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污染土壤有效态砷含量和稻米籽粒砷积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51070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111271279.3

    申请日:2021-1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污染农田土壤有效态砷含量和稻米籽粒砷积累的方法。包括:选择缓释周期为3个月左右的缓释硝酸盐类氮肥,一般是在水稻移栽前或分蘖期施用,均匀撒在稻田表面,施用量为10~20 kg N/亩,采用正常田间水分管理等农业措施。本申请通过向土壤添加缓释硝酸盐持续释放硝酸根离子,可以促进厌氧条件下的土壤中三价砷氧化,降低土壤有效态砷含量和水稻籽粒中砷积累。采用正常的稻田水分管理,在显著降低稻米籽粒砷积累的同时,并且对水稻产量并不影响,无二次污染等特点。该方法具出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推广应用意义。

    一种降低污染土壤有效态砷含量和稻米籽粒砷积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51070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71279.3

    申请日:2021-1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污染农田土壤有效态砷含量和稻米籽粒砷积累的方法。包括:选择缓释周期为3个月左右的缓释硝酸盐类氮肥,一般是在水稻移栽前或分蘖期施用,均匀撒在稻田表面,施用量为10~20 kg N/亩,采用正常田间水分管理等农业措施。本申请通过向土壤添加缓释硝酸盐持续释放硝酸根离子,可以促进厌氧条件下的土壤中三价砷氧化,降低土壤有效态砷含量和水稻籽粒中砷积累。采用正常的稻田水分管理,在显著降低稻米籽粒砷积累的同时,并且对水稻产量并不影响,无二次污染等特点。该方法具出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推广应用意义。

    一株厌氧砷氧化、铁氧化脱氮新草螺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553107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011435416.8

    申请日:2020-12-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株厌氧砷氧化、铁氧化脱氮新草螺菌及其应用,该菌株被命名为脱氮新草螺菌(Noviherbaspirillumdenitrificans)HC18,于2019年12月26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M20191117。该菌株可以将砷污染环境的三价砷氧化为五价砷,二价铁氧化为不溶于水的铁氧化物沉淀,同时将砷吸附固定。本发明初步研究表明,本发明的菌株在治理水稻土重金属砷污染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株厌氧砷氧化、铁氧化脱氮新草螺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553107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435416.8

    申请日:2020-12-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株厌氧砷氧化、铁氧化脱氮新草螺菌及其应用,该菌株被命名为脱氮新草螺菌(Noviherbaspirillumdenitrificans)HC18,于2019年12月26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M20191117。该菌株可以将砷污染环境的三价砷氧化为五价砷,二价铁氧化为不溶于水的铁氧化物沉淀,同时将砷吸附固定。本发明初步研究表明,本发明的菌株在治理水稻土重金属砷污染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