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21112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102528.X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4B10/07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40 , G06N3/0464 , G06N3/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纤故障检测分离方法及系统,涉及光纤故障检测技术,包括:在样本光纤端加载预设参数的光源数据;检测各检测点后端以及输出端的光强度,以获得各检测点位置的光强度序列;基于样本光纤头端的强度作为基准强度,计算格拉姆矩阵;根据所计算的格拉姆矩阵,将光强度序列转换为二维图像,构建训练样本;提取训练样本中的二维图像的图像特征,训练预设CNN模型;在待检测光纤头端加载预设参数的光源数据,并获取待检测光纤输出端的光强度序列,转换为二维图像;基于训练后的CNN模型,确定待检测光纤的故障检测结果。本申请的方法结合CNN模型实现对故障位置的判断,能够提高故障处理效率,实现快速定位故障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8067629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458517.9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透镜效应的溶液浓度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测量系统包括激光发射装置、具有待测溶液膜的成膜装置、显示装置、采集装置和控制器;成膜装置位于激光光路上,显示装置位于成像光路上,控制器与采集装置连接;激光发射装置用于向成膜装置发射激光;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激光穿过不同浓度的待测溶液膜在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图像数据,并将采集的图像数据传输到控制器;控制器用于对接收的图像数据进行特征提取,获得空间域特征和频率域特征;将空间域特征和频率域特征输入预先训练的基于BP神经网络的溶液浓度测量模型,得到溶液浓度。以此实现对待测溶液快速、准确和实时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067629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458517.9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透镜效应的溶液浓度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测量系统包括激光发射装置、具有待测溶液膜的成膜装置、显示装置、采集装置和控制器;成膜装置位于激光光路上,显示装置位于成像光路上,控制器与采集装置连接;激光发射装置用于向成膜装置发射激光;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激光穿过不同浓度的待测溶液膜在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图像数据,并将采集的图像数据传输到控制器;控制器用于对接收的图像数据进行特征提取,获得空间域特征和频率域特征;将空间域特征和频率域特征输入预先训练的基于BP神经网络的溶液浓度测量模型,得到溶液浓度。以此实现对待测溶液快速、准确和实时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92111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02528.X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4B10/07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40 , G06N3/0464 , G06N3/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纤故障检测分离方法及系统,涉及光纤故障检测技术,包括:在样本光纤端加载预设参数的光源数据;检测各检测点后端以及输出端的光强度,以获得各检测点位置的光强度序列;基于样本光纤头端的强度作为基准强度,计算格拉姆矩阵;根据所计算的格拉姆矩阵,将光强度序列转换为二维图像,构建训练样本;提取训练样本中的二维图像的图像特征,训练预设CNN模型;在待检测光纤头端加载预设参数的光源数据,并获取待检测光纤输出端的光强度序列,转换为二维图像;基于训练后的CNN模型,确定待检测光纤的故障检测结果。本申请的方法结合CNN模型实现对故障位置的判断,能够提高故障处理效率,实现快速定位故障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220251726U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21497766.6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N21/4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和金属氧化物复合增强Z型光纤传感器,包括纤芯和位于其两端的普通单模通信光纤,纤芯和普通单模通信光纤共同构成Z型光纤结构,所述纤芯的外侧为金属膜层,所述金属膜层的外侧为金属氧化膜;所述金属氧化膜外侧用于添涂待检测材料。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量产,对Z型光纤干涉表面进行多材料、多维度结构改性,结合SPPs共振模式,具备高度局域和近场增强特性,在有效平衡SPPs模式特性的基础上,协同优化提高器件的整体性能,为高灵敏度光纤传感器设计提供了新的维度;本实用新型采用全光学原理,没有电气元件,不受干扰和电磁场影响,不仅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使用,还具备稳定性强、准确性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