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偏振图谱技术的种子活力检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6671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60287.2

    申请日:2024-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偏振图谱技术的种子活力检测装置,包括大行程电控移动平台、黑色纸板、种子样本、卤素光源、起偏器、镜头、高光谱分选仪、检偏器以及计算机,且各个部件均安装在暗箱内部;确保卤素光源发出的光,经过起偏器与种子样本反射后到达镜头并被高光谱分选仪捕捉;同时提供了检测方法,首先采集光谱数据;进行图像分析;接着对偏振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同时进行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降维,选取特征波长;最后建立种子活力检测模型,并采用Blending集成学习,将理想建模方法进行融合,对谷物种子进行混合建模;本发明将偏振高光谱技术引入种子活力检测领域中,提高对种子活力检测的精度,实现对大豆种子活力的快速、无损检测。

    蘑菇采摘机器人视觉识别-测量-定位一体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0902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42771.7

    申请日:2022-11-17

    Inventor: 卢伟 邹明萱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蘑菇采摘机器人视觉识别‑测量‑定位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可以将蘑菇采摘机器人视觉识别‑测量‑定位需求集成为一体化,本发明通过“YOLO v5‑TL蘑菇识别模型”实现目标蘑菇识别,可提高蘑菇采摘机器人视觉识别效率;通过“粘连判断模块”提取单个蘑菇边缘轮廓并输出单个蘑菇边缘点像素坐标矩阵和中心点像素坐标,可解决粘连蘑菇识别问题;通过“坐标转换模块”和“尺寸测量模块”输出单个蘑菇中心点世界坐标和单个蘑菇直径,实现目标蘑菇尺寸测量和定位。

    基于结构高光谱的种子质量检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579511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545125.8

    申请日:2020-06-1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结构高光谱的种子质量检测装置,由机械臂基座、机械臂、真空吸种模块、结构光投影模块、白光光源、光纤、高光谱相机、计算机、信号线、种子组成;一种基于结构高光谱的种子质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结构高光谱的种子质量检测装置标定、种子三维表型信息获取、种子特征光谱信息和二维纹理信息的获取、基于支持向量回归(SVR)的种子活力预测模型建模;本发明采用结构光三维成像技术,可精确测量种子的长度、宽度、体积等三维尺寸信息,通过结构光调制技术可检测种子不同深度的高光谱信息,拓展信息维度,提高种子活力指数的检测精度。

    一种变结构植物表型检测移动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0254551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652557.6

    申请日:2019-07-16

    Inventor: 卢伟 邓永恒 王玲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结构植物表型检测移动机器人,属于农用机器人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所述变结构机器人包括八边体车身、内置表型检测仓及四条机械腿,四条机械腿又各包括一个变形模块、转向模块、动力模块。车身与变形模块刚性连接,所述刚性连接指车身四个对称方向通过连接件与变形模块一端外壳固装,变形模块与转向模块旋转连接,所述旋转连接指变形模块外壳通过与转向模块法兰固装。转向模块与动力模块旋转连接,所述旋转连接指转向模块通过圆锥滚子轴承及深沟球轴承同轴连接动力模块车叉。本变结构型植物表型机器人移动平台可自动适应不同田间垄间距与植株高度,进行腿部间距及机体高度调整。

    一种适用于多层菇床作业的蘑菇采摘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0073904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488814.7

    申请日:2019-0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层菇床作业的蘑菇采摘机器人,其包括移动升降平台、伸缩导轨伸展平台、采摘机械手臂,其特征在于自身结构紧凑,能够根据采摘需求自主进行升降,手臂安装机构伸缩作业,可适用用工厂化蘑菇栽培中多层菇床作业模式,本发明实现了多层并行排列工厂化种植褐菇的采摘需求,能够有效进行上升和下降、收缩和伸展并灵活在过道行进的功能,结构模块化设计,可替换性强,能够有效满足褐菇工厂化种植条件下采摘需求,解决工厂自动化程度低,劳动成本高等问题。

    多感知机器人柔性手爪及气压控制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9866243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910326152.3

    申请日:2019-04-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感知机器人柔性手爪及气压控制设备,单气道柔性手指底板内设置滑觉传感器,手指指跟外部罩扣有“C”型连接件,“C”型连接件与力传感器连接件的一端固装,力传感器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力传感器的一端固装,力传感器的另一端与垫块固装,垫块固装于手掌内,测控电路模块固装于手掌内,测控电路模块可与气压控制设备通讯,根据单气道柔性手指的数量可构成二指、三指、四指多感知机器人柔性手爪,所述多感知机器人柔性手爪不仅依靠单气道即可抓取和释放物体,还能感知抓力、与被抓物体之间的滑动、与被抓物体的距离、单气道柔性手指内的气压值,通过自适应调整抓力大小,实现以最小力抓取物体。

    一种基于荧光光谱的稻种发芽率无损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57410A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610907616.6

    申请日:2016-10-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486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稻种发芽率无损检测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荧光光谱法的稻种发芽率检测方法,属于稻种无损检测领域,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扫描建模所需的不同发芽率的稻种样品浸泡液,获取荧光光谱,进而采用小波去噪和主成分分析(PCA)对荧光光谱进行特征波段提取,用荧光光谱特征波段建立基于深度神经网络(DNN)的单输入单输出稻种发芽率预测模型,将待测稻种浸泡液荧光光谱特征波段输入训练好的稻种发芽率预测模型,得到发芽率。

    基于作物叶绿素含量在线检测的滴灌自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77520B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210411274.0

    申请日:2012-10-25

    Inventor: 卢伟 丁为民

    Abstract: 一种农作物种植用的自动滴灌控制方法,其通过直接、动态检测作物生理参数中与作物生长和需水密切相关的叶片叶绿素含量,通过“滴灌量预测模型”进行最优给水量的预测估计,通过“动态水量调整模块”和“最优水量计算模块”实现最优给水量的动态计算,并通过“水量动态调整范围模糊控制模块”实现给水量调整的优化控制,能够实现给水量的预测、优化和自适应控制,可实现对不同地域、不同季节、不同气候和不同气象条件下的不同种类作物的给水自适应控制,能够实现节约灌溉用水,同时确保作物生长良好。

    一种基于磁致伸缩技术的禽蛋品质无损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24795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410485660.3

    申请日:2014-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致伸缩技术的禽蛋品质无损检测装置及其方法,涉及禽蛋检测技术领域,本装置包括一中空壳体、一磁致伸缩致动器、一音频功放电路、一橡胶垫、一麦克风、一电脑以及禽蛋检测软件系统,本装置利用电脑软件编程控制声卡来对磁致伸缩致动器产生扫频激励,使放置在磁致伸缩致动器上的禽蛋产生振动音频信号,由麦克风接收禽蛋振动音频信号并实时传递到电脑中,再由电脑软件根据该振动信号进行禽蛋品质分析,本方法通过扫频振动的方法增强音频信号中的禽蛋质量信息,并结合信号处理及模式识别方法实现对禽蛋品质的无损检测,本发明能用于禽蛋质量的无损检测,特别是能够实现对细微裂纹禽蛋的高精度检测。

    一种智能牛羊饲喂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053817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637418.8

    申请日:2022-06-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牛羊饲喂装置,包括车体框架,所述车体框架下方设有左前万向轮、右前万向轮、左后万向轮、右后万向轮、左主动轮、右主动轮,且所述四个万向轮固定连接于车体框架左前角、右前角、左后角、右后角,所述两个主动轮固定连接于车体框架左中部和右中部,所述车体框架上方设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上方设有漏斗形储料仓,所述储料仓下方设有下料机构,且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开合闸、旋转轴、电动推杆,所述开合闸旋转连接于旋转轴,所述下料机构下方设有送料机构,且所述送料机构包括传送带、固定架、出料口,该装置可以在各类型养殖场完成牛羊饲喂工作,且无需对养殖场进行大规模改造,成本较低,高效率、高质量完成牛羊饲喂工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