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5235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61172.6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华运通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华运通达(广东)环保路面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轻量化长寿命沥青路面复合层及路面结构的构建方法,从上而下依次为高韧性抗滑超薄磨耗层、抗车辙复合改性中面层、高韧性多孔抗疲劳调平层和高粘沥青同步碎石封层;高韧性抗滑超薄磨耗层厚度为1.5~3.0cm,高韧性抗滑超薄磨耗层表面的构造深度不小于0.8mm;抗车辙复合改性中面层厚度为2.5~4.5cm;高韧性多孔抗疲劳调平层厚度为3.0~5.0cm;高粘沥青同步碎石封层厚度为1.0cm。本方案通过增加高韧性抗滑超薄磨耗层表面的构造深度,实现厚度大幅减薄的同时,保持与常规沥青路面相当甚至更长的使用寿命,解决常规超薄沥青路面因抗滑性能不足而整体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4404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498808.7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华运通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华运通达(浙江)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体废弃物回收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基于少量沥青混合料高效简便回收沥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取沥青混合料样品加水并超声波清洗,洗去样品表面杂质;S2,将除杂且干燥的样品置于混合溶剂中,浸泡20~40min,直至集料表明无沥青裹附;所述混合溶剂包括1,1‑二乙氧基乙烷和甲基叔丁基醚;S3,取步骤S2的混合料经减压抽滤、离心后,取上清液置于通风橱中初步挥发后,再置于鼓风干燥箱内60~105℃蒸发溶剂,得到回收沥青。本发明采用低沸点的溶剂1,1‑二乙氧基乙烷和甲基叔丁基醚复配,结合后续的减压抽滤、离心以及挥发处理实现了从沥青混合料中高效简便回收沥青的方法,相较于现有的阿布森法和旋转蒸发器法,具有回收的沥青高保真,且无有机溶剂残留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079748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0820024.0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华运通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IPC: G16C60/00 , G01N17/00 , G06F30/20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沥青大应变下疲劳损伤预测混合料长期耐久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沥青混合料长期耐久性预测模型,预测模型包含有沥青混合料在大应变下的疲劳寿命与柔性指数的函数关系;对选定沥青进行长期老化试验,随后进行疲劳试验,获取沥青在大应变下的疲劳寿命;将获取的疲劳寿命输入到预测模型中,利用疲劳寿命与柔性指数的函数关系计算得到沥青混合料长期耐久性能。相比于传统方法,利用本发明的预测方法可将沥青混合料的长期耐久性评价前置于沥青层面,可节省大量试验成本和时间。在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时,通过对比沥青混合料柔性指数预测值,筛选满足沥青混合料疲劳抗裂性能要求的沥青材料组成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6768534B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027087.7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华运通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4B26/26 , C04B1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抗疲劳性能的冷拌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沥青材料领域,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各原料组分:高粘改性乳化沥青9~11份、玄武岩纤维0.3~0.5份和矿料88.5~90.7份;所述高粘改性乳化沥青的残留分含量范围为55%~65%,软化点≥82℃,60℃动力粘度≥40000Pa·s,以及弹性恢复≥92%。在发明中对限定软化点和60℃动力粘度进行限定可以提供冷拌沥青混合料更强的粘结能力,限定弹性恢复可实现冷拌沥青混合料的韧性以及抗裂性能,以体现本方案只能采用特定的沥青材料制备得到的冷拌沥青混合料才能达到高抗疲劳性能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76853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1027087.7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华运通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4B26/26 , C04B1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抗疲劳性能的冷拌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沥青材料领域,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各原料组分:高粘改性乳化沥青9~11份、玄武岩纤维0.3~0.5份和矿料88.5~90.7份;所述高粘改性乳化沥青的残留分含量范围为55%~65%,软化点≥82℃,60℃动力粘度≥40000Pa·s,以及弹性恢复≥92%。在发明中对限定软化点和60℃动力粘度进行限定可以提供冷拌沥青混合料更强的粘结能力,限定弹性恢复可实现冷拌沥青混合料的韧性以及抗裂性能,以体现本方案只能采用特定的沥青材料制备得到的冷拌沥青混合料才能达到高抗疲劳性能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47787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521751.7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华运通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浙江新创建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IPC: C04B26/26 , C04B14/46 , C04B111/20 , C04B111/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沥青混合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纤维增强型高韧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纤维增强型高韧沥青混合料,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其原料包括以下组分:高粘高弹改性沥青7.5%~8.5%、玄武岩纤维0.2%~0.4%和矿料91.1%~92.3%;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所述矿料包括粗集料65%~75%和细集料25%~35%。所述纤维增强型高韧沥青混合料,沥青油膜厚度提升,耐久性能、抗裂、抗拉、抗剪和抗车辙性能提升,解决了现有高韧沥青混合料耐久性能差,使用性能无法满足需求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096804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849735.6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华运通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华运通达(广东)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华运通达(广东)环保路面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沥青性能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抗紫外老化强度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用于评价抗紫外老化强度的沥青试样;(2)将沥青试样置于加速紫外老化模拟场景中进行紫外老化;(3)记录经紫外老化后的沥青试样的宏观表面状态;(4)将经紫外老化的沥青试样溶解后固化得到均一的老化试样;(5)对老化试样进行柔度系数测试和疲劳因子测试;(6)根据宏观表面状态、柔度系数和疲劳因子评价沥青试样的抗紫外老化能力。本发明的方法能更为准确的模拟高海拔紫外线富集地区沥青老化,得到更加准确的沥青抗紫外老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29409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11064.0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华运通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C04B26/26 , G06F119/10 , C04B111/20
Abstract: 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降噪沥青制备方法、系统和用途;设计方法,包括步骤:选择骨架空隙型的辉绿岩作为石料,石料的粒径分布范围为0‑n1和n2‑n3的至少两档级配;以石料中的0‑n1以外的其他级配作为粗集料;测量粗集料的合成紧装密度和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计算粗集料间隙率;计待补加的矿粉用量和目标空隙率;计算获得粗集料和细集料的比例;基于中集料的粒径分布范围,获得新的细集料和新粗集料;拟定油膜厚度h,计算集料比表面积A,再计出沥青用量;计算出各自的油石比,根据空隙率选择设计级配;按设计级配制备沥青混合料。本方案解决了现有的沥青性能单一,难以兼备降噪性能和其他性能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9362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77552.X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华运通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4B2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乳化沥青早强高韧型就地冷再生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沥青回收料的最佳拌合含水率S;S2、确定高粘改性乳化沥青的蒸发残留物含量;S3、确定沥青回收料、水、高粘改性乳化沥青和早强型有机破乳剂的用量;S4、在沥青回收料中依次添加水、高粘改性乳化沥青和早强型有机破乳剂,进行拌合;所述乳化沥青早强高韧型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最佳总水量为沥青回收料的质量与最佳拌合含水率S的乘积。本发明可以制备出一种早期强度形成快,初期强度大的冷再生沥青混合料,解决了传统工程中沥青回收料的利用率较低,且制备得到的冷再生混合料具有早期强度形成慢,初期强度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7974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820024.0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华运通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IPC: G16C60/00 , G01N17/00 , G06F30/20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沥青大应变下疲劳损伤预测混合料长期耐久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沥青混合料长期耐久性预测模型,预测模型包含有沥青混合料在大应变下的疲劳寿命与柔性指数的函数关系;对选定沥青进行长期老化试验,随后进行疲劳试验,获取沥青在大应变下的疲劳寿命;将获取的疲劳寿命输入到预测模型中,利用疲劳寿命与柔性指数的函数关系计算得到沥青混合料长期耐久性能。相比于传统方法,利用本发明的预测方法可将沥青混合料的长期耐久性评价前置于沥青层面,可节省大量试验成本和时间。在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时,通过对比沥青混合料柔性指数预测值,筛选满足沥青混合料疲劳抗裂性能要求的沥青材料组成体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