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5647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13134.2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路或船岸协同的排放监测系统及方法,通过车船定位协同终端模块、路侧车辆振动监测模块、岸侧船舶排放监测模块和智能监测模块的配合,实现车路和船岸的车辆、船舶的实时监测;一方面获取车辆和船舶的定位信息,并结合排放信息、气象信息实现排放的监测以及车辆和船舶状态信息的监测。本发明的方案的优势在于定位清晰、装备易移动、易部署,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可应用于动态内河船舶的排放监测,用于内河航道的管控,易实现,可用于船舶执法管理,效果显著,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43023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490158.5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IPC: G08G1/01 , G08G1/04 , G08G1/09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路协同的特大桥梁高速公路夜间事故预警系统和方法,其中的外场识别预警一体模块设置在外场桥梁,包括事件识别装置用于采集桥梁区域的车辆行驶状态数据;边缘计算装置获取车辆行驶状态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发生的事件;边缘计算装置与云台装置连接,并向云台装置和与云台装置连接的投影装置发送指令,控制云台装置水平和俯仰角,以及投影装置的投影图像和投影功率,通信装置用于实现系统通信;中心控制模块用于对外场识别预警一体模块进行控制和管理。本发明的方案可在夜间等能见度不好的情况自动识别交通事故,并进行系统联动,在事故点附近进行预警,降低后方车辆发生二次事故的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2969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645235.X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狄诺尼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加权拒绝策略的道路点云分割方法,包括:根据点云的高程特征使用简单形态学滤波获得滤波掩码m1;根据点云的平面特征使用局部平面度滤波获得滤波掩码m2;根据点云的一致性特征使用M‑估计量样本一致性滤波获得掩码m3;根据采集车辆的轨迹特征距离统计滤波获得掩码m4;对m1、m2、m3、m4进行加权平均,获得加权掩码,利用掩码去除点云中的被拒绝点,最后使用区域生长算法获得最终的路面点云。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同时兼顾道路点云的高程特征、平面特征、一致性特征,可以以较好的鲁棒性进行道路点云分割。
-
公开(公告)号:CN11824795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34925.3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IPC: G08G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路协同的高速公路事故自动处理方法,步骤包括:通过车路协同监控设备,实时监测高速公路的上的道路通行状况和车辆行驶的状态信息;通过边缘计算设备MEC实时处理多种车路协同监控设备上报的信息,判断是否发生了交通事故;当发生交通事故时,从数据中检测获得事故信息;控制中心根据预设事故处理方法对事故进行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前往处理;控制中心依据车路协同高精度地图获得事故路段车道附近的可通行的其他车道和应急车道,结合事故信息生成车辆绕行诱导信息,本发明可以解决高速公路环境下处理事故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事故检测的速度和准确度,快速及时进行交通诱导,有效提高了事故的处理效率,降低了事故的危害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6957166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088966.0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南京纳尼亚科技有限公司 ,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中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9 , G06Q50/40 , G06N3/042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通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鸿蒙系统的隧道交通情况预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将隧道内的不同位置和交通节点视为图的节点,并建立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使用图卷积网络模型从节点和边的信息中学习节点表示,并捕捉节点之间的关系;使用最终确定的图卷积网络模型对未来的隧道交通情况进行预测。本发明中数据来源于鸿蒙系统,获得包括传感器数据获取、图像处理、数据预处理等工具,以及网络通信功能;实施过程中找到最佳的图卷积层数,该过程相当于逐步提供更多的抽象和复杂的节点关系表达能力,从而增强了模型对于隧道交通情况的建模能力;采用基于图结构的模型设计和图卷积网络,可以在隧道交通预测中提升预测结果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82491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676351.3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孪生的内河船舶通航管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通航数字孪生可视化模块、通航监控预警模块和船舶安全引航模块。本发明基于内河通航安全管控需求,通过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技术感知目标水域内船舶信息,融合雷达数据、AIS数据支撑内河航道动态数字孪生可视。在此基础上通过船舶碰撞风险计算方法,对区域内船舶运行安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并针对存在风险的船舶提供最优调度方案,进而实现目标航道区域内船舶通航状况实现全天候、全天时、全覆盖安全监管与调度控制,保障目标水域船舶安全航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07113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66091.6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可扩展的物联网设备管理系统,包括设备连接模块、设备管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功能模块;其中,设备连接模块通过多种设备协议实现物联网设备的快速对接,实现物联网设备的自动发现、注册、配置和监控,设备管理模块用于对连接的物联网设备进行管理,包括物联网设备的鉴权管理、数据协议解析、消息路由及设备监控,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对连接的物联网设备的相关数据进行采集、清洗、分析和存储,功能模块基于设备连接模块、设备管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提供物联网设备的设备管理、用户管理、数据开放管理、数据管理,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处理进行智能化决策和操作,实现物联网设备的远程管理。本发明的方案通过分布式处理和微服务架构,显著提升数据处理速度和系统响应能力,通过连接和管理各种设备,方便终端设备和系统间的双向通信,收集并汇聚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处理,支持智能化决策和自动化操作,提供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应用服务,从而实现高效的物联网生态。
-
公开(公告)号:CN118229789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645238.3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狄诺尼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适应识别变坡点的道路点云横坡计算方法,包括:根据点云的采集车的轨迹路径,沿道路走向切割点云横截面;在点云横截面上,使用滑动窗口自左向右滑动,同时计算滑动窗口在每个位置处窗口内点集的斜率,并绘制斜率图;在斜率图上,再次使用滑动窗口自左向右滑动,同时计算滑动窗口在每个位置处窗口内点集的方差,并绘制方差图;找到方差图中方差最大的位置,该位置对应的横坐标既为横截面变坡点的横坐标;根据横坐标,在横截面上找到变坡点位置。随后,根据变坡点将道路横截面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分别进行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其直线斜率即为道路左右横坡的坡度。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以自适应地识别道路横截面的变坡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88490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68443.X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11 , G06F18/25 , G06F18/21 , G06V10/54 , G06V10/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基于隧道断面多源信息融合的轨道车辆运行异常判断方法、系统及装备,包括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图像数据特征提取、信息融合、建立异常判断模型和设定报警阈值。该基于隧道断面多源信息融合的轨道车辆运行异常判断方法,通过建立车辆运行异常判断的数学模型,采用支持向量机(SVM)、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方法,通过对大量正常和异常运行数据的训练,模型可以学习到正常和异常状态的特征模式,当新的数据输入时,模型能够根据学习到的模式判断车辆运行是否异常,可以全面、实时地反映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综合状态,同时可以将异常信息发送到维护人员的移动终端,以便及时采取维修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16824912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310676351.3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孪生的内河船舶通航管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通航数字孪生可视化模块、通航监控预警模块和船舶安全引航模块。本发明基于内河通航安全管控需求,通过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技术感知目标水域内船舶信息,融合雷达数据、AIS数据支撑内河航道动态数字孪生可视。在此基础上通过船舶碰撞风险计算方法,对区域内船舶运行安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并针对存在风险的船舶提供最优调度方案,进而实现目标航道区域内船舶通航状况实现全天候、全天时、全覆盖安全监管与调度控制,保障目标水域船舶安全航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