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88673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111345280.6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检测领域,公开了一种光电电极、双模传感器及其应用。光电电极为CdS/MnO2/rGO/Zn/Cu光电电极,其基材为Cu网,所述Cu网依次沉积有Zn层、石墨烯层、MnO2层和CdS颗粒。该光电电极和具有模拟酶特性的Au@Fe‑MIL‑88B制备得到基于荧光和光电信号的双模传感器,该双模传感器可以与H2O2反应,分别产生荧光信号和光学信号,有助于实现分子的高灵敏检测。可以实现无线操控与信号收集。为检测食品中的非法添加剂或其他有害成分提供了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831544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011630945.3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2 , C12Q1/6825 , C12M1/34 , C12M1/00
Abstract: 本发明中公开了一种基于CRISPR/Cas12a系统的生物检测方法和生物检测装置。本发明中的生物检测方法是一种将CRISPR/Cas12a系统和基于纳米材料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结合的新型通用型检测方法,可实现核酸和小分子化合物的高灵敏度检测,能广泛应用于医学、食品、环境等领域中污染物的分析和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09336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92868.4
申请日:2022-07-0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7D215/14 , C07C49/813 , C07C49/84 , C07C49/567 , C07C45/51 , A01N35/04 , A01N35/02 , A01N43/40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烷基化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有机物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保护性气体氛围下,将下述通式(Ⅱ)所示的化合物Ⅱ、全氟烷基化合物、溶剂、催化剂和碱混合,于25~150℃下反应制得氟烷基化酮类化合物。该制备方法具有以下优点:原料和催化剂便宜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方便、底物范围广、官能团兼容性好、产率高。且制备的氟烷基化酮类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抗菌性,有望开发成一类新型的抗菌药物或药物前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195179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243750.8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1F17/235 , C01F17/10 , B22F9/24 , B22F1/054 , B82Y40/00 , B82Y30/00 , G01N33/551 , G01N33/58 , G01N33/569 , G01N33/57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诊断目的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检测蜡样芽胞杆菌的方法,本发明利用合成Cu/CeO2纳米颗粒作为模拟酶,替代HRP与二抗标记(偶联),其具有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活性。进一步以抗B.cereus的单克隆抗体作为捕获抗体(包被抗体),抗B.cereus的多克隆抗体作为检测抗体,Cu/CeO2纳米颗粒作为模拟酶标记二抗,建立了B.cereus的夹心ELISA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型好、成本低、操作简单,其用于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B.cereus的快速、高通量、低成本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6397719B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610883934.3
申请日:2016-10-0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8G18/67 , C08G18/36 , C08G18/12 , C08F283/00 , C08F220/14 , C08F220/18 , C08F222/14 , C08F222/20 , C09D175/14 , C09D11/101 , C09D11/107 , C09D11/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UV固化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蓖麻油基超支化UV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首先将二羟基丙酸和蓖麻油减压酯化反应制得羟基封端的多官能度超支化树脂,再加入多异氰酸酯和催化剂的混合物,反应2~3h后,然后搅拌下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稀释单体溶解异氰酸根封端的超支化树脂,最后加入计量的(甲基)丙烯酸酯羟烷酯与阻聚剂反应1.5~2.5h,得到蓖麻油基超支化UV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本发明将蓖麻油用于聚氨酯原材料,拓展天然可再生生物质油脂类产品应用范围和提高其附加价值,将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021689B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510466528.2
申请日:2015-07-3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深圳市清时捷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N27/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激素检测装置,其包括有依次电性连接的检测组件、检测主机和计算机,所述检测组件用于对待测溶液进行检测并输出电信号,所述检测主机用于采集检测组件的输出信号,所述计算机用于对检测主机采集的信号进行处理后输出检测结果,其中: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有分析杯和支架,所述分析杯用于盛装待测溶液,所述支架设于分析杯的开口处,所述支架上设有一绝缘基材,所述绝缘基材上印制有电极,所述绝缘基材的下端向分析杯内延伸而令所述电极浸于待测溶液内,所述支架穿设有引线,所述引线的一端电性连接于电极,所述引线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检测主机。本发明不仅能准确检测溶液中的环境激素,还具有高灵敏度、高效率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496511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897959.9
申请日:2016-10-1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8G18/67 , C09D175/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18/672 , C08G18/6705 , C09D175/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UV固化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桐马酸酐基超支化UV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首先将桐酸甲酯和马来酸酐在UV光照下加成反应后中间产物I,加入三羟甲基丙烷与中间产物I高温真空脱水酯化反应2~3h,制得桐马酸酐超支化聚合物;将二异氰酸酯与其催化剂的混合液加入该超支化聚合物得中间产物II,最后用稀释剂稀释中间产物II再与丙烯酸羟烷酯反应1.5~2.5h得到桐马酸酐基超支化UV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本发明将桐酸甲酯用于光固化树脂原材料,拓宽了可再生天然油脂类产品应用和提高其附加值含量,有极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68899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76394.7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G01N33/68 , G01N33/58 , G01N33/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安替比林浓度的时间分辨比色免疫传感器,所述时间分辨比色免疫传感器包含比色识别模块、信号处理模块、计时模块、免疫竞争反应模块。本发明基于手性纳米金的光热性能,结合热致变色颜料,实现了光热的可视化,为了避免视觉误差,将颜色变化过程转换为时间,成功地构建计时‑比色传感,并自制了一个便携式设备实现了对安替比林灵敏、快速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195179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111243750.8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1F17/235 , C01F17/10 , B22F9/24 , B22F1/054 , B82Y40/00 , B82Y30/00 , G01N33/551 , G01N33/58 , G01N33/569 , G01N33/57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诊断目的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检测蜡样芽胞杆菌的方法,本发明利用合成Cu/CeO2纳米颗粒作为模拟酶,替代HRP与二抗标记(偶联),其具有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活性。进一步以抗B.cereus的单克隆抗体作为捕获抗体(包被抗体),抗B.cereus的多克隆抗体作为检测抗体,Cu/CeO2纳米颗粒作为模拟酶标记二抗,建立了B.cereus的夹心ELISA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型好、成本低、操作简单,其用于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B.cereus的快速、高通量、低成本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024313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142797.X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编程式核酸分子检测方法及平台。本发明一些实例的编程式核酸分子检测平台通过三重信号扩增元件RCA‑Cas12a‑HCR大幅度提升微弱的初始信号,有效提升检测平台的灵敏度。与传统的扩增元件相比,该三重扩增元件中的滚环扩增元件RCA可以通过更换滚环探针中的核酸分子识别区域,即可实现对多种不同类型的核酸分子的灵敏检测,同时采用Cas12a系统为RCA与HCR的媒介,有效提升检测的特异性和鲁棒性。用于DNA检测时,通过现有技术将DNA转录为相应的RNA即可。利用适配体核酸分子可以特异性与靶分子结合的特性,使得结合靶分子的适配体引发RCA扩增,可进一步其他物质的灵敏分析,如:蛋白,药物,离子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