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7886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84036.0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华电煤业集团数智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用液压阀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机控制型高水基大流量数字比例阀,包括阀座,所述阀座的内部设置有阀体,阀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先导轴,先导轴的外表面套接有推杆,推杆与阀体活动连接,推杆与阀体之间设置有恒压腔,阀座的一端设置有盖板,先导轴设置在盖板的内侧,推杆的盖板之间设置有敏感腔,推杆的内部开设有低压配流孔和高压配流孔。本发明通过先导电机对先导轴进行转动并使得敏感腔内部的压力发生变化,从而使得该阀根据敏感腔内部的压力发生变化实现三种工作位置状态和三个流体通道连接方式的转换,同时通过精确的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的协同作用,能够实现不同工作状态之间的平稳切换,满足各种复杂的流体控制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71265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128853.1
申请日:2025-02-05
Applicant: 华电煤业集团数智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数字阀控制型矿用智能油缸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油缸本体。本发明通过温压传感器对油缸本体的无杆腔和有杆腔内部高水基乳化液介质的温度和压力进行检测,以使数据实时传输至控制器上,同时位移传感器能够对油缸本体的运动前和运动后的位置进行采集,且能够对其运动过程中的速度进行采集,以使其能够将采集的数据输送至控制器上,以便于控制器根据数据输出调节信号,以使调节信号控制数字阀的开合度进行调节,进而控制流入油缸本体内部高水基乳化液介质的量,实现对油缸本体运动的精确控制,提高了油缸本体的位置和速度的控制精度,以提高矿用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2513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054659.0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华电煤业集团数智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用车辆转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用液压四驱车协同转向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遥控装置,用于发送控制信号;CAN网络通讯模块,与所述遥控装置连接,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并控制底盘控制器;液压驱动装置,与CAN网络通讯模块连接,基于底盘控制器带动油泵旋转,控制轮胎转向。采用液压驱动方式,避免电机驱动导致动力不足问题,各种元件,根据需要方便、灵活地来布置,且重量轻、体积小、运动惯性小、反应速度快。采用自导向径向转向架,通过改变前轮的角度自动改变后轮的角度,达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车辆曲线性能大大改善,直线运行横向稳定性与曲线通过性能达到良好的协调,曲线上的粘降减少,车辆牵引性能明显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02193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86548.7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华电煤业集团数智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B60K17/356 , B60K17/10 , B62D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液四驱运输机器人液压系统及其工作方法,该系统中永磁电机连接闭式轴向柱塞泵,闭式轴向柱塞泵经马达阀组与多个轮边马达组成闭式回路;永磁电机连接齿轮泵,齿轮泵经转向机构阀组、转向柱塞缸组与多个轮边转向机构连接;永磁电机驱动闭式轴向柱塞泵和齿轮泵;控制元件基于移动转向指令调节马达阀组和转向机构阀组;闭式轴向柱塞泵将油箱的油液经马达阀组送至对应的轮边马达以驱动轮边马达;齿轮泵将油箱的油液经转向机构阀组送至对应的转向柱塞缸组以驱动轮边转向机构,从而使机器人按照移动转向指令移动和转向。根据本发明的系统提高了转向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90084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084087.3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华电煤业集团数智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压阀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水基大流量数字比例阀,包括阀座单元。本发明通过对控制腔K1与控制腔K2的压力进行调节,使控制腔K1与控制腔K2内部的高水基液压介质形成一定的压力差,以使高水基液压介质能够推动低压侧推挡圈或高压侧推挡圈进行移动,以使其能够带动推杆进行移动,从而能够使其带动高压侧锥阀芯或低压侧锥阀芯同步移动,进而当高压侧锥阀芯进行移动时,能够使其配合复位弹簧对低压侧锥阀芯进行压紧,当低压侧锥阀芯进行移动时,能够使其配合复位弹簧对高压侧锥阀芯进行压紧,由于推杆与高压侧锥阀芯、低压侧锥阀芯为分离式驱动,从而实现了三位三通O型中位机能的全比例控制阀,保证了流量控制的精准性,避免了液压冲击。
-
公开(公告)号:CN11986038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128854.6
申请日:2025-02-05
Applicant: 华电煤业集团数智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压缸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机控制型智能油缸及其控制方法,包括缸筒,所述缸筒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杆,缸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集成阀座,集成阀座的顶部开设有低压油口和高压油口,集成阀座的顶部设置有视觉位移检测传感器、控制器、第一温压传感器和第二温压传感器。本发明通过视觉位移检测传感器对活塞杆的位移量进行测量,通过第一温压传感器和第二温压传感器对检测乳化液介质的实时温度和油缸有杆腔与无杆腔的工作压力进行检测,同时控制器可以对检测到的油缸位置及压力温度信号进行采集,然后通过采集的数据对两个电机直驱式数字换向阀进行控制,从而使得两个控制数字换向阀阀芯位移,并以此实现对活塞杆的精确定位与运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10433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84328.1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华电煤业集团数智技术有限公司 , 内蒙古蒙泰不连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2D6/00 , B62D5/06 , B62D101/00 , B62D103/00 , B62D133/00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的液压驱动运输机器人,设有用于控制车轮转向的转向驱动机构,用于检测车轮转速的转速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身的倾斜度的陀螺仪,用于检测车身的加速度的加速度计,用于检测车身的速度的速度传感器,通过采用PID控制算法调整运输机器人各个车轮转向驱动机构的流量分配和控制,能够实现不同运行工况(转向、偏载等)的自适应匹配,具有成本低、精度高、线性度好、响应快的特点;由于本发明中各车轮均有独立的转向驱动机构,各转向轮之间互不影响,因此能够自动调节车轮转角,确保转向中心始终在垂直于车身的一条直线上,减少车轮与地面滑动摩擦,延长车轮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1288012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010202205.3
申请日:2020-03-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山东省章丘鼓风机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直驱式气膜减阻渣浆泵,包括永磁电机、主轴、叶轮、阀块;其中,永磁电机包括外壳、定子铁芯、定子绕组、转子铁芯和永磁铁,转子铁芯和叶轮共用主轴,主轴内设有气流通道;叶轮包括前盖板、后盖板、叶片,叶片为模块化制造,并在压力面设有叶片喷气口和半球体凹坑,主轴内的气流通道与叶片喷气口相连通,并在主轴末端位置设置阀块,以控制气体排出和防止液体进入轴内;本发明具有体积小、效率高,抗磨性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271294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010201420.1
申请日:2020-03-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山东省章丘鼓风机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4D13/06 , F04D29/58 , F04D29/10 , F04D29/08 , F04D29/42 , H02K7/14 , H02K5/124 , H02K5/04 , H02K5/20 , H02K9/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冷式永磁直驱渣浆泵,包括泵体、永磁同步电机、底座和密封组件;泵体与永磁同步电机通过一根中轴直接相连,泵体包括泵壳、前护板、蜗壳、后护板和叶轮,永磁同步电机主要包括电机壳体、前端盖、后端盖,电机壳体内部设有定子铁芯、永磁体、转子铁芯及绕组;电机壳体上设有螺旋水道;前端盖、后端盖内均设有中空层并与螺旋水道相连通;中轴设有纵向孔和轴向孔连通前端盖和后端盖内的中空层;冷却液由电机壳体上的进水口流入后经“电机壳体‑前端盖‑轴”和“电机壳体‑后端盖”两个方向,从后端盖出水孔流出,形成“包围式”冷却水道;本发明具有传动效率高、冷却效果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03053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83998.7
申请日:2024-02-1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渣浆泵用磁悬浮防冲击陶瓷叶轮,利用扇形永磁铁、环形永磁铁斥力在叶轮轮毂与连接段在周向、轴向上产生磁悬浮。叶轮轮毂与连接段设计弹簧与螺钉连接,实现了轴向上的标定斥力调节,满足不同输送工况下的周向斥力设置。第一环形永磁铁内圈与第二环形永磁铁外圈组合,实现了周向上的标定斥力调节,满足不同输送工况下的周向斥力设置。机械连接与柔性浮动相结合,既保证极端条件下的连接强度,又可通过电磁斥力消耗冲击,从而大幅减小陶瓷叶轮周向、轴向上的冲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