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色、多色或变色蓄光型发光植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8531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75973.1

    申请日:2024-08-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色、多色或变色蓄光型发光植物及其制备方法。将不同粒径和不同光色的长余辉材料进行包覆,得到耐水性好的长余辉材料。随后,将所述长余辉材料分散在水中形成发光悬浮液,该悬浮液进而通过注射器注入植物叶片。该蓄光型植物在发光过程中无需消耗自身能量,而是能够吸收并存储外界光能。在激发光源停止后,植物能够发出强度高的余辉,足以照亮书本上的文字和图像,可以应用于房间内的小夜灯。此外,该植物发光时间可在2小时以上,可发出单色、多色的光或实现变色发光,其叶片发光均匀,并能够进行多次重复激发。植物的蓄光性能可维持超过10天,适用于低亮度景观照明,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能节省电能,可以应用于房间内的小夜灯。

    一种基于蓝藻生物固氮机制的固氮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53954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000216.9

    申请日:2022-08-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蓝藻生物固氮机制的固氮装置,其包括光电阳极室(2)、光电阴极室(3)、光电阳极片(4)、光电阴极片(5)和导线(10);光电阳极室(2)内盛装中含有辅酶Q的阳极电解液;光电阳极片(4)浸没在阳极电解液(7)中;光电阴极室(3)内盛装阴极电解液(6),且其中含有蓝藻、无氮培养基和辅酶Q;光电阴极片(5)浸没在阴极电解液(6)中;光电阳极片(4)上设有半导体光电材料;光电阳极片(4)用导线连接光电阴极片(5),在光电阳极室(2)与光电阴极室(3)之间设有质子交换膜(1)。本发明利用光电材料产生电子供应蓝藻,蓝藻固氮酶利用电子还原氮,实现常温常压下以氮气为原料以光源为能量进行半人工高效固氮。

    一种二氧化钛-叶绿素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588325B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011150258.1

    申请日:2020-1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钛‑叶绿素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用酒精浸泡绿色蔬菜叶,浸泡后去除绿色蔬菜叶,获得叶绿素提取液备用;取二氧化钛粉末,加入所述叶绿素提取液,然后研磨得到二氧化钛‑叶绿素复合物。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二氧化钛‑叶绿素复合物的应用。本发明利用了叶绿素受光激发能迅速发生电荷分离的性能,将叶绿素与二氧化钛复合,叶绿素通过捕获二氧化钛的光生电子增加了二氧化钛表面的缺陷;同时,叶绿素能够大幅减少二氧化钛的体相氧空位,通过以上两种作用,叶绿素有效地抑制了二氧化钛的电子空穴复合率,并提高了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污染物的速率。

    一种高产率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72501B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710895607.4

    申请日:2017-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产率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酵母粉分散在水中,超声混匀,得到酵母粉悬浮液;将酵母粉悬浮液转移至反应釜中,密封;在120~200℃中反应4~36h,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后收集滤液;将滤液干燥得到碳量子点。本发明采用过滤进一步优化提纯,有效去除了未反应的大分子,且处理简便。制备的碳量子点具有高产率,优良的分散性,水溶性和强的荧光性,可实现碳量子点大规模生产和在吸收与荧光等方面的工业化应用。本发明采用水热法制备碳量子点,所用溶剂为水,方法绿色环保,工艺简单,一步即实现了碳量子点的制备,所需设备简单,易于操作,工艺条件易于实现,生产成本低,应用范围广,利于工业化推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