根据工作站的指令控制检测机箱进行相应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返回工作站;第一通讯板卡在主机板卡的控制下起到向上与工作站通讯和向下与检测机箱通讯的功能;检测机箱包括第二电源板卡、第二通讯板卡和检测辅助板卡,检测辅助板卡通过接口线束与被测板卡相连接。此装置可自动、全面检测插件板卡的硬件、软件和功能,同时满足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多方面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461672B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310414904.4
申请日:2013-09-12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延长电力系统数字仿真模型仿真总时长的方法及装置,脉冲控制器根据画图精度的要求输出控制信号,使用所述控制信号选择不同的仿真画图时间步长,按照所选择的不同的仿真画图时间步长进行画图。对仿真研究不关心的大部分波形进行粗略画图,大致了解波形的趋势,对仿真研究关心的小部分波形进行精细画图,满足研究需要;同时画图的总点数较少,满足数字仿真模型长时间仿真的需要;不需要每次手动逐个删减录波变量,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426159A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310374831.0
申请日:2013-08-23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J3/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60 , H02J3/36 , H02J2003/3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三极直流输电协调控制方法,三极直流输电系统采用三极控制、极控制两级进行控制,三极控制协调各极功率/电流的分配,生成各极功率/电流指令,极控制接受三极控制发出的功率/电流等指令,实现各极功率/电流的精确控制;三极控制包括三极电流调制控制和三极功率控制两种控制模式,三极电流调制控制模式下,三极控制通过对三个极的电流指令进行调制,使流过接地极的电流保持平衡;三极功率控制模式下,三极直流总功率保持恒定,各极直流功率按各极直流电压绝对值大小进行分配。此种控制方法可实现三极直流各极功率/电流的协调控制,保证三极直流系统稳定运行,满足交流线路改造成直流输电线路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3823384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092347.3
申请日:2014-03-13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仿真模型中开关位置控制方法,其特征是:采用开关初始状态元件与开关控制程序相配合的方法来控制开关位置;开关初始状态元件是用仿真软件自定义功能开发的元件,其输入为系统控制模式,输出为开关的初始位置状态,根据系统控制模式的不同,预定义每种控制模式下每个开关的位置状态,系统当前控制模式改变时,输出的开关位置状态即按照预定义状态自动改变;由开关初始状态元件控制开关的初始状态,开关控制程序控制模型运行过程中开关的实时状态,开关初始状态元件的输出为开关初始位置信号,开关控制程序元件输出为开关断开命令和开关闭合命令,两者的输出信号经过配合电路处理后共同决定开关的最终位置状态。通过本发明方法,不需要修改仿真模型,便于在以模型的系统控制模式为变量进行的仿真中采用多重运行技术,提高仿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29389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210696376.5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新能源发电系统,属于大功率电力电子应用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低压新能源场站、送端电压变换系统和高压直流直挂储能,使得新能源发电设备通过该系统向电力系统输送功率。该系统配置的高压直流直挂储能能够平抑新能源波动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并可向电网提供调峰、调频、备用、黑启动、需求响应支撑,亦能在故障时候可以对盈余的功率进行回收利用,节约能源。另外该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新能源发电系统通过连接提供转动惯量功能的DC/AC换流器并入交流电力系统,使得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新能源发电系统具备向交流电力系统提供类似传统电机所具有的惯性和阻尼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436724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910789028.0
申请日:2019-08-26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换流装置及其组件、无功补偿装置、换流器及其控制方法。该换流装置包括:开关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可控半导体器件和第二可控半导体器件;电容器,与开关单元并联连接;耗能均压单元,与电容器并联,并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电阻器和第二电阻器以及第三可控半导体器件,第三可控半导体器件与第一电阻器并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