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香蕉枯萎病菌1号小种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84199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433431.X

    申请日:2019-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香蕉枯萎病菌1号小种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方法。该方法包括Foc1分生孢子悬浮液的制备、Foc1菌丝体的收集、菌丝体细胞壁的酶解、Foc1原生质体的收集、Foc1原生质体的再生等步骤。本发明通过所述方法酶解菌丝细胞,所获原生质体的制备数最高达到6.0×108个/mL,所得原生质体大小均一,形态饱满,近似圆形。本发明采用含有200g/L葡萄糖的CM固体培养基作为再生培养基,提高了Foc1原生质体的再生率,最高为28.6%,明显高于现有的香蕉枯萎病菌原生质体的再生方法,为后续原生质体转化技术研究香蕉病菌致病分子机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本发明方法制备过程简单、高效,便于操作。

    一种香蕉枯萎病菌1号小种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84199B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1910433431.X

    申请日:2019-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香蕉枯萎病菌1号小种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方法。该方法包括Foc1分生孢子悬浮液的制备、Foc1菌丝体的收集、菌丝体细胞壁的酶解、Foc1原生质体的收集、Foc1原生质体的再生等步骤。本发明通过所述方法酶解菌丝细胞,所获原生质体的制备数最高达到6.0×108个/mL,所得原生质体大小均一,形态饱满,近似圆形。本发明采用含有200g/L葡萄糖的CM固体培养基作为再生培养基,提高了Foc1原生质体的再生率,最高为28.6%,明显高于现有的香蕉枯萎病菌原生质体的再生方法,为后续原生质体转化技术研究香蕉病菌致病分子机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本发明方法制备过程简单、高效,便于操作。

    基因FoPao在调控香蕉枯萎病菌致病力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534527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315617.8

    申请日:2020-04-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因FoPao在调控香蕉枯萎病菌致病力中的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本发明通过构建基因敲除载体,将其导入香蕉枯萎病菌原生质体;利用同源重组方法将该基因从香蕉枯萎病菌中敲除,获得敲除突变体ΔFoPao;通过构建基因回补载体,将其导入ΔFoPao原生质体;利用随机插入方法,将该基因回补到敲除突变体中,获得回补突变体ΔFoPao-com。致病性试验表明,基因FoPao的缺失显著增加了香蕉枯萎病菌的毒力;将该基因回补后,回补突变体的毒力与香蕉枯萎病菌野生型一致。本发明证实FoPao与香蕉枯萎病菌的致病性有关。我们的研究有助于深入阐明香蕉枯萎病菌的致病分子机制。

    基因FoPao在调控香蕉枯萎病菌致病力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534527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010315617.8

    申请日:2020-04-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因FoPao在调控香蕉枯萎病菌致病力中的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本发明通过构建基因敲除载体,将其导入香蕉枯萎病菌原生质体;利用同源重组方法将该基因从香蕉枯萎病菌中敲除,获得敲除突变体ΔFoPao;通过构建基因回补载体,将其导入ΔFoPao原生质体;利用随机插入方法,将该基因回补到敲除突变体中,获得回补突变体ΔFoPao‑com。致病性试验表明,基因FoPao的缺失显著增加了香蕉枯萎病菌的毒力;将该基因回补后,回补突变体的毒力与香蕉枯萎病菌野生型一致。本发明证实FoPao与香蕉枯萎病菌的致病性有关。我们的研究有助于深入阐明香蕉枯萎病菌的致病分子机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