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61515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0886568.6
申请日:2018-08-06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N5/07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团头鲂原代肝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选取健康、体重为30-50g的团头鲂幼鱼,用1%高锰酸钾进行全身消毒,从尾静脉采血后,无菌解剖采取肝脏。用胶原酶消化后经200目细胞筛过滤得到细胞悬液,经红细胞裂解液去除肝细胞中多余的红细胞,再经梯度离心去除细胞碎片。向得到的细胞沉淀加入适量完全培养基悬浮细胞,然后用细胞计数仪计算并调整细胞浓度,铺板后,放入28℃,5%CO2的细胞培养箱培养,48小时后观察贴壁情况。本发明创新性结合了研究物种的特点来分离培养肝细胞,得到的细胞活率高达90%以上,符合原代培养要求,为进一步开展团头鲂原代肝细相关实验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9123232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081482.2
申请日:2018-09-17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 江苏海普瑞饲料有限公司
IPC: A23K50/80 , A23K20/147 , A23K20/153 , A23K20/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K50/80 , A23K20/147 , A23K20/153 , A23K2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华绒螯蟹用诱食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中华绒螯蟹用诱食剂,其组成如下:棉粕酶解肽60‑70重量份、5’‑鸟苷酸二钠3‑6重量份、抗氧化剂1‑3重量份、防霉剂3‑5重量份、沸石粉1‑3重量份。一种中华绒螯蟹饲料,含有所述的中华绒螯蟹用诱食剂。该诱食剂在配合饲料中的添加量为0.2%‑0.8%。本发明从中华绒螯蟹的摄食习性出发,使用时能刺激其食欲,有效解决其摄食速度缓慢问题,提高中华绒螯蟹摄食速度和摄食量,有助于增加饲料利用率并促进消化。
-
公开(公告)号:CN109161515B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1810886568.6
申请日:2018-08-06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N5/07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团头鲂原代肝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选取健康、体重为30‑50g的团头鲂幼鱼,用1%高锰酸钾进行全身消毒,从尾静脉采血后,无菌解剖采取肝脏。用胶原酶消化后经200目细胞筛过滤得到细胞悬液,经红细胞裂解液去除肝细胞中多余的红细胞,再经梯度离心去除细胞碎片。向得到的细胞沉淀加入适量完全培养基悬浮细胞,然后用细胞计数仪计算并调整细胞浓度,铺板后,放入28℃,5%CO2的细胞培养箱培养,48小时后观察贴壁情况。本发明创新性结合了研究物种的特点来分离培养肝细胞,得到的细胞活率高达90%以上,符合原代培养要求,为进一步开展团头鲂原代肝细相关实验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3040293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398078.3
申请日:2021-04-14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A23K50/80 , A23K20/158 , A23K10/22 , A23K10/37 , A23K20/147 , A23K20/163 , A23K20/26 , A23K40/10 , A01K61/5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河蟹肌肉风味的饲料脂肪源及其应用研究,通过调整河蟹常规饲料原料中脂肪组成至如下配方:混合脂肪源3.5‑6.5份,二十二碳六烯酸1‑3份,二十碳五烯酸1‑3份,其中混合脂肪源由脂肪源A:脂肪源B=0:6~6:0的比例配制,脂肪源A中的脂肪酸组成如下:饱和脂肪酸1‑10%,油酸2‑10%,亚油酸70‑90%,亚麻酸5‑10%,脂肪源B中的脂肪酸组成如下:饱和脂肪酸50‑70%,油酸酸10‑30%,亚油酸1‑10%,亚麻酸1‑10%。饲喂由本发明公开的混合脂肪源的河蟹饲料可以促进河蟹的生长,醛类的丰度增加,具体表现为C6,9醛含量升高,改善河蟹肌肉风味品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