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3608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410253.5
申请日:2023-04-1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准入容量的调度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需求侧管理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电力系统的运行数据;根据运行数据构建协同优化模型;协同优化模型包括: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目标函数是根据风光处理数据,以发电系统的准入容量最大为目标构建的;约束条件包括:火电机组约束、风电机组约束、光伏机组约束、负载需求侧系统约束和平衡约束;根据约束条件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得到电力系统的最优调度方案;最优调度方案,包括:发电系统的准入容量最大时对应的电力系统的各机组出力和对应的负载迁移数据的分配;本发明通过以准入容量最大为目标确定最优调度方案,提高了能源消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193572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110481274.7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建模风电调频参数概率分布实现风机控制的方法,建模时充分考虑了风电调频控制中设备间信息交互时延,实现风电调频参数的自适应调整,通过对风电调频控制参数概率分布精细化建模,反映和评估风电响应系统频率变化能力,有利于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749630A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710973803.9
申请日:2017-10-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nventor: 申旭辉 , 谢岩 , 唐晓骏 , 马世英 , 徐友平 , 谢珍建 , 张志强 , 李晓珺 , 邵德军 , 张鑫 , 霍启迪 , 潘晓杰 , 罗红梅 , 李晶 , 郑超 , 徐遐龄 , 陈得治 , 李海峰 , 罗凯明 , 金涛 , 周俊 , 梁海平 , 李少岩 , 宋云亭 , 李媛媛 , 陈湘 , 吕思卓 , 张恺 , 张晨 , 李惠玲 , 吴丽华 , 李再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相机的近区电网电压协调紧急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搭建含调相机的电网的数据模型;采取交直流系统故障校核电网的稳定性;区分故障所造成的电压稳定问题的类型;若是调相机的近区电网低电压悬浮问题,则首先分轮次投切低压容抗器,然后对调相机采取定最大无功输出控制;若是近区电网电压崩溃问题,则对调相机采取定最大无功输出控制;之后,判断系统电压是否恢复,若是,则退出,否则首先分轮次投切低压容抗器,其次调相机采取定最大无功输出控制。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针对调相机的近区电网电压提供紧急控制和控制指标,为新一代调相机参与近区电网电压协调紧急控制提供技术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3904876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410161167.6
申请日:2014-04-2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1/36 , H02M2007/48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技术领域中的一种具备同期并网功能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平滑启动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建立电压阶段,使每个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子模块充电至相同的最高电压并完成MMCBi和US_Bi的电压同期过程;在同期并网阶段,完成MMCBi和US_Bi的同期合闸过程,同时完成MMCBi中的控制器平滑切换过程;在调整控制器指令阶段,将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控制器指令值调整至稳态运行值,完成系统的启动过程。本发明可实现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同期并网的平滑启动,解决了建立电压阶段子模块电容电压不平衡的问题、同期并网阶段换流器同期并网问题和不同SPWM类型控制器平滑切换问题,消除了MMC与交流系统交流电压幅值和相角差。
-
公开(公告)号:CN104135177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355801.X
申请日:2014-07-24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2M7/483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电平MMC的子模块电容电压分层的均压控制方法,包括,根据电容电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确定电压分层容器,将所有子模块的电容电压放入等电压间隔的电压分层容器内;根据电容电压大小将子模块放入对应的电压分层容器,根据桥臂电流方向和桥臂需投子模块总个数进行优化排序;同时引入了是否进行电压分层容器重新分层的判据。本方法既可提高高电平MMC子模块电容电压排序的速率,降低排序算法的复杂度,又能保证一定的均压控制效果,降低子模块IGBT的开断频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826919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158813.2
申请日:2016-0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0 , H02J3/06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PFC交互影响强弱随工况变化的评定方法,基于电力系统线性化模型得到系统频域传递函数,进而得到相对增益矩阵(RGA),通过比较分析相应RGA矩阵元素而得出最终结论。本发明的UPFC交互影响评定算法,通过对UPFC安装线路上由UPFC调节的输送有功和无功水平,以及安装母线上由UPFC控制达到的电压水平这三种工况下对UPFC各控制回路间的交互影响强弱进行量化分析,为避免由UPFC控制器交互影响而导致的系统不稳定提供了合理的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3780070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410019476.X
申请日:2014-01-1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2M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技术领域中的一种含周期优化控制的MMC冗余保护方法。包括:在MMC系统的子模块发生故障后,将故障子模块的载波传递给冗余子模块;通过投入的子模块的调制波和载波,计算每个时刻每个桥臂投入的子模块总数和投入的冗余子模块个数;对每个桥臂投入的冗余子模块个数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每个桥臂投入的冗余子模块个数;根据冗余子模块个数和优化后投入的冗余子模块个数,调整投入的正常子模块个数和投入的冗余子模块个数。本发明分情况调整正常子模块和冗余子模块的载波,并对载波调整进行周期优化控制,使得冗余子模块和正常子模块各自间的电容电压偏差较小,从而保证MMC系统故障后快速重新达到稳定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4834782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33197.8
申请日:2015-05-0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载波相移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控制系统建模方法。将基于CPS-SPWM方法的MMC控制系统划分为4个封装控制模块,每个控制模块内利用离散时域算法将原先控制元件转换为等效控制子函数,并通过对等效控制子函数的多次调用避免了大量复制控制元件的工作。通过对封装控制模块信号接口与参数填写卡的设计,避免了原始建模过程中大量控制信号维数转换的工作。此外,外部Fortran编写的子函数文件还可以通过“.obj”文件加密。各封装模块不仅可以有效完成自身特定控制效果要求,还可以可靠地实现大量的数据通信,避免了原始建模方法中大量数据信号的维数转换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4135177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355801.X
申请日:2014-07-24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2M7/483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电平MMC的子模块电容电压分层的均压控制方法,包括,根据电容电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确定电压分层容器,将所有子模块的电容电压放入等电压间隔的电压分层容器内;根据电容电压大小将子模块放入对应的电压分层容器,根据桥臂电流方向和桥臂需投子模块总个数进行优化排序;同时引入了是否进行电压分层容器重新分层的判据。本方法既可提高高电平MMC子模块电容电压排序的速率,降低排序算法的复杂度,又能保证一定的均压控制效果,降低子模块IGBT的开断频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969888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430909.1
申请日:2012-11-0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2M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RTDS的MMC自定义子模块的设计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建立含有IGBT、旁路二极管和电容元件,以及用于子模块控制和保护的旁路开关和旁路晶闸管元件的子模块等效模型,并根据CBuilder的程序开发语言,编写自定义子模块的程序,实现子模块的各种运行状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出的自定义子模块能正确模拟由单个元件组成的仿真模型,仿真精度高,并能结合载波相移调制策略,不需外部搭建电容均压控制器,即可实现子模块的电容均压,减少了控制器的占用资源。另外,子模块的输入端信号中可以输出表征子模块故障的信号,用于测试子模块的控保装置。
-
-
-
-
-
-
-
-
-